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当上皇帝时,已经是66岁高龄了。当皇帝其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想当好更是困难,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还是代唐建周,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武则天费了很大功夫,才让自己的皇帝之位得以稳固,当了十几年的皇帝的他,年龄以及朝政的压力,让她的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见此也想放松享受享受了。
执政后期的武则天开始沉湎享乐,尤其和男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关系最为密切。张氏兄弟仗着女皇的宠爱便开始插手朝政,这两人能力人品都很差,为非作歹的行为连李唐宗室、武家众人都被他们折腾得不行,不少大臣们更是对他们恨之入骨。
亲小人,远贤臣,朝政当然会倾颓,这一时期的武周朝人心很不稳,朝野上下可谓是混乱不堪,一些正直的臣子看不下去了,便开始联合起来搞事情,想反击张家两兄弟。
神龙元年(705 年),武则天已经年迈体衰,长时间卧病在床,张易之、张昌宗侍奉其左右,余人不得入内,反击行动刻不容缓。
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等大臣瞅准这个时机,联合李显、李旦、太平公主这些李姓子孙,率着禁军发动了一场宫廷行动。
他们率领着五百多士兵,直接冲进了武则天居住的迎仙宫。当时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就在宫殿里,冲进来的士兵逮着二人,二话不说就直接一刀给斩杀了。
紧接着大臣们又拥着太子李显来到武则天的病榻前,坐实了张氏兄弟谋反变乱之事,同时也要求她退位,让顺应天意民心的太子即位。病中的武则天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明白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能被迫让位于太子李显。
这场宫变来得十分突然,也很果断,就这么把82岁的武则天从皇位上拉了下来,结束了她长达 15 年的统治。
成王败寇,一般争夺皇位时都会赶尽杀绝,武则天在位期间杀了不少李唐宗室和臣子,应该很多人都恨不得让她死,可是她退位之后没有权力后,为啥还是没人敢对她下手,还能让她安享晚年呢?
这是为什么?
就这个问题,简单说说我个人的几个观点。
第一,武则天选继承人这事儿起了大作用。
武则天当皇帝时,一直纠结该把皇位传给谁,主要有两个选择方向,一是是侄子武三思这些武家人,还是儿子李家人,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后一开始选武家人的概率或许还更大,毕竟自己皇位正是她从李家夺来,两家已是仇人。
可是这个时候有个人站来出来给他分析了一大堆掏心窝子的话,这个人就是狄仁杰。
狄仁杰说,陛下,您得想想,侄子和儿子谁跟您更亲呐?要是传位给侄子,您听说过侄子会把姑姑供奉在太庙里吗?可要是传给儿子,您以后就能享受子孙后代的祭祀。
武则天一听,这话有道理啊,就听从了狄仁杰的建议,把被贬在外的儿子李显给接了回来,并且立为太子。
这个决定意义重大,这就好比武则天给李唐宗室吃了一颗 “定心丸”,知道最后江山还是李家的。
这就好比原本双方剑拔弩张,结果武则天给了个台阶,大家的矛盾一下子缓和了不少,所以后面清算她的呼声就没那么高了。
第二则是新天子是武则天的亲儿子。
在中国古代孝道那可是重中之重。不管父母亲以前做过什么,要是对父母亲下狠手,那都是大不孝之事,周围的人肯定会指责这个孩子没有良心。
霍去病功成名就后,对待他那抛妻弃子的渣男父亲霍仲孺,仍然是毕恭毕敬,好吃好喝的供养。
武则天退位后,登上皇位的是李显,他可是武则天的亲儿子。李显从小就生活在武则天的光环和威严之下,他对母亲的感情很复杂,既有敬畏,又有亲情。
如果李显刚当上皇帝,要是对自己的母亲下狠手,或者纵容人对付没有权力的母亲,那就是大逆不道,会被全天下人指着脊梁骨骂,因此也没人敢对当朝天子的母亲赶尽杀绝;
最后武则天可不是一般人,她在位十五年,执政几十年,虽然杀了不少人,但同时也提拔了不少朝中大员,死去了骆驼比马大,退位的武则天在朝中还是有余威的。
而那些想对付她的人,看到她背后的这股势力,还有她的亲儿子当朝天子,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个胆量和实力去挑战。
加上此时她身体虚弱,垂垂老矣,明眼人都知道她时日无多,实在没必要费多余的精力对付她。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观点,那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呢?欢迎留言讨论。
--END--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