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1955年11月份的一天,中央警卫部队档案室中出现了一份令人疑惑的档案:名字叫“哑巴”,籍贯也是模模糊糊的四川大渡河一带,入伍时间是1935年6月份。
这是一位老红军了,虽然没有立过大功,可他却是一位连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都竖大拇指的功臣。
然而有意思的是,哑巴红军在最初的时候却是被当做奸细抓起来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回到1935年6月份,四川大渡河天全一带附近,红一方面军的战士们正在原地待命,准备稍作调整,然后便直冲夹金山。
虽说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可是到底是不熟悉地形,为了减少伤亡,我军派出了战士肖士杰,打算寻找几个老乡帮忙引路。
然而看似简单的事情实施起来却是难得很,肖士杰在附近的村子转了两天,老乡倒是不少,可是在远远的看到他之后,便迅速的回家关上了门,更有甚者直接收拾东西逃走了。
“老乡?我们是红军,不是那些军阀,不伤害老百姓的,就是想请咱们帮忙引下路。”,肖士杰走到一户人家门前,轻轻地敲了敲,然后说出了来意。
肖士杰等了许久,却依旧不见老乡开门,只能无奈继续寻找。他知道,这些百姓都是常年遭受四川军阀的迫害,给吓怕了,看到穿军装的就逃命去了。
他边叹气边走着,猝不及防的便撞上了一个人。肖士杰连忙道歉,可抬起头一看,却停住了动作。
“老乡,你这......怎么成这样了?”,肖士杰有些诧异的看着对面的人,不理解他怎么会是这样一副打扮。
这个老乡个子不高但是长得挺壮,眼睛挺有神,脸上有些麻子,有着庄稼人常有的晒黑的肤色。他身上的衣服有些烂掉了,脚蹬草鞋,腰上还挂着一捆绳子和一把斧头。
这人身上脏兮兮的,还有一股子难闻的异味围绕着,肖士杰见状止不住的皱眉。他询问这人什么来头,可对方却是啥也不说,这让肖士杰心里一个咯噔:这家伙别是探子吧?!
谨慎起见,肖士杰将其带到了红军指战员的面前。这人要真是来刺探消息的,那为了中央领导的安全是一定不能放出去的,所以此人便被战士们控制了起来。
在经过了两天的观察之后,红军指战员这才确定,这个人并非是奸细,而是一位聋哑人。他本想让人送这个人回去,结果对方却坚持要跟着部队。
感觉到了对方的固执,指战员也不再坚持了。这人虽然耳不能听、口不能言,却是个善良能吃苦又勤劳的人,正是红军此时需要的人选。
在领导的同意下,这位聋哑老乡正式的留在了部队,大家不知道他叫什么,便叫他哑巴。
他被安排在了炊事班,因为聪明又能干,没过多久他就又成为了中央贴身警卫队的炊事班挑夫。
这份差事并不好干,在他刚入伍不久,红军部队便要爬雪山了。空气稀薄的环境下,单是行走便很艰难了,更别提背着20多斤的行军锅了。
爬到半山腰的时候,负责背锅的小李战士坚持不住的就要摔倒,哑巴在看到之后,立刻前去将行军锅给放到了自己的背上,自此再没有放下来过。
其实不单单是这口锅,林林总总被他甩到背上的炊具不知不觉间,竟然有100来斤重了。他用担子担着,与他身上破烂的单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哑巴之前并没有上过战场,所以在敌人袭击的时候,他不小心被炸伤了腿。若非背上的锅给他挡了一下,大概他连命都保不住了。
得知他受伤了,战士们都很关心他。看着战士们关切的眼神,哑巴感觉连寒意都驱散了不少。呆在队伍的时间长了,他也适应了部队的节奏,和战士们相处的十分融洽。
他跟随着部队一起过草地,路过一个泥潭的时候,忽然听见了一声呼救,那是之前抓过他的肖士杰。
哑巴急的团团转,其他的战士也想方设法的营救他。
可是肖士杰已经感觉到了身体在慢慢的下沉,所以不想连累战士们,便让他们先行离开。哑巴见状,非但没走,反而越发的着急了。
他想了想,立马将背上的锅给放到泥潭里,然后用绳子系在锅的两个耳朵上,让战士帮忙牵着一端,然后自己坐进去滑到肖士杰身边。
终于,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肖士杰被成功的救出来了。像这样的事情,哑巴还做过很多,不过他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还是他和毛主席的互动。
在延安时期,作为六军统帅的毛主席,总是会随时随地的思考问题。这个习惯中央机关其实是有些了解的,所以在主席思考的时候,谁也不会主动地打招呼。
然而这个让大家默默遵守的规定,哑巴却成了打破它的人。他在看到毛主席之后,便会十分热情的打招呼,用力的和毛主席握手。
一开始警卫员发现哑巴的行为时自然是阻拦的,可主席看到之后,非但不生气,反而还表示没关系,不用拦他。自此,哑巴便享有了这个特权。
对于哑巴,毛主席虽然每次都听不懂他口中在咕噜咕噜的在说着什么,但是总会对着他竖起大拇指,和他亲切的交流。那个时候,战士们十分的羡慕他。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哑巴随着中央警卫部队来到了北京。这原本是件高兴的事情,可哑巴却有些无所适从。
曾经他包揽的砍柴挑水,已经被自来水和烧煤代替了。作为走过长征路并且又经历了抗战和解放的老红军,新兵十分尊敬他,什么活都给抢了去,他一下子闲了下来。
哑巴不想这样下去,所以便老是自己出去找活干。师长刘辉山没办法,便让他管理营区的果园,他这才高兴的接受了任务。
寒来暑往,不知不觉间,哑巴已经在果园里干了16年,他不认为这是枯燥的,因为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1955年,在授衔仪式结束之后,师领导也开始研究起哑巴的军衔来。长征路漫漫,可他都一一跟着部队走了过来,说一句劳苦功高毫不为过。
最终,哑巴被授予少尉正排级干部军衔。同年的11月份,哑巴又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以及八一奖章,他的档案也是在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他虽然一生未娶,却一直被领导以及战友同事们温暖着,并不会觉得孤独。1971年的时候,周总理还曾专门指示,“一定要照顾好哑巴同志,不能亏待有功之臣!”
1983年6月14日,这位红军同志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9岁。
这位哑巴同志的事迹实在是令人敬佩感叹,而唯一令人遗憾的,便是不知他的姓名。
好在经过不断的调查,他的家乡终于被找到,就在四川省泸定县,而他的名字“熊世皮”,也终将被历史所铭记,被后人所敬仰。
结语在这位聋哑红军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革命时期的那股顽强而又坚韧的力量。他虽身体有疾,心却热烈,他的事迹将会永留青史,他的名字将会被后人传扬!
让我们向这位勇敢不屈、忠于革命的老红军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