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知道生死只是概念,为何还会被生死所困呢?文殊答:其力未充

青云塾点墨人 2024-11-11 04:02:25

庵提遮女问文殊曰:“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何却被生死之所流转?”殊曰:“其力未充。”

——《指月录》第二卷 文殊菩萨

白话直译:

庵提遮女向文殊菩萨问道:“既然明知‘生’不过是因缘和合所呈现出的一种变化,世间万物皆处于迁流变化之中,实无真正被创造之物,那缘何人们仍会深陷于对生的欣悦,对死的怖惧之中呢?”

文殊菩萨言:“纵使人们或许已然领悟到‘生即不生’之理,然则尚无能力做到不离生死,不堕轮回。”

鉴赏评说:

在上一篇文章中讨论了“生生者不生,杀生者不死”的相关问题,以及道家的“不生”与佛家的“缘起”展示出的同一生死观。而庵提遮女随后问文殊菩萨的问题,则牵涉到佛家应对生死的方法了。

既然“生死”仅是人为营造的概念,实则未有任何事物在被造就,亦未有任何事物在被消泯,宇宙万物始终皆处于变迁的进程当中,并无确切的起始与终结,那为何人们仍旧如此在意生死呢?

此问题实则乃佛陀出家悟道之缘起,如何化解人生之首要大事,即解脱生死之困。

文殊菩萨给出的答复为:知晓但未必能够践行,唯有切实做到方可得以解脱。之所以尚未脱离生死之束缚,只因自身能力尚存不足。

那“成 佛”究竟需要达成何种能力呢?

南禅顿教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仅仅是在事理上通透,这只是修的起点。修佛问道中“知、解、修、证”的四个阶段,顿悟也仅仅是“知解”而已。

理上的明晰通透并未化解问题,烦恼依旧存在、生死依旧为头等大事。而若要达成,就务必要凭借修行,此乃修行的必要性所在。佛道并非天成而就,修行乃是其必经之途。

而修行并非是欲获取什么,而是“行减法之举”,消弭与生俱来且积聚的习气,莫让认知与思维占据主导,就如做一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

修行究竟要修得什么呢?不妨瞧瞧赵州从谂是怎样言说的。

赵州从谂乃中国禅宗史上名震古今的大师,素有“赵州古佛”之称。有一僧人向赵州从谂问道:“二龙争珠,究竟孰能得之?”

赵州从谂道:“老僧只管看。”

言下之意为:它们争它们的,谁获得珠子又与我有何关联?我仅需只管看戏。

倘若不将自身代入其中,参与其间,将不会有任何问题存在,那便是世界的本然之态了,兴许修行的意义便在于此。

是否存在这样一种经历:凝视着车窗外疾逝而过的树林、高耸的楼群,以及形形色色的过往行人与景象,内心却未曾泛起丝毫涟漪。过往的种种诚然都映入了眼帘,但又仿若未曾看见,只因没有一样能够走入心底。

此刻的你恰是在“观戏”,处于无一物的境地。自车窗前消逝的一切皆仅仅是“过去”罢了,未曾在你的心中留存半分痕迹,犹如鸟飞于空、仿若鱼游于水。

不可言一切皆不存在,它们皆曾来过,但却了无踪迹。

为何会有这般感受呢?缘由在于当你凝望车窗外之际,心并未落在窗外“过去”的诸般事物之上。此刻的心恰好与你相伴,或许你未作任何思考,仅是静静地“失神”。此乃禅宗所言之“一物不为”的状态。

倘若能够时时与自身的心相依相伴,一刻亦不分离,定然无暇去关注“窗外”的景致了。偶尔达成一刻这般或许并非艰难之事,可要一分一秒亦不分离就困难重重了,这就需要“修”。

故而,打坐、净虑、诵经、焚香、散步等等手段,乃至心中默数计数,无一不是修行之法门,法无恒定之法,只要能够“安住心神”即可。

僧人们持续地拨弄佛珠,实则是在用心数佛珠之时,便降低了对外部世界的关注程度,心不易被外界情境所牵引,自然而然就容易沉静下来。能够沉静下来充当旁观者,视野自然更为开阔一些,看待事物、分析事理自然也就更为全面一些、更为客观一些。

那一圈佛珠永无数完之刻,经文亦可诵读一遍复一遍,直至自身心若空无一物。

当与自心一刻不离之际,实则便是拴住了自心。拉住它,它便不会被外境牵引而去。一旦随外境而去,便如同一头牛自顾寻草,那岂不是要将庄稼损毁?

禅宗的修行,亦被称作“牧牛”。将自身的那头牛监管好,莫要让其四处损毁庄稼,最好能够自行乖乖吃草,而后乖乖归家。修行人所为之事,大抵便是如此了。你说修了个什么?

文殊菩萨回答道:“其力未充。”或许意即“牧牛”的本领尚欠火候,那头牛仍要损毁庄稼,尚不能自我管束。

实则并非何种本领,不过是自身与自心的“内战”罢了。因而,注定了修行无所获。

因此,看似文殊菩萨的回答中存有执着,有个什么能力要获取。而另一方面,切勿认为存在何种至高无上的能力能够获取,那便又安住于另一边了。

佛道不天成,需要悟后而修,但修亦无可得,实乃不修之修。

罗汉机云:

“有者道与么答话替庵提遮女添上一重枷锁,与么见解,梦见文殊也未。又有道文殊称大智被语言转,亲言出亲口,殊不知七佛之师等闲出一语,如金刚王宝剑。你才拟议,早是血溅梵天了也。虽然,今日却被机上座捉败,还有知他下落者么,请别出一只手。”

有人言,文殊如此回答乃言语道断,于庵提遮女心中植下能力可修、佛道可得之执着。又有人称,号称大智大慧之文殊陷入言语当中,被人牵着鼻子而行。

实则皆为自身的相对见解,仅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当您背离自心,去思虑之时、解读文殊之意,已然沦为“妖魔鬼怪”,必立斩于金刚王宝剑之下。

若欲活命,勿解文殊,唯观自心。

4 阅读:350
评论列表
  • 2024-11-13 17:16

    当一个人做一件事乐此不疲持之以恒处于一种无比专注自在,忘我无我的状态,我觉得就是和自己的真心在一起,虽然也难免有私心杂念偶尔会走神,但也能很快看开放下不必要的执念,回来入定,所谓心有定境不住因果

  • 2024-11-13 17:19

    所以一个人要修的就是这个定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