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2024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中,我国年仅17岁的羽毛球运动员张志杰突然昏厥,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噩耗传来,令人惋惜的同时,关于“猝死”的话题引发大家热议。近年来,关于心源性猝死的新闻时常占据热搜,究竟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发生心源性猝死前,有没有先兆呢?心源性猝死能避免吗?
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无论你有没有心脏病史,都可能发生。它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生意识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约为54.4万,每天将近有1490名患者死于心源性猝死,也就是每分钟有1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典型症状为突发意识丧失,可伴有局部或全身抽搐、皮肤苍白发绀、大小便失禁,并迅速发生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有迹可循”的心源性猝死
有研究显示,大约一半的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脏骤停前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内会出现一些症状,通过这些“征兆”来预测和预防心脏骤停。研究发现心脏骤停患者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出汗和癫痫样活动。而症状发生频率和模式男性和女性各有不同。在男性中,胸痛、呼吸困难和出汗与心脏骤停显著相关,而在女性中,只有呼吸困难与心脏骤停更为相关。
出现以下感觉时,你就要注意了:
√ 胸痛:胸部或其他相关部位(如喉咙、颈部、背部、左肩及左上肢、上腹部等)疼痛或不适感。
√ 呼吸困难:有“上气不接下气”的痛苦感觉,严重时可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及端坐呼吸等。
√ 心悸:感到胸部受到撞击,心跳不规律(突然加速或停顿等)。
√ 晕厥:由于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短暂性意识丧失的一种状态。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便能自行恢复,如果长时间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
√ 出汗:突然身体部位例如颈、后背、头皮、手等大量出汗尤,男性尤为需要注意。
抓住急救“黄金4分钟”
救人也是救己
心脏骤停不等于死亡,千万别错过最初4-6分钟的急救“黄金时间”,患者如在急救人员到达前几分钟能得到心肺复苏急救,那存活率将大大提高。
急救4部曲要谨记:
第1步:拨打“120”紧急呼救。
第2步:让患者头部后仰,下颌上抬,头部偏向一侧,使呕吐物尽量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有假牙,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时造成危险。
第3步:学习做心肺复苏,做有效的心脏按压。
第4步:学习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若患者出现室颤,尽早实施电除颤。
小结
以往,我们认为猝死常发生在中老年群体中,由于生活方式变化和压力增大,近些年年轻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比例有所增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平稳乐观的情绪以及学习急救知识和手法,对于心源性猝死,日常预防最重要。
来源:Doctor Y 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