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名将,与太史慈同乡,能力不输邓艾,多活2年可参加灭蜀之战

黑白说历史 2024-11-03 20:40:29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比起蜀汉和东吴,曹魏在人才方面几乎不存在断档的情况。

今天,要讲的这位曹魏名将,是典型的实力大于名气。

他与太史慈是老乡,能力不输邓艾,更是被魏国各方势力所倚重。

他是谁呢?有着怎样的实力?结局又是如何?

文治起家

他是东莱人,与太史慈一样,都是出生于如今山东省。

他年少丧父,被叔父养育,从小就很孝顺。

十七岁那年,他曾担任东莱郡的府吏,却由于对工作内容不感冒最终辞职。

之后有段时间,王凌、王朗都看重其能力而争相征召他,后来,司马懿也来插上一脚。

曹叡后期,搞了很多劳民伤财的操作,他就上疏劝谏,提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

他的一番苦口婆心却没能让曹叡回心转意。

晓畅军事

曹爽专政的时候,他被委以重任,抵御东吴。

有一回,孙权扬言要进攻扬州,时任扬州刺史的诸葛诞找他探讨。

他认为,孙权之前仗着精兵良将,多次进犯合肥、襄阳,均无功而返。

如今,东吴名将老的老、死的死,孙权自己也年迈,内部缺乏贤明之人,各种矛盾濒临爆发。

他只不过是以攻为守,转移一下国内矛盾罢了,不会出兵的。

后来果如他所料,孙权并未出征。

由于他算是曹爽的人,因此在高平陵之变中,他也受到牵连被免官。

他,就是王基,一位文武兼备的名将。

对吴攻略

在司马氏掌权后,王基依然得到重用。

在跟随王昶南征东吴的时候,王基独领一军,以佯攻分兵的方式,大败吴军,生擒吴将谭正,虏获不计其数的粮草,收降几千人口。

战后,王基制定执行了一系列利民利军的措施。

由于初战告捷,朝廷打算进一步征吴。

王基指出,我们要打就打必胜的仗,否则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如今我们尚未做好充足准备,只有当我们拥有精锐的装备和丰厚的物资时,才能给敌人以威慑,瓦解他们的意志与信心。

之后,联合东吴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山越等,再切断蜀、吴的交通连接,这样的东吴,就是指日可抓的瓮中之鳖了!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时候贸然大举伐吴并非好时机。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王基最为高光的表现就是在平定淮南三叛的第二和第三叛。

二叛毌丘俭和文钦起兵时,王基作为先锋队。

起初,很多人认为对手勇猛善战,司马师就让王基暂缓进军。

王基力排众议:

敌军本可长驱直入,如今却停滞不前,说明他们军心不稳、有所动摇。

我们应该趁这个空隙,抓紧进军。如果被敌军劫掠百姓,抓拿家属,我们会丧失民心与威望。

同时,如果东吴也出兵相助,那么淮南地区失守的就会更多了,往后不堪设想。

我们眼下应该迅速抢占拥有大粮仓的南顿作为据点,坚守御敌,营造声势,这才是瓦解敌人的首选!

王基为此反复请示进军,朝廷只好让他再往前推进至濦水。

之后,王基再次指出:

兵贵神速,应该继续进军,直抵南顿一举拿下。

否则,等到粮仓被敌军攻占,敌人得到充足的供给,我们反而要从往后拉长战线运粮,则悔之晚矣。

司马师却固执地想等到所有军队集结完后再继续前进。

这次,王基没再惯着他,直接撂下狠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紧接着,他下达进军南顿城的命令。

最后,王基大军顺利驻守南顿,占得先机。

毌丘俭和文钦原本争夺南顿的计划破灭,分兵去攻打邓艾,王基趁机出击,合力击退了毌丘俭的军队,成功平定叛乱。

没多久,诸葛诞也反叛了。

王基在本次战役中再次上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的操作,凭借集中兵力、据城死守、伺机出击的战术,成功击溃诸葛诞的淮南军。

在魏军攻占寿春后,司马昭不仅没有责怪王基违抗诏命,还写信赞扬他的深谋远算,敢于坚持己见并最终完成任务。

国之良臣

当司马昭想要趁势深入战区,进一步倾覆东吴局势的时候,王基站出来制止:

他举了诸葛恪新城之战和姜维的狄道之战作为反面教材,认为不宜继续深入,否则容易因为对方防备森严和己方久战思家等因素导致失败。

最后,他又拿出曹操官渡之战没有穷追,以防失败作为正面例子,成功说服司马昭罢兵。

在平定淮南后,朝廷论功行赏,王基却上书辞让,把自己的功劳都归于部下。

于是,他有七个下属均被封侯。

后来,王基被调任征南将军,负责荆州一切军务。

在此期间,他还识破了东吴邓由的伪降计划,成功避免了类似曹休石亭之战的重蹈覆辙。

王基终年72岁,在当时也算高寿了。死后被追赠为司空,谥号景侯。

261年王基去世,263年司马氏发起灭蜀之战,如果王基在世,大概率也是会随军出征。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在你看来,王基实力能否比肩邓艾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

0 阅读: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