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个关于成语“一叶障目”的小人书连环画故事,周南编文,贺友直绘画。
成语“一叶障目”最早出自于先秦《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通“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意思是指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比喻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01)从前楚国地方有个书生,家境十分贫困。他和他的妻子,成年过着穷苦的生活。
(02)一次书生偶然从书上读到:“如果得到螳螂捕蝉时用来遮身的那片树叶,就可以把自己的形体隐蔽起来,不让别人看见。”
(03)于是书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当他发现有一只螳螂正悄悄地躲在一片叶子的后面,等候着机会去捕捉知了的时候,便连忙把那片叶子摘了下来。
(04)不料叶子落到树下之后,跟地上原有的落叶混在一起,再也辨认不出来。他便扫了几斗落叶,搬到家里。
(05)书生拿起一片又一片的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一一以叶自障”),一遍又一遍地问他的妻子道:“你看得见我吗?”起初他的妻子总是答道:“看得见。”
(06)这样一天问下来,他的妻子被纠缠得厌烦极了,最后便随口哄骗了他一声:“看不见。”
(07)书生听了大喜,立刻带着这片叶子奔到街上去,当面偷取人家的东西。
(08)他当场被人抓住,用绳子捆绑起来,送到县里去。
(09)县官接受失主的控诉,对书生进行审问。书生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10)县官听了大笑,立时释放书生回家,也不曾给他任何惩罚。
这便是成语“一叶障目”的故事,故事里楚国的这个书生天真地认为只要一片叶子,就可以隐藏身体,做什么事情别人都看不见,然而他不明白一片叶子遮住的只有他自己的眼睛而已。
盲目地相信别人,自己不去思考,可能就是愚蠢的行为,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被事物表面所迷惑,要具备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