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计划”的内容想必不用多做赘述,从1947年7月开始,美国豪掷巨资援助战后亟待重建的欧洲,各项资金、技术、物资和设备等价值总计达到131.5亿美元,若以黄金价格作参考,这笔钱的购买力如今大概在1800亿美元~2000亿美元之间,占美国当年GDP总量的6%左右。另外,对于这批物资的用法,美国基本就是白送,其中仅有10%的部分为租赁。
虽然名义上是帮助欧洲的难兄难弟们搞重建,但众所周知,利益至上的美国人绝对不会这么善良。表面上看,美国利用资本和技术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了欧洲,同时也是吃准了西欧各国对快速膨胀的苏联阵营的畏惧,简而言之,马歇尔计划的本质差不多就是“花钱买小弟”,在输出自己意识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敌对势力的封锁,这样的操作在历史上并不罕见,而历史也证明了其效果是相当可观的。然而事实上,相比于这些浅显的东西,马歇尔计划是一场杀人诛心的阳谋。
“马歇尔计划”的官方称号为“欧洲复兴计划”,由时任美国国务卿的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于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上正式提出。正如我们刚刚所说,该计划表面上是在帮忙,但马歇尔本人曾在计划制定时指出:“贫穷为苏维埃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沃土。”这一观点可不仅仅是对未来局势的担忧,而是眼下实打实的大麻烦:彼时,整个东欧都变了天,连法国、意大利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险些被“染红”。从一些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面对战后的颓势,许多西方国家领袖们一度认真考虑借助苏联模式渡过难关。站在美国的角度来看,马歇尔计划来得准时而强力,纵使付出了百亿美元代价,这笔钱也一点都不亏。
在广为人知的大背景之下还藏着一段有趣的小插曲:马歇尔在哈佛园纪念教堂的解体上发表讲话时,很阔气地宣称“美国已为帮助欧洲各国复兴做好了准备”,甚至还专门提了一句苏联,以相对积极的态度邀请苏联也加入。美国人恐怕一早就吃准了苏联人的脾气,认为对方大概率不会拉下面子伸手讨钱。苏联的确很沉得住气,倒是自家小弟英国险些捅个大篓子。
原来,英国人的“圣母心”突然发作了,提出苏联是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最大、受损最严重的国家,如今家家都分了一杯羹,苏联却啥也捞不着,这怕是说不过去吧?笔者认为,英国人提着一嘴可不单单是出于“善良”,而是将其“搅屎棍”的特点再次发挥:美苏之间折腾得越热闹,英国这个“世界老三”就收益越大。显然,美国人一早就想好了应对措施,当即向苏联表示:只要苏联承诺进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给人民以充分的民主自由,甚至还得放弃一部分经济主权,那么该给的钱美国一分都不会少。正如美国所料,苏联果断地拒绝了对方的“好意”。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这事儿跟天上掉馅饼差不多,尤其是对欧洲那些小国穷国而言,这些物资可都是实打实的。大把钞票和物资就明晃晃地摆在眼前,这让苏联如何是好?倘若厚着脸皮接下来,面子折损暂且不提,就怕麾下一众小弟吃人嘴短,莫斯科的向心力就会被削弱,美国甚至可以以“经济一体化”的幌子通过金融和货币击垮苏联——在这方面的经验上,后者在美国面前还显得十分稚嫩。倘若铁了心拒绝,苏联尚且能够承受损失,而小弟们就不一定了;眼看煮熟的鸭子飞走,这事儿搁谁心里都不会好受,甚至还可能产生愤恨情绪,到头来,莫斯科的向心力还是会削弱。
苏联眉头一皱,突然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眼看马歇尔计划是在送钱,实际上就是出阳谋嘛!事实上,在文件上签字的巴黎会议召开时,苏联就强行阻断了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派代表团参加的计划,不过,苏联高层也想好了应对手段:我们自己也搞一个类似的组织,在经济上互利互惠,发展上合作共赢,这不就行了?美国有马歇尔,苏联有莫洛托夫,在苏联外长的倡议下,1947年7月,苏联与一众东欧国家签订贸易协定,大伙儿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史称“莫洛托夫计划”。作为“安慰奖”,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成了第一批会员国。
在经互会建立初期,各国的确是打足鸡血寻求发展,态度相当乐观积极。眼看错过马歇尔计划的遗憾被抹平,美国的阳谋得以顺利化解,殊不知此举才是令苏联真正掉入了美国人精心挖好的陷阱中。
冷战中,两大阵营的合作模式是不同的。虽然西方阵营中美国是名义上的“老大哥”,但英国、法国等各个不是省油的灯,况且这些国家在地缘上并不亲近美国,政治上也保持着极强的自主性;这些国家更多的是借助美国的强大实力抵御苏联势力的渗透和威胁,在特殊背景下形成了一个联系相对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还有一点十分重要:相比于苏联,美国对这些国家的主权压迫小得多,正所谓“平等是合作的基础”,这也是西方国家能够抱团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联阵营这边就不一样了:从列宁时代开始,苏联就始终贯彻着“强势输出革命、建立苏维埃世界共和国”的战略,简单而言就是一呼百应,啥都是老大哥说得算。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国家的主权难免会受到压迫,越小的国家话语权就越低。因此,莫洛托夫计划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从经互会的原则来看,各国应当慷慨地拿出自己的长处去帮助他国,从他国那儿汲取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补齐短板的同时实现共同发展。结果在落实的过程中,所谓的“合作”直接变成了老大哥单方面的吸血,而其他国家非但没能获得多少发展,甚至还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发展战略,走莫斯科安排的发展道路。例如罗马尼亚,本身想要实现工业化,提升百姓生活水平,结果苏联给的指标是老老实实发展成“特色农业国”,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苏联的亚洲部分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而其他国家的发展大多十分有限。更讽刺的是,苏联在吃着红利的同时,还不忘昔日的战败国补全战争赔款。
远的不说,到了20世纪60年代那会儿,红色阵营内部就已经乱得令人发指了。有的国家向兄弟国请求援助,后者居然要对方先付钱。到了这份儿上,所谓“合作”早已名存实亡。慑于老大哥的强大,那些地缘上跟苏联接近的东欧国家根本不敢有怨言,委屈憋在肚子里,早晚会成为愤怒。有观点认为,1956年爆发的“布拉格之春”是社会主义大家庭出现裂痕的标志,苏联从这会儿开始就埋下了日后瓦解的伏笔。但若从源头看起,从9年前“马歇尔计划”开始的那会儿,苏联恐怕就早已注定了这样的结局。“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这才是瓦解苏联政权根基的致命打击。
很显然,美国在同苏联的竞争中准确把握住了对手的脾气,深知对方强势而爱面子,在马歇尔计划形成到落实的每一步,对方的动与静全被美国人猜中。祭出这样的阳谋,苏联倘若不接招,光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内部矛盾就足够折腾一阵了;而苏联接了招,阳谋背后还蛰伏着无数阴谋,等待着将苏联一步步套牢。
1956年是波兰匈牙利事件,1968年才是布拉格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