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袁氏集团的核心骨干成员:
汝南太守:孙香
沛相:舒仲
丹阳太守:袁胤
庐江太守:刘勋
广陵太守:吴景
九江太守:孙贲
会稽太守:孙策
吴郡太守:朱治
之前还有一个陈相袁嗣,就在袁术称帝前一年,曹操率军南下陈国,袁嗣投降(太祖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
需要说明的是,袁术在陈国占据的地盘并不大,大多仍控制在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手里,袁术被吕布大败后,因缺粮北上陈国,派刺客刺杀了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引发了曹操再次南下(术又率兵击陈国,诱杀其王宠及相骆俊,曹操乃自征之)
有关孙贲、朱治、吴景这几人咱们会在吴国系列做介绍,庐江太守刘勋则会单写一篇,作为继续了袁术遗产的淮南大军阀,他后面的戏份颇重。
这篇主要写下孙香、舒仲、袁胤。
孙香,字文阳。父亲孙孺是孙坚的从弟。
孙香和其它孙氏成员一样,跟从孙坚征伐有功,拜郎中。孙坚死后,他转而效忠袁术,被任命为汝南太守,封征南将军。
汝南在汉末是和南阳一样首屈一指的大郡,人口达百万,袁术对他的信任可见一斑。
袁术称帝后,孙策分别给吴景、孙贲、孙香写信,要求他们和袁术断绝往来。
三人中吴景马上弃官跟随,孙贲虽然一时被困后来还是脱困来到江东,唯有孙香因为路途遥远没有回去(景即弃守归,贲困而后免,香以道远独不得还)
这个理由就让人疑惑了,即便袁术称帝时势力庞大,你可以以路远为借口不敢回,为何袁术败亡后,依然没有孙香的消息呢?
很有可能是为袁术尽忠了?所以吴国的史料也就隐去了他的结局。
毕竟一个孙氏骨干成员为袁术尽忠而死,说出去总会让孙策、 孙权有点变扭吧。。。。。。
袁胤,袁术从弟。
吴景、孙贲联手都拿不下的江北据点(于是术乃自置扬州刺史,与景、贲并力攻英、能等,岁馀不下),怎么孙策一来,敌人的防线就土崩瓦解呢?
周瑜、周尚给了孙策太多的助力!详情可以移步这篇:孙策为何可以轻松突破长江天险?背后是谁在支持他?
周家的临阵倒戈,完全左右了战局的走向。
袁术很快就反应过来,令袁胤接替周尚担任丹阳太守,同时把周瑜、周尚调回寿春看管(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
袁术并不傻,他精得很,要不是过早称帝失误,孙策会不会反戈一击真不好说。
袁术僭号后,孙策和袁术断绝关系,令徐琨讨伐丹阳,驱逐袁胤。袁术死后,袁胤与袁术的女婿黄猗带着袁术妻小及部曲男女到皖城依附袁术故吏庐江太守刘勋。
直到孙策攻破皖城,袁胤等人又统统被迁徙到了吴郡。
袁胤作为袁氏的族人,孙策自然也不会放心使用,后续自然也再无袁胤启复做官的消息了。
舒邵,字仲膺,陈留人。
舒邵少时就有侠义之分,他的亲友被人杀死,舒邵为其报仇雪恨。事情泄露后,舒邵与哥哥舒伯膺争着赴死。
这样的人自然为以侠气闻的袁术赏识,
袁术能笼络人,只要干得好,他从不吝啬官位,舒邵跟随袁术,先后担任阜陵长、沛相。
袁术僭号后,旱灾爆发,士兵饥寒交迫。江淮一带人民相食殆尽。舒邵大胆做主,将十万斛米军粮全部散发出去以救饥民。
袁术听后大怒,欲斩之。
舒邵大义凛然: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
袁术深受感动,也就放过了他。
舒邵的事迹之后就湮灭在了历史尘埃中, 按说作为一方大员,总归会留下一点笔墨。
比如袁术任命的前汝南太守徐璆,后背叛袁术去了陶谦那担任东海相。献帝迁都许县后征徐璆为廷尉,徐璆在入京途中再次被袁术劫持。袁术死后,寿春大乱,徐璆在混乱之际居然抢到了传国玉玺,前往许都献给献帝,后拜太常,卒于官。
有可能舒邵和孙香一样,为袁术尽了忠,但毕竟是伪朝的官员,和徐璆相比,大节有亏,自然没有什么值得好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