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人才,回乡筑梦!

上海崇明 2024-12-16 17:11:51

去年,崇明面向各领域、各行业,开展首轮“瀛洲英才计划”评选工作,最终有10位人才入选领军项目、16位人才入选拔尖项目、9位人才领衔的团队入选名家工作室项目。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上海崇明”公众号特别推出“瀛洲英才”栏目,分期为大家讲述这些拔尖人才深耕专业领域、助力行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故事,激励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创新创业的行列中来。

张君瑛,男,1982年12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正高级工程师,上海东滩建设集团企业发展部经理,现任中兴镇富圩村第一书记。他长期从事生态人居环境改善的研究工作,创新性地将低碳生态理论融入到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农田林网及自然生境建设中,转化生态优势助力产业乡村发展,以专业赋能崇明高质量发展。

回乡逐梦

深耕生态与市政基础设施的有机融合

张君瑛,籍贯崇明,爷爷和父亲都是城桥镇人,崇明风土滋养了他的学习成长之路。张君瑛的本科与研究生都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后在同济大学攀登博士学位,专攻建筑环境领域,也是南澳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他在学术的殿堂里深耕细作,不断拓宽国际视野。

崇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生态优势,为张君瑛在建筑环境专业深耕提供了肥沃土壤,也成为了他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2009年,学成归来的张君瑛带着满腔学识,怀揣着对崇明岛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作为高层次储备人才来到了崇明陈家镇。

初入陈家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张君瑛在规划设计部工作,投身于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划管理与设计。张君瑛说:“这个领域涉及到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规划设计等,存在非常大的学习空间。”随后几年,张君瑛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前瞻性的视野,迅速成长为单位规划设计部副经理,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他坦言,这是一段蜕变与成长的过程,不仅是从“会做事”到“做成事”的转变,更是从单一领域知识的深耕细作跨越到多部门间的协同管理,甚至是涉外的交流,每一步都凝聚着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对专业领域不懈探索的执着。

十五载光阴荏苒,张君瑛深耕崇明陈家镇生态城镇建设,在生态人居环境改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创新性地将低碳生态理论融入到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农田林网及自然生境建设中,初步建成生态城镇框架体系,提升了城镇建设的生态化水准,推进了相关上海市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生态河道、绿色生态城区等工程建设标准的形成,并参与编制了相关地方建设导则和规划,提炼出世界级生态岛及陈家镇标杆地区建设的依据,指导了陈家镇生态建设项目,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这里,张君瑛以脚踏实地的行动,参与并推动了陈家镇这片土地的改变与飞跃,更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融入了家乡繁荣昌盛的宏伟蓝图之中。

生态与发展

绿色建筑与绿色产业“双重奏”

在陈家镇实验生态社区4号公园内有一栋十分醒目的建筑,现是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2021年,张君瑛以主要研究人员的身份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部市合作课题“陈家镇国际生态社区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建成多能源双并网点的微网系统,并主持该项目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及2018年美国能源与环境先锋奖金奖(LEED-NC Gold)双认证、建筑设计获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绿色建筑专业一等奖、国家住建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三等奖。

说起这栋建筑的故事,张君瑛娓娓道来,“技术应用要与使用场景、使用习惯以及外面的使用环境相结合。我一直觉得空气、水、阳光是建筑最好的朋友,也是崇明的生态特色。”

与空气交朋友。该建筑内部注重空气环境品质与舒适性的营造。通过不同楼层、不同空间的气流组织设计,确保人在工作层高度能呼吸到品质优良的空气,并感受到温湿度的适宜性,比如采用大空间射流设计、“地板送风”等技术,过渡季优化自然通风设计,实现空间气流组织的舒适与节能。

与水交朋友。除了常规的水龙头节水措施,该建筑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该建筑外的镜面水池、叠水迷宫不仅是景观,更是雨水净化后的储水池,通过雨水收集、回收与利用系统,将雨水转化为景观用水和消防用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复合利用。

与阳光交朋友。该建筑的顶部和南北立面优化了自然采光,同时太阳能也是可再生能源技术,屋顶兼顾光伏板对自然采光的影响。通过采光天窗和局部光伏薄膜的应用,既保证了自然光的充足照射,又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与使用场景融合。该建筑从空中俯瞰,与室外环境融为一体、和谐共生,与公园绿色景观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地形建筑”风格,既满足了办公需求,也可以提供小型展览、文化活动等多元化空间。

张君瑛说:“不仅仅是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这一个项目,实际上在陈家镇的实验生态社区范围内,自建项目和他建项目,都符合绿色建筑标准,整个陈家镇就是绿色生态发展的标杆地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取得了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示范区等建设成效。”

担任企业发展部经理后,张君瑛更忙碌了,他用城镇营销的理念,积极构建营商生态,推进重大实体投资项目落地生根;构建环境生态,保障园区整体品质全面提升;构建管理生态,完善园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营商、环境、管理”三个生态融合,推动绿色实体产业落地发展。

在张君瑛的推进下,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声通5G产业园等重大社会投资实体产业项目集聚落地,实现了智慧岛园区新基建和产业用地项目落地两个零的突破。此外,他还带领团队积极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崇明校区、上海山峰职业学院等项目的落地,为绿色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村运营探索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3年7月,张君瑛又肩负起了新的使命,担任中兴镇富圩村的第一书记。在此之前,他在陈家镇的探索与实践,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态建设经验。在陈家镇,他结合地区生态网络结构和轨交崇明线站点布局,以主要参与人身份完成《陈家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2017-2035年)》,主持完成《崇明区陈家镇瘦身区及留白区土地利用指引》,研究用地方案优化,逐步实现开发边界内外的存量建设用地撤并和更新,完善各组团间的联系,为盘活村庄资源和项目引入创造出条件。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如同种子被张君瑛带到了富圩村,为整村运营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作为第一书记,张君瑛深知党建引领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他强党建促振兴,组建了12家单位的区域化党建联盟,将好的党建发展经验渗透到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区域化党建的推动下,乡村农产品走进了国企上汽集团,国企的好车也驶入了乡村,实现了城乡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富圩村还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开展合作,通过举办乡村设计大赛,形成了富圩村的村标,更将乡村场景纳入了学院的课程设计,为乡村的未来描绘了美好蓝图。此外,富圩村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入合作,积极创建鸟类友好村庄,协办观鸟节等重大活动,为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提供支撑。

张君瑛说:“乡村振兴的基石在于产业的蓬勃发展。”他根据富圩村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将“一只鸟、一匹马、一颗菜”的多元化产业融入乡村发展蓝图,通过有机整合候鸟保护、马术体验、农业观光等元素,探索富圩村的整村运营,积极促进乡村产业联盟成立,提升乡村消费力。

今年年底,富圩村将启动区级精品乡村以及和美乡村的建设。此外,富圩村也是沪派江南特色村落,张君瑛将和伙伴们一起,进一步深化“整村运营”的探索实践,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沉下去、耐得住、动真情”这九个字是张君瑛的座右铭。15年来,他以“拓荒牛”的姿态,沉下心深入基层,不断创新发展生态城镇建设理论体系;又以“老黄牛”的精神,耐得住辛苦,稳步落地陈家镇的生态建设项目;更以“孺子牛”的情怀,动真情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乡村振兴、百姓福祉等做好服务。

作为崇明区首轮“瀛洲英才计划”拔尖项目人才,张君瑛与众英才一起,构筑起了一个助力崇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朋友圈”。站在时代的高点,立足于更高的视野、扎实专业能力,张君瑛坚信,通过构建生态保护、生态价值实现和生态反哺的良性循环机制,崇明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