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山西籍开国元勋,个个至少大将起步,几人是正国级?

历史详说官 2024-10-22 21:25:24

山西人杰地灵,自古就有无数风流人物涌现。论“文”,山西有千古帝师荀子,史学宗师司马光,“诗魔”白居易,元曲大家关汉卿等等;论“武”,山西有大汉双璧卫青、霍去病,“武圣”关羽,“无敌将军”薛仁贵;政治上,还有一代女皇武则天,千古贤相狄仁杰,廉臣楷模于成龙等等。

自近代以来,山西同样不居人后,作为革命的战略要地,它为新中国的诞生输送了无数功名赫赫的元勋。其中,以下五人应该说是公认的贡献最大的:

一、徐向前

徐向前的祖辈是三兄弟,从洪洞县迁居,落户于五台山下,渐渐成为富庶之门。五台徐氏在清末出现过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徐继畬(音于),他是和中国近代开眼开世界的先驱人物之一,和林则徐齐名,曾任广西巡抚、闽浙总督。他因一部介绍世界各国风土人情的《瀛寰志略》闻名于世,此书对后世的洋务运动以及戊戌变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日本的明治维新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徐继畬因此被《纽约时报》称为“东方伽利略”。

徐向前出自五台徐氏一支,自幼家贫,父亲是前清秀才。19岁的时候,徐向前考入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后进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

参加革命后,徐向前先是参加广州起义,后来大别山区,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年仅30岁的徐向前以精深的军事思想,塑造了红四方面军“狠、硬、快、猛、活”的战斗风格和优良传统。

他指挥红军多次取得大捷,创造了众多经典战例,其中的反六路围攻,是红军历史上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徐向前因此傲视群雄。论红军时期,哪位军事指挥官战绩最突出,徐向前当之无愧位列前茅。

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以6万地方部队为基础,仅用时一年半就解放山西,还锻造出第18兵团这支铁军。其中的“临汾旅”番号保留至今,是我军驻京外的陆军部队中唯一对外开放的单位,先后接待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府首脑,为外宾进行军事表演600多场,荣获外国勋章、纪念章1000多枚。

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历任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等重要职务。

徐向前作为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元帅,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二、薄一波

同为山西人的阎锡山曾说过:“我山西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这两个人都为我所用,我就可以统治全中国,可惜他们都跑到共产党那里去。”

薄一波和徐向前说起来还是校友,两人都是从山西省里国民师范学校的毕业的,而这所学校正是阎锡山创办的。

薄一波是山西定襄县人,早年间曾在山西、天津等地从事兵运工作,3次入狱。1936年底,我军与阎锡山达成统一战线,薄一波被派往太原,担任山西省工委书记,参与领导山西牺牲救国同盟国会,该组织在薄一波的领导下,到1939年以发展到300万人,成了山西抗日的重要组织力量。

薄一波还组建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该组织在后来并入129师序列,成了太岳抗日根据地的骨干力量。1941年,薄一波担任八路军太岳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太岳纵队政委。

日本投降后,薄一波担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晋冀鲁豫军区副政委,协助小平同志主持日常工作。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薄一波担任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副书记、代理书记,主持晋冀鲁豫工作。

1948年4月,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察冀中央局合并,成立华北局,薄一波任第二书记,后任第一书记。同时,薄一波还担任华北军区政委。

建国后,薄一波担任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部长,同时任兼任华北局第一书记。1956年,薄一波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政治局候补委员。

晚年的薄一波曾担任中顾委常委副主任,负责主持日常工作,协助两位主任小平同志、陈云同志负责中顾委的工作。

三、彭真

彭真是山西曲沃(今侯马市)人,读书期间,他经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高君宇(山西娄烦人)介绍入党。一年后,山西第一个党组织成立,彭真为太原支部委员、书记。

之后的彭真长期在华北地区工作。27年大革命失败后,彭真担任天津市委书记、顺直省委常委(顺天和直隶地区),是我党在华北地区的重要领导人。

1936年中,少奇同志从延安抵达天津,重组中央北方局,彭真被任命为组织部长。之后的彭真,历任晋察冀分局书记、北方局党校校长、中央党校副校长(校长为毛主席)、中组部代理部长(代陈云),并在1945年的“七大”上当选中央委员,七届一中会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45年8月,他被增补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彼时的中央书记处,相当于政治局常委,著名的“五大书记”就是中央书记处书记。

抗战胜利后,彭真奉命前往东北领导工作,担任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政委,实际就是东北地区的一把手。1947年,因种种原因,东北局改组,彭真离开东北,担任中央工作委员常委,随后兼任中组部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彭真当选北京市市长,以后连选连任,一直到1966年。他在1954年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此时已是副国级职务。八届一中全会,彭真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此时的中央书记处为政治局领导下,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

1978年以后,彭真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代秘书长、中央政法委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重要职务。

四、程子华

程子华和徐向前、薄一波是校友,三人都毕业于阎锡山创办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

程子华出生于山西运城解州,和“武圣”关羽是同乡。从山西毕业后,他被山西省委派遣报考黄埔军校武汉第一分校。后来大革命失败,程子华南下追赶南昌起义部队,可惜未能追上,于是南下参加广州起义,后来参与领导大冶兵暴,获得二等红星奖章。

来到中央苏区不久,周总理派程子华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程子华于是和留在那里的红25军结下了不解之缘(此时四方面军主力已经撤走)。在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等人领导下,红25军从鄂豫皖长征到了陕北,与陕北刘志丹的部队会师,组成红15军团。军团长为徐海东,程子华为军团政委,刘志丹为副军团长兼政委。

抗战中期,程子华来到冀中军区工作,和吕正操、黄敬等人合作,并编写了《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对地道战的发扬有很大贡献。

1941年1月北方分局改称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聂荣臻,副书记程子华、刘澜涛。后聂荣臻赴延安参加七大时,程子华曾分局代理书记、军区代政委一职,后代司令员萧克也去了延安,程子华又担任代理军区司令员。在那段时间,程子华可以说是晋察冀地区的一把手。

抗战胜利后,程子华曾短暂担任过东北军区司令员,东北人民自治军副政委。后来,程子华到冀热辽军区工作,担任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解放战争中,由他率领的东野二兵团在辽沈战役中表现亮眼,塔山一战名垂史册。

平津战役胜利后,程子华曾随四野主力南下,打到河南地区,担任四野13兵团司令员。当时新中国即将诞生,程子华被调离部队,担任山西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军区司令员兼第一政委、党委书记。

至此调离部队后,程子华再也未能回到军队工作,他也因此错过了1955年的大授衔。不过,在程子华逝世后,中央依旧评价他为“我军卓越的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

五、黎玉

相比前4位,黎玉的名字可能没有那么多人听过,不过了解了他的故事,你就会明白此人的贡献之大。

黎玉是山西原平人(开国上将赵尔陆也是山西原平人),他在大革命失败后,依旧长期坚持在华北地区活动。1936年初,北方局派黎玉到山东担任省委书记。此时的山东省委在反动派的打击下已经来到了死亡线上。黎玉来到山东后,立刻主持了重建山东省委的第一次会议,成为恢复和重建山东地下的党的元勋。

之后日寇入侵,韩复榘不战而退,黎玉领导山东省委发动山东各地的抗日武装起义,并亲自领导了徂徕山起义。中央随即将徐向前、朱瑞、罗荣桓、陈光等干部和大量部队开进山东,为日后山东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充实的基础。1941年9月,中央决定,由朱瑞、罗荣桓、黎玉、陈光四人组成山东分局,朱瑞为书记。将山东纵队及115师两军政委员会合组为一个军政委员会,罗荣桓任书记。此后黎玉历任山东军区副政委、山东分局副书记等职务。

1945年12月,山东分局改组为中央华东局,由饶漱石任书记,黎玉任副书记。后来,黎玉还兼任过山东省政府主席。

黎玉长期担任山东党的主要领导,对山东局面的创建、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在解放战争期间,他为保卫和建设山东解放区,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作了大量工作,使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工商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黎玉的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是值得后人铭记和纪念的。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