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物欲刺激育人说

定成谈文化 2024-10-24 04:38:52
一、案例与概定

夕阳在西边的山头静静地释放着辉煌的奇妙。小学二年级的温晓朴拿着测试100分的试卷,高兴地向家中走去。刚走到大门口,看见母亲美莲站在门口,冲着母亲喊道:“拿钱来,你不是说考了100分100块钱吗?”美莲拿过试卷,果真是100分。不过,心里却犯起了难,家里经济实在困难,自己哪来100元呢?当初说100元,也只不过是想鼓励孩子认真读书罢了。温晓朴看着母亲不高兴的样子,催要道:“你说话不算数吗?”

家长的物欲刺激法这个敌人是指家长教育孩子,采用一些急功近利的物质刺激、利益驱使等违背身心正常发展、智力正常提高等刺激学生以取得家长期待学习结果的引导培养方法。

小男孩拿着美元(图片来自网络)

二、形成原因分析

1.家长的幼稚无知

家长利用物质刺激希望学生考高分的方法,显示了家长对学生教育的无知。学生通过物质刺激能够考试的分数,通过正常的学习应该也能够达到应有的水平,采用物质刺激,让学生从小形成物质利益依赖,有好的物质许诺,才会努力争取好的成绩,说明学生的思想意识已经脱离了正常的学校学习。

学生在家里本身衣食有安,生活无忧无虑,正当需求也得到了满足,采用物质刺激考试高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不再把学习看做自己的任务,而把它看做满足家长分数利益的急功近利。本身就应该依据自己的能力与态度完成的任务,变成了满足家长物质刺激的满足。

虽然物欲刺激能够激发人的努力精神,达成一时的心理满足,但是对学生而言,采用物欲刺激却适得其反。学生还处于心智发展未完成阶段,从小就采用物质刺激考高分,只能是家庭引导的幼稚无知。

2.学生的利欲熏染

学生从小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自己总想也有。欲望的物质效应现象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好住的等各种物质条件能使人产生优越感、愉快感,都会在学生心目中产生需求的本能冲动,这些冲动驱使学生对物质追求产生巨大的动机。所以,家长的物质刺激自然在物质欲强的学生身上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家长采用的学习物质刺激法,给学生启蒙发展的思想带来了物质享受的充盈,强化了学生急功近利的物欲效果,使学生求知处于物质满足的向往状态。这些物质刺激的满足能够在学生身上持续多长时间,对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否有积极的作用,确实值得怀疑。

3.人的物质私欲本性

贪婪本性说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世界,都有物质满足的贪婪本性。按照这一观点,贪婪来自于人的本性,私欲存在于人的意识形态中。人们在作用于社会存在时,这种本性就自然表现出来。学生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人,物质欲的满足也是他们本性的表现。

针对学生天生具备的物质私欲本性,学生随时就有对好东西的期待。家长采用物欲刺激正好满足了学生内心隐藏的愿望。所以也就起到了负面激励的作用,让学生一时因为物质的渴求而认真学习与考试。这种“认真”不是“应当性”学习的体现,相反促使知识本性向私欲贪婪本性膨胀。

4.儿童时代的心智不全

学生处在成长中,小时候的物欲不完全像是成人式的贪婪,有的物质欲只是童趣的爱好。因为家长对孩子做出的物质刺激,都是超越本身在一般条件下无法得到的,于是觉得有趣,就听进了家长的承诺,加倍地勤奋学习,用成绩代替礼遇获得心满意足。儿童的幼稚与天真造就了物质刺激满足的功效。

儿童的心智不全来自于学生的身心发育。心智不全,出自于对物质的本能爱好,于是在家长的承诺下,鼓足干劲地加紧学习。由于心智限于纯真阶段,根本就不明确大人的良苦用心。所以,一旦失去了外在的物质刺激,可能学生的成绩一落千丈。因为物质刺激激发的是纯真兴趣,觉得学习分数考得好,还有家长的奖励,是一件很有趣味儿的事。没有了物质刺激,也就没有了那股追求纯真学习的尽头。因为学习目的是为了获得刺激的物质,不是形成了学习的思维与习惯。

小手抓钱(图片来自网络)

三、家庭物质刺激法在学习中的危害

1.破坏长效学习的动机

家长的物质刺激,反应了一些家长对学习成长的无知,也反映了一些国民素质低下。学生走进学校,应该把自己当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课程目标要求的学习内容,慢慢养成为了未来实现理想奋斗的学习目标。物质刺激成长的学生,违背了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初衷,破坏了学生学习动机的养成。

长效学习的动机是蕴含在学生每一天的学习活动之中的。比如学生确定本学期在班上考试多少名、用哪些方法把教材安排的内容一一消化掉。学生通过平时的活动,培养学习能力与形成符合自身学习规律的学习方法。并且依据自身的学习素养确立学习的努力方向,即长效学习的动机。

物质刺激满足了学生的物质欲望,让学生以物质满足为动机。物质满足无法实现,或者学习成绩无法考到期待的分数,学习动机就会消失,更不用说长效学习动机的形成。

2.人生观的扭曲发展

有一个小学生,成绩不断地下滑,要钱买东西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家长只能感叹,孩子不好教啊。家长却没有发现自己当初物质刺激的引导错误,是在误导学生的人生观。学习成绩就是为了获取好的物质利益。成绩虽然达不到刺激的标准,可是学生对物质的期待依然存在于精神世界里,一些胆子大的学生不自觉地自作主张地造假,把考试的成绩修改,回家一时骗过家长的眼睛。物质刺激不仅不再促进学习,相反成了虚伪人生的导航器。

物质刺激是家长不懂得长效引导学生成为一个自觉学习者产生的急功近利的学习行为。结果不仅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相反使学生人生价值观滑向物质欲望满足的极端利己主义,甚至追求虚荣的人生路。

3.学习价值的错误导向

学习的价值是什么?学习的价值在于成才。用教育方针的话说,在于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或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简而言之,学习在于促使学生逐步成为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促进社会发展的劳动者。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形成的物质满足学习思维使理想与道德走向了期望的反面,成才的理想变成了捞财的向往,高尚的道德变成了虚伪的缺德。

家长采用的物欲刺激法使得学生的学习价值追求发生了错误的偏向。长期的物质刺激,使学生从小把学习当成了物质追求,学习变成了功利主义的工具。这时候给他们谈理想、谈道德等于对牛弹琴。物质利益的自我满足充斥在脑海中,学习的价值也就远离了社会文明发展的期望。

4.影响持续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的学习成绩来自于好的学习习惯,已经成为成功学生取得成绩的学习共识。在教育过程中,你会发现,注意学习习惯养成的学校,学生的成绩整体会越来越好。家长用物质刺激,希望学生一下子考个好成绩,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不是一两天的事,它是相伴学生成长几十年的事。没有形成持续的学习习惯,迟早学生会成为学习的失败者。

物质欲刺激影响学习习惯的养成在于刺激的目的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各门文化科学知识,熟练掌握各门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思考方法,而是围绕考试分数挖空心思,学生也就没有细心的探索求知而形成学习的能力。家长这种策略不是指导学生如何掌握各门学科的学习方法,不是把指导如何学习放在第一位,所以学生只能盲目地学一点、算一点,没有持续发展的知识积累方法,学习习惯也就无法长效养成。

终身教育就是终身学习(图片来自网络)

四、家庭物欲刺激法的解决策略

1.做会学习的家庭成员

会学习的人,才会引导学生成为更好学习的人。家庭教养要摆脱物欲刺激的简单粗糙之法,家庭成员必须掌握引导学生好好学习的一些方法,逐步成为会学习的人。提起家庭成员会学习的话题,我们必然想到终身学习这个人生发展的学习概念,要成为一个好的学习引导者,自身必须是会学习的人。

作为普通家庭成员,不是说要去掌握高深理论的学习,而是要懂得基本的育人方法。比如分析学生的进步原因加以鼓励,分析学生的失败原因加以帮助,促使学生走上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探究之路。再比如说用启发开导,让孩子成为一个学习有趣的学生,引导他们慢慢爱上学习。对学习能力实在有限的学生,采取依据学生的知识掌握实际进行引导,不要盲目地高攀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2.学生价值观念的纠偏

学习价值至少有三个层次的存在:第一,个体的发展;第二,家庭的发展;第三,社会的发展。个体的发展通过个体的学习,提高个体素质,成为一个更加具有能力的人;家庭的发展是指通过学生学习成就的取得,创造更多的收入,改变家庭的面貌,使家人过上健康、快乐、幸福的生活;社会的发展也就是国家的发展,学生把学习的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各项社会事务中,为社会的和平稳定、科技进步、文明繁荣做出自身的贡献。人的三个发展,也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纠正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错误价值观念,要求从立德树人的引导开始。家庭美德是学生立德的第一感化源头。家庭成员真善美的发扬是启开道德的开始。所以说,要纠正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念,始于家庭成员家庭美德的发扬。转变学生扭曲的家庭物欲刺激价值观,需要家庭成员加强美德的建构,让学生在美德的感化中形成真善美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形成有用的学习价值观。

3.自主成长的教育引导

与其物质刺激让学生考出好的分数,不如从小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促使学生的自主成长。

每一年,那些取得卓越成绩的学生,在总结学习成功时,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主导因素。学习习惯养成后,学生知道如何听课、如何作业、如何突破难点、如何记忆重点。简单地说,形成了一套自求进步的学习方法。这一点在小时候家庭就应该耐心培养,比如有一句经典台词“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去做”。通过“让孩子自己做事”,培养孩子动手与动脑的习惯。学生在学习中遇见困难的问题,家庭引导不能直接讲出答案,要细心结合教材与课程达标要求引导,让学生自己归纳出答案。

自主成长的教育引导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家庭的简单生活要求抓起。家长要有平心静气的习惯,对学生的引导不急躁、不慌张,在学习生活中遇见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三思而后行的问题解决习惯,找到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的策略。

4.学会科学评价学生成绩

物质刺激是家长们从学生的考试分数出发的,反映了家长期盼学生得到高分的功利喜悦心态。学生取得怎样的成绩,家长没有心理预期,说明了家长对学生实际应该达到的学习成绩不了解,所以也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出评价。

家长要评价学生的成绩,其实只要多与学习班级教师沟通即可。沟通中,教师自然会把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实地与家长交流。当然,如果自身是懂得教育的家长,更应该冷静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比较科学的判断,走出物质刺激的怪圈。

创业的思维设计(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