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类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盛行的是人类起源于东非,后在全球繁衍生息。事实上,人类起源多元化,只不过各大洲人类起源的先后不同而已,绝不可能是远古东非人播种的结果。这从黑龙江地区考古发现可见一斑。
考古界曾在金牛山遗址发现了距今30万年左右古人类化石和动物化石。
哈尔滨人遗址,距今2.2万年。出土了1000余件动物化石和1件人类头骨化石残片。此人类头骨属晚期智人头骨,其智人被命名为“哈尔滨人”。
漠河老沟遗址,距今约3~1万年。出土了14件石器,其中有人工打制的石器和有人类加工痕迹的石核、石片。
塔河十八站遗址,距今1.2万年。出土了1070件石器,包括刮削器、雕刻器、细石叶、石垓、石片等。
第四纪冰期距今7~1.2万年,该地区夏短冬长,冬季寒冷,属苦寒之地。这里的智人以狩猎为生,以动物骨骼为原材料筑成直径约4米的半圆形的狩猎和屠宰分割野兽的窝棚,上面蒙着兽皮。这时期,黑龙江地区人烟稀少,有些地方仅有1~2个家庭,人口极少;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聚居在一个地方,人口也不过100人。
在冰期最寒冷的阶段,黑龙江地区的土著人并未灭绝或迁徙一空。在旧石器时代,远古的东非人祖及后代,应该与黑龙江地区没有关系;远古的西伯利亚人之一支或有迁徙至此者,但也只是融入,正如远古的黑龙江地区人可能向北迁徙至西伯利亚一样。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东北地区成为远古人类通向北亚、东亚和北美的陆桥。现在的白令海峡在那时还是陆桥。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乌苏里江左岸,是目前在乌苏里江流域发现的最重要的多时期古代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解读说,饶河小南山遗址发现旧石器晚期至汉代5个时期的遗存,填补了地区年代文化序列上的空白。其中第一期发现了中国北方最早的陶器,距今约14000年,与俄罗斯和日本的早期陶器的发现相联系。第二期发现50多座新石器早期竖穴土坑墓,发现近200件玉器,是距今最早的玉器,将玉器的发现推到距今9000年左右。从玉器工艺可以看出与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有联系,开启了中国玉器起源的新纪元。
新开流遗址距今约5000年,考古发现了石器、骨器、陶器、鱼具、鱼窖、野猪牙、鹿角、狗牙床以及土坑墓等。当时已创制出具有特色的艺术品一一骨雕鹰首,并出现早期的灵物崇拜物,即陶塑人首像。其文化遗址应是肃慎先民的文化遗存。类似遗存,黑龙江下游、松花江流域及俄罗斯境内均有发现。
昴昂溪遗址距今5000年以上,居民以渔猎为主,有鱼枪、鱼镖,有射杀飞鹰和野兽的武器一一石镞。从族属看,应为㳨貊族先世的遗存。类似遗存广布嫩江平原。
进入新石器时代,黑龙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随着迁入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土著人繁衍生息的加剧,黑龙江地区成为人口较多、文明开化较早的地区。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有些黑龙江人开始迁徙,这种迁徙有目的而无目标,缓慢而持久,对中国乃是世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远古黑龙江地区的陶文化和玉文化为线索,可以看出其传播的轨迹。远古黑龙江人向北和东迁徙,有些进入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乃至北美,成为这些地区最早的先民或较早的先民之一。所以陈星灿说,小南山遗址第一期发现了中国北方最早的陶器,距今约14000年,与俄罗斯和日本的早期陶器的发现相联系。
远古黑龙江地区玉文化的传播更为久远而广泛。小南山遗址发掘出土包括玉玦、环、管、珠、扁珠、璧饰、锛形坠饰和玉斧等玉器200多件,经科学检测为9000年前的玉器,因此构成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玉文化组合面貌,尤其玦饰、玉管、璧飾等文物,对其后的东亚玉器文化研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远古的黑龙江人曾迁徙至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兴隆洼文化区),后迁徙至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等红山文化区,这些地方广义称红山诸文化区。红山文化的测年数据集中在距今6700~4800年。
兴隆洼文化玉器承袭饶河小南山文化玉器,主要包括工具类的斧、凿,作为装饰品的玦、管和匕形器,造型相对简单,做工精致、素面无纹。红山文化玉器在承袭和沿用兴隆洼文化便已出现的玦、管、斧之外,又新增了多种形制的器物,包括工具类、装饰类、仿生类、特殊类等,每类之下都包含多种器物。在制作仿生动物造型的玉器基础上,出现了集多种动物特征于一体的“组合型”器物。玉璧的形制,可以追溯至距今9000多年的小南山文化。
红山文化时祭祀礼仪开始用玉并形成传统,这是小南山玉文化传播和与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交流的结果。
远古的黑龙江人继续迁徙,进入华北平原,在当时的黄河北岸居住较长时间(当时的黄河入海口在今河北昌黎),后又分开向西部、西南、南部迁徙,一支迁徙至河北中部、黄河北岸(当时黄河入海口在黄烨港附近)。这时已进入传说的五帝时代。
五帝时代,北狄与东夷战于涿鹿、炎帝与黄帝战于阪泉,经过大部族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在古代中国形成了以黄帝为首的部落大联盟。
从黑龙江地区迁徙至河北的一部一直到华北气候变化,干冷少雨,才开始南下。期间,源于河北中部(商高祖王亥)的商部族开始南下至商丘一带,后又至曲阜,再向北部偏西迁徙;源于河北邺地(伯益之父大业居地)的嬴秦人先祖开始迁徙至莱芜、汶泗流域,其中一支后来迁徙至陕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