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之夜,日军特种小队企图血洗堡垒村,新四军反击,战果如何?

花开半夏香 2025-01-01 17:19:17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中秋节的晚上,村子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挂着红灯笼,月亮明亮得像一面镜子,照在田野里,连草尖上的露珠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然而,谁会想到,就在这种节日气氛中,村口竟埋伏着一场早已布好的杀机。

白天里还在准备晚饭的村民,根本不知道,这个夜晚,日军特种小队正悄悄摸向村子。

他们的目标不是月饼,也不是鞭炮,而是新四军的一支小队。

为什么会这样呢?

得从当时的局势说起。1943年的秋天,抗战进入了最吃劲的阶段。

日军为了稳固占领区,频频在华中地区展开“扫荡”,尤其是针对活跃在苏南地区的新四军。

此时,国民党第三战区的部队已经撤退,苏南这片土地成了新四军的主战场。

他们不仅要抵挡日军,还得保护当地百姓的安全。

而日军显然不愿意让这块地盘落入新四军手中,于是策划了一场偷袭,试图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给新四军来个“突然袭击”。

白天,新四军四十八团刚从句容县附近的村子集合完毕,准备转移到新的根据地。

就在这时,一份情报送到了团部:日军派了一支特种小队,准备趁村民庆祝中秋时偷袭堡垒村。

这支小队由日军中队长岗奇率领,个个身经百战,战斗力极强。

更让人气愤的是,他们的目标不仅是新四军,还打算趁机抢走村民的过节物资——猪肉、月饼。

这是赤裸裸的掠夺和挑衅。

刘别生团长接到情报后,没有丝毫犹豫。

他下令:绝不能让鬼子进村。

村子是老百姓的家园,今天是中秋节,村民们已经受够了战火的折磨,这一天必须平平安安。

于是,他和副团长饶惠谭当场制定了一个计划——在村口设伏,把这支鬼子小队一网打尽。

当晚,村子里灯火通明,爆竹声不断,日军远远地看着,以为村民和新四军完全没有防备。

他们骑着马,借着月光悄悄地向村口摸近。

马蹄上裹了布,行军的声音被压到了最低。

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就在距离村口不到一里的地方,枪声突然响起。

第一声枪响打得精准无比,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日军应声栽下马。

他身后的士兵还没反应过来,接连几声枪响,又有几个人倒下。

岗奇立刻命令部队散开,还击。

然而,开火的只是新四军三连的士兵,他们负责阻击并引诱敌人深入。

三连的战士一边打,一边向后撤退,伪装成溃败的样子。

日军果然上当,以为新四军不过是一支地方游击队,于是猛追不舍。

这一追,就追进了新四军布好的包围圈。

三连撤退时,侧翼的新四军第一、二连已经完成了迂回,将日军的侧翼堵死。

而三营则从后方包抄,彻底切断了日军的退路。

岗奇这时才意识到不对劲,但为时已晚。

新四军像一张越收越紧的网,把日军牢牢困在了村口外的田野里。

激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日军的小队还算顽强。

他们试图用机枪、手榴弹突破包围圈,但新四军的火力早已严阵以待。

尤其是三营九连的战士,占据了田野旁的一处小高地,机枪一阵猛扫,日军的骑兵顷刻间倒了一片。

岗奇不得不下令步兵展开进攻,但新四军的刺刀和大刀早已准备好。

一场血腥的白刃战在月光下展开。

白刃战中,巢柯率领的九连战士与日军短兵相接,双方几乎是拼了命。

日军虽然训练有素,但在人数上完全处于劣势。

三打一的局面,让鬼子根本招架不住。

巢柯带着战士们冲下坡时,一个鬼子刚举起刀,还没来得及砍下去,就被巢柯一刀捅翻在地。

日军的中队长岗奇试图突围,夺下一匹马想要逃走,但刚冲几百米远,就被新四军的机枪手点名,连人带马栽倒在水沟里。

这场战斗的结果令人振奋。

日军的特种小队全军覆没,伪军见势不妙,干脆直接举手投降。

而新四军这边,除了少数战士受了轻伤,竟然没有一人牺牲。

战斗结束后,村里的百姓听到消息,一个个从家里跑出来,围着新四军又是送月饼又是点灯笼,感谢他们保住了村子。

战士们坐在田埂上,看着满地的鬼子尸体,又抬头望着天上那轮圆圆的月亮,心里却只有一个念头:这个中秋节,老百姓终于过得安稳了。

有人说,这场战斗看似是一场小规模的伏击战,但它背后却反映出抗战中最真实的一面——新四军不仅是战士,更是百姓的守护者。

日军以为中秋节会成为他们的“奇袭时机”,却没想到,反而成了新四军送给他们的“全军覆没之礼”。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