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只此青绿》:一首由色彩、时空和意象碰撞而成的绝美诗篇

爱讲故事的小春 2024-09-27 00:49:24

小A医生的朋友小C是个文艺青年,平时爱看画展和文艺演出,尤其喜欢歌舞剧。托她的福,小A医生有幸来到济南的省会大剧院,现场观看了一出精彩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一出由一副画改编成的舞剧。画作的名字如雷贯耳,宋代画家王希孟的一生绝笔、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局部》(图片来源于网络)

观看演出之前,小A心中还存在两点疑虑:

第一,小说和故事改编成舞剧,是很常见的,可一副画再好,却是静态的,没有小说和故事里起承转合的情节发展,怎么改编成舞剧呢?

再有一点,《千里江山图》属于山水风景画,画中的人物和山水相比小如豆粒,是风景的点缀,而舞剧则是要求演员以“人”为主体展现故事,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在观看完整出舞剧之后,以上两个问题迎刃而解,编导的创作思路和手法不禁让小A拍案叫绝!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A觉得,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这出舞剧。

第一个,时间线索,也是最容易看懂的层面。

先是展卷人以一个书画研究员的身份出现。他戴着眼镜,高高瘦瘦,穿着朴素的衣裳,整日埋头在故纸堆中搞研究,很符合人们心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展卷人和希孟(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他沉迷于《千里江山图》的研究中时,主角王希孟出现了。

希孟(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史记载王希孟英年早逝,所以舞台上的他是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的样子。王希孟身着宋代书生的衣服,伏案绘画,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之中,心无旁骛。

有意思的是,在舞剧的一开始,还出现了第三个人物——青绿。她高髻赤足,身着青绿色长裙,长袖掩面,姿态优雅,若隐若现。她并非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是诞生自《千里江山图》的画之精灵,就像屈原笔下的山鬼,是脱胎于艺术作品的神灵。

画魂青绿(图片来源于网络)

少年时期的王希孟,生活在绚丽繁华的江南。这里文脉兴盛,有纺丝女编织绢布时清丽的歌声,也能听到采石人在山间挖掘颜料原石的锤响。

这一切都被少年希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成为滋养他精神世界的养料。

在绘画一道上崭露头角的少年,幸运地被宋徽宗赏识,进入北宋皇家画院深造,在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中,绘画技巧有了长足的进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一幕中,学生们身着粉红色的“学生制服”,头戴鲜花,和身着青衣的夫子热热闹闹打成一片,一派热情洋溢的青春气息,舞蹈颇有《纸扇书生》的神韵。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段求学时光,应当是王希孟人生当中最意气风发、无忧无虑的日子。

然而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孤独的。王希孟的内心已经生出了《千里江山图》的种子,那梦中的无边无际变幻莫测的青绿色,让他的灵魂难以安定。最终,他耗尽心血,以身入画,正如干将莫邪以身祭剑,终于成就了这幅流传千年的奇作。

【入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间又回到现代,人们聚集在博物馆里,参观放置在玻璃展柜里的《千里江山图》。在画卷的两头,展卷人和王希孟隔空相望,相互致敬,完成了自古至今的精神传承。

时间线索以王希孟的成长经历和《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过程为依托,清晰了然,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还不能说看懂了整个舞剧的内涵。

第二个层面,小A称之为社会层面。

就像《红楼梦》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一个故事,还是一部研究古代风俗文化的百科全书。学者看《千里江山图》,不仅仅是欣赏画中的山水,还会研究和它紧密关联的一切:

这千年不腐的绢纸是如何织就的?

这大片美丽的青绿色颜料是从哪里开采的?

这印在画上的印章是何人篆刻的?

这历经沧桑仍不褪色的墨是如何淬炼出来的?

这勾勒出流畅线条的毛笔是用什么制作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宋一代,崇文抑武,对书画的审美达到一个历史的高峰。宋徽宗是文人皇帝,本身就是造诣极高的书画家,牵头创立了皇家画院,上行下效,民间书画之风盛行。

宋徽宗《瑞鹤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徽宗瘦金体书法(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可以想见有多少普通百姓是依靠着这条庞大的绘画产业链谋生。

所以才有了舞剧中的唱丝、寻石、习笔、淬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希孟绘画天赋再高,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环,也无法令《千里江山图》达到这般完美的高度。

【淬墨】(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好,说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好,总之,虽然王希孟成就了《千里江山图》,但同样为此做出贡献的,还有千千万万默默无名的劳动人民。

这就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风格。

小A觉得,这是外国导演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的思路。

就像改编自刘慈欣小说的电影《流浪地球》,美国人是英雄孤军奋战拯救世界,中国人拍出来的主题就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众人拾柴火焰高”。

《流浪地球》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完故事主题,再浅谈一下创作手法。

第一是色彩的使用。

舞剧中的色彩,包括人物服装的色彩、灯光的色彩、布景的色彩等等,在《只此青绿》这部舞剧中,可以看出,所有色彩的使用和呈现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唱丝】一节中,丝女们身着淡绿色的衣裙,手拿淡黄色的笸箩,让整个画面洋溢着江南春日的明丽,也象征着王希孟少年无忧无虑的心情。

【唱丝】图片来源于网络

【唱丝】(图片来源于网络)

【寻石】一节中,石工们身着褐色的衣裳,既是采石人,又是矿石,画面充满阳刚之气,和之前柔美的【唱丝】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暗喻采石工作的艰难危险。

石绿/石青矿石和颜料(图片来源于网络)

【习笔】一节中,舞者头戴官帽、身着大红官袍,正红的颜色彰显赫赫的皇家气派。而皇家画院学生们淡粉色的“制服”,展现出的是风雅又活泼的趣味。

【习笔】摄影by小A医生

【入画】一节是舞剧最后的高潮,身着青绿色长裙的“画灵”们在王希孟的笔下翩翩起舞,最终定格为《千里江山图》中千姿百态的山峰。

【入画】摄影by小A医生

【入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整部舞剧中出现的色彩很丰富,但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一抹神秘的青绿色。如果色彩有等级的话,在这出舞剧里,青绿色就是高高在上的王者,傲然独立于众色之上。

其他色彩,无论是深沉的黑,还是艳丽的红,抑或活泼的粉,都是作为青绿色的臣民而存在。

第二是舞台的设计。

《千里江山图》是一副卷轴,观看时需要一点点展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舞台巧妙地取卷轴之意,设计成内外层层旋转的模式。演员是静态的,舞台是旋转的,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明到暗,从可见到不可见,就像在观众面前展开了一副栩栩如生的画卷。

摄影by小A医生

独特的圆形舞台(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方的油画,即便是绘制人物繁多的史诗巨作,也是局限在一个方形视野之内,使观者有一览全局的震撼。但中国画的巨制,体现在卷轴的长度,如书写一本故事书,观者低头俯视,像探秘般一点点开启,深入其中方能得其趣味。

这两者各具千秋,体现了东西方文明不同的审美意趣。

第三是意象的运用。

如何用演员的舞蹈来讲述一幅画的故事?小A觉得能成功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意象的手法。

舞台上,人有时候是人,更多时候是一种意象的化身。

青绿(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部剧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青绿”这个角色。乍一看是个高贵神秘的青衣女子,但她所代表的不是具体的人物,而是《千里江山图》的精神象征。

青绿的出现,也代表着王希孟创作灵感的火花。从始至终,青绿的意象越来越鲜明,从一开始的若隐若现,到最后的多人盛舞,青绿满卷,寓意王希孟的艺术创作从无到有,历经磨练,厚积薄发,终成神作的过程。

另一处意象的运用是【习笔】开场时,红衣女子的舞蹈。这些身着宋代官袍的红衣女子代表了什么?是朝廷官员,是殿中宫娥,还是后宫嫔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A觉得都不是,她们的衣着服饰、姿态舞步,都只是一种意象的表达,目的是令人联想起宋代的“皇家”“宫廷”的画面。

意象的传达总要依赖于人们心中的“刻板印象”。

比如提到唐朝宫廷,人们脑子里就浮现出牡丹花、襦裙、高耸的发髻、丰腴露胸的女子、唐三彩的颜色等等“符号”。反过来也一样,当演员身上出现这些要素符号,观众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唐朝宫廷的画面,于是就实现了舞台上由实向虚、由形而下至形而上的转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卷人的形象也是如此。

带着眼睛,高而清瘦,痴迷学术研究……典型的“书呆子”的形象。他可能是博物馆的研究员,也可能是甘坐冷板凳的考古学者,和王希孟一样,面对一生追求的东西,眼里满满的痴气。

展卷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是这份“痴气”,让《千里江山图》横空出世,又从故纸堆中重现于世,穿越千年时空,惊艳世人。

文明的创造,需要这份痴气,文脉的传承,更需要这份痴气。

看完整部舞剧,小A还有一点哲学的疑思未解,那就是青绿诞生的逻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说青绿代表《千里江山图》的画魂,那么时间逻辑上应该是先有画,再有画魂。可早在整部舞剧最初,青绿就已经作为一个既定角色登场了,似乎暗示画魂的存在早于作者的创作。

再深入思考一下,这是不是代表在中华大地上注定要诞生一副《千里江山图》,而这个神圣的使命就在彼时彼刻落在了少年王希孟的身上。

他像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诞生的意义只为那短暂的璀璨。

正如霍去病注定要封狼居胥,完成了上天交付的任务,天才的生命也就随之熄灭。

因果论?宿命论?

这已经超越了小A认知的范畴,只能交由众君来评说了。

以上是小A医生对《只此青绿》的观后感。

PS:小A医生从没学习过表演艺术,对舞剧的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很多自以为新奇的感想,也许专业的教科书中早有定论也说不定。总之,一家之言,不必当真,随便看看,开心就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