应试教育如何搞定阅卷老师

骞信评情 2024-09-14 22:58:45
日本的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这样写道:“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有次,阶梯之有依也。” 大意就是:写文章时,在立意既定的前提下,首先就要考虑叙写的次序和全文的布局。怎样开头,怎样转接,怎样过渡,怎样结尾,最好能够成竹在胸。 只有这样,写起来才能像行军布阵一样,从容不迫,有条不紊;能像攀登阶梯一样,逐层升高,有所遵循。 汪琬的《答陈霭公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后之作者,惟知其字而不知句,知句而不知篇。于是有开而无合,有呼而无应,有后前而无操纵顿挫,不散则乱。譬如驱乌合之市人,而思制胜于天下,其不立败者几希。”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些作者只注意遣词造句,而不注意谋篇布局。于是他们的文章不是有分析而无综合,就是有伏笔而无照应。因之疏漏百出,不是松散,就是混乱。不管布局,就像驱遣乌合之众去作战一样,只能失败;即或有成功的,那也是偶然的。 于此,足见结构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那么,老师阅卷时对结构的等次是怎么评定的呢? 通常分为四个等次: 一等是结构严谨。 二等是结构完整。 三等是结构基本完整。 四等是结构混乱。 所谓完整,意味着构成文章的各个局部应该结合成一个完美统一的整体;构成文章整体的各个局部要相对齐备,不可残缺;各个部分在文章结构中所占的地位要适当。 而在布局谋篇上不完整的具体表现为文章的各个局部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文章的各个局部不太相对齐备,有的部分残缺;有关部分在文章结构中所占的地位不太恰当。 所谓严谨,是在完整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它意味着和谐自然,上下文之间要脉络通畅,承接自然,过渡得当,层次井然,全文浑然一体;各部分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不得出现矛盾或无关的现象;有曲折变化,呈波澜起伏之态,正如朱熹所说“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态”。 而在布局谋篇上不严谨的具体表现为不太和谐,不太自然,上下文之间脉络不太通畅,过渡有些生硬;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不太严密,有重复、矛盾或无关的现象;平铺直叙而无曲折变化。 之所以会出现不完整、不严谨的情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训练不力,缺乏结构意识。 有的学生没有“打草稿意识”。 平时作文不打草稿,考试作文也不打草稿,往往“一气呵成”。 在这种情况下,哪有时间考虑文章的层次结构呢?没有时间考虑结构层次,结构混乱也就随之而生。 有的学生没有“层次意识”,他们写作文,段落层次分不清,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能按照时空、逻辑顺序,编故事与写小说分不清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学生缺乏“过渡意识”,几段文字油水分离,彼此生硬地“拼装”在一起。 二是固守程式,缺乏创新意识。 有些老师为了班级整体写作水平有保障,往往运用一些写作程式来要求学生,阅卷时也按照程式来确定优劣。 学生长期接受模式化的训练,不知道灵活变通,作文结构僵化成“新八股”。诸如运用排比段结构全篇,在文章结尾都喜欢发一通议论,等等。 如何解决结构问题? 途径有二:训练思路的条理性,掌握行文的章法。前者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构思;后者着眼于文章的局部。 思路要有条理。 记叙类文章根据其叙事特点,可按一般事物发展顺序去顺叙,也可运用倒叙、插叙、补叙,注意设置悬念,先抑后扬,伏笔照应等,使行文跌宕多姿,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较复杂的记叙文还可以运用双线并进的平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等传统技法。 行文要有章法,可以撰述一个“题记”:“题记”应该具有暗合文旨,意味深长,富有文采意蕴丰厚、情味绵长、语言精美的特点。可以引用名人名言,也可以自行雕琢。 可以拟设若干小标题:就是把一个大的话题或意旨恰当切分。“小标题”必须体现行文脉络,符合逻辑顺序,语言形式整饬。 精心写好开头:引用名言名句,巧用排比、设问、对比等修辞手法,巧用诗文显诗意等都是常用技巧。 精心打造结尾:可以照应开头,结构圆合;可以篇末点题,画龙点睛;可以抒发情怀,余味无穷;可以蕴含哲理,发人深思。 这里要特别说说过渡问题。 记叙文往往是叙事写人的,而之所以叙事写人都是“为情而造文”的(所谓有感而发,有别于常遭贬斥的“为文而造情”)。 因此,常见结构范式不外乎“一事一悟”、“多事一悟” (从几件事情中提炼出共同的主题)、“一事多悟”(对事情的内蕴进行多向、深度挖掘)几种。因而,“一事”的演绎过程,“多事”的衔接技巧都关乎过渡。文章哪些地方需要过渡? 内容的转换处需要过渡:表达方式的变换处需要过渡,如由叙转议,由议转叙;由叙议转抒情等。叙述方式的变换处需要过渡,如由倒叙转顺叙,由顺叙转插叙,往往靠过渡来实现。 怎样过渡呢? 过渡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用段落,用句子,用词语。当然还可通过小标题或序数词来实现过渡。 写到这里,我自然地想起了 吴伯箫先生的散文名篇《猎户》。 该文结构堪称经典!它围绕着“我们到红石崖去访问打豹英雄董昆”这条线索,为我们塑造了猎户群像。在引出对尚二叔的回忆时,作者如此过渡:“我想:董昆是什么样子呢?可像家乡的尚二叔?” 在介绍“百中”老人时,作者如此过渡:“咱们先绕道去看望'百中’老人吧。”而董昆在千呼万唤中终于登场:“这时候倒真巧了,我们在林牧场木栅栏门跟前,顶头遇到一位彪形大汉。”真是大家手笔! 最后简略说说分段问题,因为这也是结构的应有之义。 就阅卷的视觉美感而言,文章以四至五段为宜。 记叙文当有起因、经过、结果三大部分,但过程部分适宜按进程切分成二至三段。各段意思要相对完整,各段字数要相对匀称。 切记:从外在的形式上看,开头部分太长的结构,主体部分驳杂且不加切分的三段式结构,一段到底的结构,频频分段的结构都不是理想的结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