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卷、不想拼!“提前养老”成潮流,年轻人都怎么了?

莳鱼快娱 2024-11-05 15:42:47

文:雷聲

编辑:雷聲

年轻人纷纷谈起“提前退休”,这事儿搁十年前谁能想到?

以前大家拼的是事业,追求的是升职加薪,如今不少年轻人却向往起了养老生活,甚至还形成了一门“躺平学”。网上到处都是关于“30岁存够100万去小城生活”的视频,甚至“青年养老院”都开始火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这“奋斗”作为选项,为啥对不少人来说越来越没吸引力了?

可以说,提前退休的想法反映出年轻人对当前生活压力的不满。

毕竟在高房价、高物价的重压下,“北上广”这些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一年比一年高。很多年轻人拼命工作,好不容易存点钱,还不够一套房的首付。就这么天天加班熬夜,到底值不值得?还不如省着点钱,早点退出这场“无休止的竞争”。就像一句流行的话说的,“赚得多不如退得早”。

但话说回来,能真正实现提前退休的,还是少数。你问问周围的人,谁不是心里向往“躺平”,但最终还是被现实绑住了手脚。202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97%的受访者身边存在“躺平”现象,但大部分人想躺也不敢躺,心有戚戚。对大多数人来说,“躺平”只能是个美好想象,日常开销都靠着工作收入维持,想要真退休?难。

而且,“躺平”也是分人群的。能带资躺平的,多是有点积蓄的,存款能维持基本生活,不至于为每个月的收入发愁。

反倒是收入低、看不到上升空间的群体,有些人可能干脆放弃奋斗,过起了无欲无求的日子。毕竟,继续捐下去,换来的未必是生活改善。根据招商银行的年报数据,2%的人拥有社会上80%的财富,普通人挣扎多年也难以实现经济自由,这不免让人丧失奋斗的动力。

正因如此,近年来一批主打“年轻人养老”的产业应运而生。

比如,专为年轻人设计的“青年养老院”在郑州、云南、重庆等地悄然兴起。这些“养老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院,而是一些面向年轻人的休闲和社交空间。租金相对低廉,每月千元左右,为自由职业者、遇到瓶颈的年轻人提供一个暂时躲避都市压力的小天地。

不止是青年养老院,类似的“养老”产业还包括“疗愈经济”——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寺庙打卡、心灵疗愈。

数据显示,2023年“疗愈”搜索量增长了256%。不少年轻人来到寺庙寻求内心的安宁,90后、00后成了庙里的一大景。所谓“养老”,其实更是一种心理层面的缓冲和解脱,这种“养老”产业虽不是真正的养老院,却在年轻人中受到了追捧。

归根到底,年轻人对“养老”的追求,体现出当下社会的竞争压力。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社会资源分配不均,低端产业供过于求,高端产业尚未发展成熟。这种背景下,年轻人找工作难、收入增长慢,再加上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不少人对未来感到失望,选择退出激烈的竞争。有人戏称,“养老”成了“退出比赛”的代名词。

当然,真正能提前退休过上“养老”生活的,依然只是极少数。很多网上炫耀“35岁退休”的人,其实是拿着一线城市的积蓄回小城市低成本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在短时间内可能还不错,但从长远来看,日常开支、健康保障和社交需求都是问题。年轻人并不是真正的老年人,离开了竞争压力之后,生活中的多样化需求迟早会浮现。这些“退休”方式,往往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远没有商家宣传的那么轻松惬意。

说到底,年轻人向往的“养老”,更多是对当下生活压力的无奈回应。

一线城市里,大家白天在公司拼命干活,晚上回家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房子、车子、孩子,样样都是负担。于是,有人提出“反向购房”,卖掉大城市的房子,去小地方安家养老。小城物价低、生活慢,日子过得轻松一点,但也失去了大城市的机会和资源。这条“退休”之路,看似简单,却并不适合所有人。

如今,“青年养老”已经成了年轻人热议的话题,但当中多少是真心想养老,多少是对生活的调侃?或许这个问题只有时间能回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