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

文史镜 2021-01-07 14:04:18

韩非子(别名:韩子、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韩桓惠王之子,荀子门生,李斯同学,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韩非深爱韩国,但不被韩王爱重。入秦后陈书秦王攻赵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因弹劾上卿姚贾而致其报复入狱,后李斯入狱毒之。韩非著有《韩非子》,他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韩非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他面对战国末年新旧势力剧烈斗争和诸侯分割的局面,总结了天子弱小而诸侯强大的历史训诲,主张建立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在他的著作中,出现像“新圣”“严天子”“王资”“帝王之资”“兼天下”之类的词句就反应了他的这种愿望;而他在《扬权》篇中更明确地指出这种统一的君主集权要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以统一代替分裂,以集权代替割据。

为了使君主的神圣权力不受侵犯,韩非主张尊君卑臣,并提出要“强公室,杜私门”(《内储说下》),主张对那些私门势力和好比恶虎一样的权臣,要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主道》),予以坚决铲除和镇压,韩非的这一主张虽然在当时对于打击那些“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孤愤》)的擅权重臣有进步作用,但他把君权绝对化并认为君臣利害必然相反,也加深了君臣的矛盾。

韩非否决天命思惟,主张天道天然。他以为“道”是万物产生成长的本源,“道”天赋地而存在。有了“道”才有了万物,“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宇内之物,恃之以成。”(《解老》)韩非同时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理”这个哲学观点,并阐述了它与“道”的干系。他以为,“道者万物之所成也,理者成物之文也。”(《解老》)“理”在韩非看来,就是事物的特别纪律,人们处事应当尊敬客观纪律。

韩非的熟悉论担当了先秦哲学中的唯心主义的思惟传统。他提出的否决“前识”和“因参验而审言辞”的概念,在中国哲学史上据有主要的一页。韩非否决“前识”的概念。所谓“前识”,就是先验论。韩非主张“虚以静后”,经由过程调查事物获得熟悉而非妄加测度。韩非提出了“循名实而定长短,因参验而审言辞”(《奸劫弑君》)的闻名论题。“参”就是比力研讨,“验”就是用步履来查验,就是理论。韩非以为,不颠末理论(参验)而硬说是若何若何,是蒙昧的表示;不克不及肯定的工具而照着去做,是掩耳盗铃。因而他主张“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虎将必发于卒伍”。。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