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不被大风吹倒》|低谷期坚持做这4件事,人生会豁然开朗

素履读书情感 2024-11-30 15:20:47

最近读了莫言老师的新书《不被大风吹倒》。

在这本书里,他讲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也谈谈他的作家朋友余华、史铁生、阿城等,谈论对他文学之路上有影响力的诺奖作家,还总结了一些写小说的方法。

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的真诚、淳朴,还有深深的社会责任感。

有个读者评论道:他是真的希望我们好!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有这种感受。

一个自己膛过泥泞的人,自己经历过低谷的人,会对更多同样艰难行进的人带有悲悯和理解。

木心先生曾感慨,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诚然,人生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充满很多未知的场域,人人在摸索着前进。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生命找到一些“支点”,来支撑我们稳稳地站住脚跟,不被大风刮倒。

能让人一个越来越好的因素,从来都不是外界决定的,而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心境、态度、认知及应对行为。

四点体悟,与君共勉~

01 困境面前,稳住自己

在莫言老师的童年时光里,拥有两个老师,一是《新华字典》,一个是他的爷爷。

莫言童年就辍学了,同龄的孩子还在学习、玩耍时,他却在独自放牛、割草。

当时,农村的孩子很少有书看,谁家有本书也视若珍宝,不会外借。

在童年孤独穷困的时光里,他有幸得到的第一本书,是《新华字典》,这本字典,让他即便离开学校,也多认了许多字,成为他文学的启蒙之书。

恰如毛姆说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人生的艰难时刻,如果手边有本书,就如同有了一位忠实的朋友,陪伴你,激励你,引导你。

一直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从一个字被造出来,到被反复使用,文字的意义从未走远,文字和书本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一个人的灵魂,让人可以沉静下来,拥有坦然、平和的心境。

小时候,莫言老师经常跟着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

有一次返程,遇见了雷雨前的大风,风越来越大,将莫言刮倒在地,将车上的草刮到了天上。爷爷却一直与大风对抗着,他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双腿颤抖,褂子被风撕破,车子未能前进,也没有后退半步。大风过去后,他还保持着这个姿势,如同一尊雕像。

爷爷与大风对峙的模样,从此就刻进莫言的心里。

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尽管风把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而车子还在,爷爷对抗大风的那股韧劲还在。

生活里,时有不确定性,不知道大风什么时候、突然从哪个方向吹来。

生命里迎来的风浪,纵然会拨乱人生,也终究会有止息的时候。你强了,它就弱了。

生命贵在不自弃。

困境面前,稳住自己,不丢失内在的信仰和原则,风平浪静后,则会迎来一个更加坚定、从容的自己。

02 低谷时候,相信自己

莫言老师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很多质疑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向他席卷而来。

而他,正如童年时期,在大风中拼命站稳脚跟的爷爷一样,努力稳住自己,没有被“大风”刮倒。

我有幸在几年前北漂的时候,听过一次莫言老师的讲座,当时是莫言对话张大千,莫言老师作为嘉宾,去参加张大千老师的新书发布会。

当他开口讲话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安静地听着。他本人真的很朴实,也很低调,他说名义上为讲座,其实就是跟大家聊聊天。于是他就那样娓娓道来,他尽量把表现的机会给到对方,自己大多只是倾听、回应,偶尔还幽默地开几句玩笑。

他已经不再是年少时那个话很多的人,他把自己想说的,后来都写进了书里。

在被人质疑的时刻,他用沉默无声地回应了那些声音,沉淀下来,继续走自己的路。后来,质疑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少。

在这世间,恶意伤不到一个人,不是因为恶意不够深,而是因为这个人,有着稳定且丰富的内核。

莫言老师在《不被大风吹倒》一书里说,“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我还是一个学徒,用写作这种方式,我可以再造自己的少年时光。用写作,我可以挽住岁月的车轮。写作,是我与时间抗衡的手段。”

“写作着的人,身体可以衰老,但精神可以永远年轻。”

一个内心谦卑、正直的人,尽管面对风暴,仍保持向上的姿态,不断用正念塑造自己,那么越往上走,听到的闲言碎语也就越少。

因为越往上走,会接触到更加优秀的人,而那些骨子里不屑于用恶意塑造自己的人,往往也有大格局,他们的格局,很多时候,正是被委屈撑大的。

谁的一生,不曾有过几次起起落落,低谷委实是道坎,但是不是深渊,全凭自己去衡量、应对。

03 弱点面前,改变自己

我们面对着镜子,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五官,却看不清自己的内心。

到了一定年纪,就突然意识到,人生之所以如此,不是本该如此,是自己选择如此。

于是逐渐开始了解并认识内在的自我——我在想什么、我为何有这些念头,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想过怎样的生活,我想用什么去塑造自己……

看见自己的表面容易,看见内心却难。尤其是面对自己的弱点时,人或许不似自己想象中那么客观、坚定、勇敢。

正因如此,弱点才可以轻易地控制我们。

莫言说:“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的弱点以后,才可能痛下决心,才可能取得进步。“

善于内省的人,会苛责自己比别人更多。但也因此,更加知道自己的弱点是什么。

比如,做一件事,顺顺当当固然最好,若有什么差错,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不必把错误,当成一种否定,一种惩罚。

有些时候,没有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有进步。就像写作,一次性的完美是很少的,可每一次润色、修改,都会带来新的视角、新的感受。

重要的是,不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不把弱点看得无可救药,不停留在自我质疑中,不过多批评自己,将更多注意力,停留在如何改变和优化方面。

尽量不回避弱点和问题,直面它们,也是一种勇敢,一种洒脱。

我们正是在不断改变和完善自我过程中,不知不觉充实了时光,充盈了生命。

04 独行路上,成为自己

我们是生活的记录者,也是生活的创造者。

每天的生活怎么过,也在于自己如何去规划。

生活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大的“剧本”,而我们,各自赋予其剧情,并且亲自演绎。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各个官能的作用。

有些时候,我们或许在一个大的环境里,拥有同行的伙伴,一起做一些事情。

但更多时候,我们独自存在着。比如,需要面对自己真实内心的时候,需要一个人去应对个人生活难题的时候。

这样的时刻,每个人都有过。

莫言老师在很小的时候,独自放牛,干农活,其他的同龄伙伴在学校里上课、玩耍,他小小年纪,已经融入了真正的生活,并不厚实的肩膀上,已经能扛住事儿了。

不需要做什么的时候,牛吃草,他就看着天上的云,听着树丛里的鸟鸣,跟牛说话,跟白云说话,跟自己说话,大自然带给他许多美好的感受。

那样一天天长大,是孤独的,却也是一段独特的生命体验。他逐渐理解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善良。

他经常自言自语,成了习惯,家人甚至以为他生病了。但其实,他在和自己对话,在思考,也在酝酿着一些文学的灵感。

可是不由自主地说话,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困扰,家人多次提醒,莫言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改不了喜欢说话的毛病。

祸从口出,因为喜欢说话,说得话不好听,或者不合时宜,也得罪过不少人。他的母亲那时候的提醒,何尝不是一种长远的保护呢。

后来,莫言老师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他为自己起了一个笔名“莫言”,也是提醒自己,言多必失,学会止语。

其实,那些忍不住想表达的时刻,恰恰是生命内在涌动着丰富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它们迫切地需要一个出口,要么说,要么写,那是生命表达自己的方式。

他就那样顺着内在力量的感召,说着说着,时机成熟,于是闭上了嘴,拿起了笔。

很多从前看似寻常的生命经历,在不知不觉塑造着一个人,而当时只道是寻常。

【写在最后】

我们经常会提到“能量”这个词,希望自己的生命充满力量。

就我个人而言,现在对“高能量”的理解,并非每天都需要积极向上;心境平和,就是大补。

对微小的美好与欢喜保持敏感,对挫折适当保持钝感,然后有觉知地去改善,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

一个人活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人生照样不会风平浪静。

当你无所畏惧向前走的时候,脚下的路,反而平坦了许多。

困境面前,稳住自己;

低谷时候,相信自己;

弱点面前,改变自己;

独行路上,成为自己。

正如莫言老师说的,卷也好,躺也好,不被大风吹倒就好。

文/素履

(图片源自网络)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