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随着解放战争进入到关键转折点,党中央做出重要决断,派遣刘伯承、邓小平统帅的刘邓大军千里出击,一举挺进大别山,成为发起全国反攻的一把利剑。
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奔波和艰苦鏖战,刘邓大军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付的重任。
1948年2月,按照党中央总体部署,刘邓大军主力开始撤出大别山区,可是在清点军队人数时却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原本12余万人的主力部队竟只剩下了五万余人。
我们不禁发出疑问,其余的7万人都去哪了?在挺进大别山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战事?
刘邓大军人们口中的刘邓大军其实就是由刘伯承师长和邓小平政委领导的129师部队,而他们之所以会拥有一个如此铿锵有力的名字,那主要是来源于人民群众对这支铁血军队的赞誉,而所有的这一切都要从“黎城整军”开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开始以后,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在这个过程中,我军不仅取得了许多重要胜利,建立起众多抗日根据地,而且兵员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这其中就包含了129师。
在成立之初,129师总兵力尚不足万人,此后部队通过增募新兵、改编地方抗日武装、收编改造伪军、民军、土匪等杂牌武装的三种方式,将队伍成功扩充至5万余人。
然而,随着部队人数的增长,有关士兵管理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兵思想政治水平普遍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地方部队存在军阀主义、游击习气等不良倾向,有待进一步强化;三是杂牌武装纪律涣散,有待进一步整改。
事实上,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129师部队里,在许多部队里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为了有效提升我军整体战斗力,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在全军范围内加强对部队的普遍整训。
1939年2月,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出训令,决定各部队从1939年初至1940年底开展整训工作,除积极利用战斗间隙的整训外,还要求全军分期分批进行集中整训,由此,一场旨在锻造“铁的党军”的整军运动正式拉开序幕。
当刘邓统领的129师接到总部整训指令时,他们刚刚结束了香城固战斗,为了更好地落实贯彻中央指示,129师主力决定“班师回朝”,重返黎城,一方面立即着手进行整军运动,一方面时刻准备反扫荡斗争。
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刘伯承和邓小平于3月18日,在乔家庄村的关帝庙主持召开了全师干部会议,就全师整军的内容、方式、要求及任务作了报告和具体部署。
经过认真商讨,此次整军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开展政治教育,加强全师官兵思想政治工作,发扬优秀传统、克服恶习陋习;第二步,加强党的领导,强调“党指挥枪”,提升军队凝聚力;最后一步:加强军事整训,即加强游击战的战术和射击、投弹、刺杀等技术训练,提高整体战术水平。
就这样,通过为期数月的整训,在刘伯承和邓小平的有效指挥下,129师全师上下有了脱胎换骨般的改变,曾经有些混乱涣散的局面彻底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支思想过硬且训练有素的铁军。
而在此后的一系列战斗中,重装出发的129师继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发展成为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威武之师,当地老百姓们都对这支部队充满了信赖之情,亲切地称呼它为“刘邓大军”。
千里跃进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全面内战,解放战争由此正式揭开序幕。
在内战伊始,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刘邓大军大放异彩,他们通过灵活机动的运动战,先后取得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金鱼、豫皖边、豫北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在成功挫败国民党军锐气的同时,也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
正是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之下,英勇无畏的解放军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让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1947年7月,人民军队累计歼敌112万人,人民解放战争也由此迎来了伟大的转折点。
针对此种形势,中共中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专门召开了扩大会议,并在会议上做出了最新战略部署,那便是由此前的战略防御逐渐转变为战略进攻,党中央决定派出三支野战军主力出击外线,采取中央突破战术,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最终实现在外线歼灭国民党军的重大决策。
那么,究竟哪一支部队是插向国民党统治区心脏的第一把尖刀呢?
经党中央一致讨论,最终将这一艰巨任务交到了刘邓大军的手上,正式确定和提出了刘邓大军“直出大别山”,“建立根据地”的决策和目标。
为了保障这次行动的顺利进行,中央军委根据毛主席的构想和决策,重新调整了军事部署:将陈赓、谢富集团交归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主要任务是挺进豫西,策应西北野战军击破胡宗南集团,同时协助刘邓大军经略中原;命令陈毅、粟裕大军挺进豫皖苏地区,配合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
面对党中央的重任委托,刘伯承和邓小平自接到命令起便立即开始着手准备,号令全军,不惜一切代价,出击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
想要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面临的第一道考验便是天险——黄河,面对国民党重兵防守的黄河防线,想要抢渡黄河实属不易。
远远凝望着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水,刘伯承与邓小平暗下决心道:不能硬抢,那便巧渡,他们当即决定采取偷渡与强渡相结合的办法,正所谓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两军对决之时,出其不意方是上策。
于是乎,刘邓大军兵分三路:一路人马伪装成主力,在豫北发起攻势;一路人马向开封以南地区实施佯动,以转移敌人视线;剩余主力部队累计12万余人,在夜色的掩映下,悄悄乘船渡过黄河。
待到驻守黄河岸边的敌人发现我们的行踪时,我军主力部队早已悉数完成过河任务,并迅速组织起进攻,最终赢得了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首战胜利。
成功跨过黄河之后,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的气势继续前进,他们先后过沙河,战汝河,渡淮河,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胜利抵达大别山区。
魂葬异乡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以后,一路追击而来的国民党军仍旧没有放弃,他们联合原驻守大别山的国民党部队一起行动,企图趁刘邓大军刚刚进山尚未站稳脚跟之际,将他们围而歼之。
为了完成党中央交代的任务,也为了尽快在大别山创建根据地,刘伯承和邓小平根据双方的态势,果断做出了“北线牵制、南线展开”的战略部署。
在经过了与敌军三次试探性的战斗之后,刘邓大军逐渐适应了从平原到山地这一作战环境的变化,而在与敌人的周旋斗争中,军队的战斗技能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为接下来的大规模作战奠定了基础。
10月7日,国民党军队向张家店地区进犯,刘邓大军事先做好充足准备,一举歼灭敌八十八师师部及六十二旅全部,取得了我军挺进大别山以来的首场大胜。
此等局面令正坐镇庐山的国民党统帅蒋介石顿感不妙,他误以为刘邓大军要渡江南进,急令整编四十师等国民党精锐部队向广济疾进,企图将解放军歼灭于江边。
面对如此强悍的敌军,刘伯承、邓小平沉稳应对,敏锐地抓住整编四十师轻敌冒进的有利战机,决定在地势险要的高山铺一带设下埋伏,诱敌深入,最终全歼敌军。
当高山铺大捷的消息传到陕北时,毛主席高兴地说道:“这一仗的意义不仅在于消灭了多少敌军,而是在于它意味着我军已经能够在大别山进行大兵团作战,这说明我们的刘邓大军已经在那里站住了脚!”
然而,对于刘邓大军来说,成功歼灭敌人只是进驻大别山的第一步,他们接下来要做的是尽快在大别山建立起根据地,继而开展土地革命,充分发动群众,只有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才能算作真正站稳脚跟。
为了实现这一步,刘伯承、邓小平在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策略,他们一方面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两面政权,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结成反蒋统一战线;而另一方面则严格执行铁的纪律,将经验与实践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根据地建设模式。
最终,刘邓大军在大别山成功创建起根据地,为中共开辟敌占区的根据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至此,刘邓大军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交与的重任,实现了从无到有的伟大创新,然而这一光辉业绩的背后是无数解放军战士的前仆后继,是129师全军所做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
从最初的挺进大别山到最终成功创建革命根据地,刘邓大军从上到下都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到1948年2月末,刘邓大军主力撤出大别山区时,原本12余万人的主力部队只剩下了五万余人。
在过往的无数次残酷的战斗与突围中,刘邓大军中的七万英灵壮烈牺牲,永远地魂葬异乡,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得之不易的胜利,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精神必将永世流传。
作为历史的转折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壮举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他们以局部利益的巨大牺牲为换取全国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
参考资料:
黄河新闻网:《你知道吗?刘邓大军这个名儿是在黎城起的》
中共党史网:《经略中原尖刀 全国反攻利剑——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70周年回望》
澎湃新闻:《【红色故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七万军魂葬身异乡,12万大军仅剩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