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王”王肃满:汶川地震中为救人叫总理让路,如今退休回归社会

粤城时刻 2025-01-18 08:42:52

2008年5月12日,牵动全国的汶川地震令几千万人受到灾害影响,这场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它夺取了数万同胞的性命,也摧毁了无数人生活的家园。

在《多批记者奔赴大地震现场 专业视角关注灾害及产业受创》一文中记载,汶川8.0特大级地震,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截至2008年9月25日,汶川大地震攻击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

面对这样的天灾,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顶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展开抗震施救活动。

《忽焉16年 精神常驻心间 情怀从未远去》一文中记载了彼时灾区民众对于汶川大地震的回忆。

文中这样写道:“‘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正抱着小女儿在街上逛街。’王群回忆说,‘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正在幼儿园的大女儿。但当我走到映秀幼儿园的时候,那里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不幸中的万幸,在不懈的努力中,王群最终在幼儿园的废墟中找到了她受伤的大女儿。

但是,也有许多群众在地震中或丧生、或失踪,如此惨剧在彼时不断上演。让彼时的汶川等地深陷令人悲恸的困境之中。

但为了挽救更多同胞的生命,仍旧有不计其数的人站了出来,他们既有训练有素的专业施救人员、也有自发无私奉献的个人。

据记载,在汶川大地震时,时年9岁的林浩正在上课,地震便突然爆发,他艰难地从废墟中挣扎出来后,又成功将两名同学救了出来,后来还因此被中央文明办等部门授予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荣誉称号。

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抢险救灾必然被排在了第一位,许多战士们为了挽救掩埋在废墟下的生命,一心只有将伤员转移,王肃满就是其中一员。他义无反顾地投入救援中,留下令人感动的身影。

在彼时的报道中,还将王肃满称为“最牛士兵”,一来是因为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他曾让温家宝总理为他“让路”。

当然,在采访中王肃满对这件事回应,总理是为担架上亟待就职的小女孩宋馨懿让路,让她能尽快接受安置,自己只是在前方扛起担架开路,没必要将“总理让路”这件事和自己挂上联系。

王肃满在抗震救灾中留下许多令人感动的身影,但却并没有获得什么所谓“实际的利益”,他将那些功勋拱手相让,自己则只关心被救出的那个小姑娘之后的情况有没有好转。

而被救出来的小女孩宋馨懿也在医护人员的照料下逐渐好转,2009年,王肃满还参加了她的4岁生日。

据记录,那时候的王肃满37岁,见到这个他从危难中救下的小姑娘灿烂的笑容,自己也不禁热泪盈眶。还有他的战友说,他那时做梦都是笑着的。

虽然王肃满看起来是一个粗犷的铁汉,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是柔软的、温暖的,在宋馨懿小姑娘的生日上,王肃满的笑脸同样令人为之动容,或许这就是铁汉柔情。

除此之外,中国广播网还报道了王肃满在更早之前,还有另一个响亮的称号,“炮王”。

这个称号正是来自一次坦克分队战斗射击比武,比武还没有开始,坦克炮竟然出现了问题,就在问题迫在眉睫之际,王肃满站了出来,他凭借自己过硬的能力,很快就将坦克炮修复一新,并在比武中大显风采。

其中一位首长称赞他为“坦克炮之王”,久而久之,“炮王”这个名声也就为人熟知了。

王肃满无论是在抗震救灾中、还是在射击比武中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他却对功名并并不在放在欣上。

他将坦克的修理技术掌握得炉火纯青,又在其他多个领域不断攀登,最后却退居二线,为新人们传授有关经验,让他们大展身手。

即便自己没有获得奖牌,他依旧倍感光荣,因为这块奖牌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力。

而在抗震中,他也依旧发挥这种精神,将上级领导为他准备的三等功婉拒了,因为他认为自己年纪大了,还有许多青年才俊更值得获得这个荣誉。

他自己并未因此而感到遗憾,想想被他从废墟中救出小姑娘宋馨懿,他就感到内心很充实、很温暖。

在报道中,还记录了王肃满送个网友的两则寄于,其一是“我不是‘最牛的兵’,更不是什么英雄,我只是个老兵,当了18年的普通老兵。”

其二是,“我觉得,老兵一定要有老兵的样子。什么是老兵的样子?部队叫干啥就干啥,把工作标准规范树起来,这就是老兵的标准。”

在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中,还有许多像王肃满一样英勇无畏,甘愿奉献的英雄将士们。

重建灾区时,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的梁杏媚被彼时灾区的环境深深触动,为了重建家园,她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佛山,在这里一留就是14年。

为了向灾区运输物资,邱光华和他734机组的成员(副驾驶李月、空勤机械师王怀远、空勤机械师陈琳、物资装卸金额地面警戒员张鹏)一起执行任务,在第64次返航途中,因天气突变不幸失事牺牲。

在天灾面前,人类是何其渺小。可即便如此,我们的英雄却从未选择放弃,他们凭借着自身顽强坚韧的毅力和可贵的牺牲精神,齐力将困于灾难的群众们拯救出来。

面对着满目的废墟,我们仍旧永不言弃,一点点重铸家园。

信息来源:

[1] 李秀中,多批记者奔赴大地震现场 专业视角关注灾害及产业受创,第一财经日报 地方级

[2]王肃满:“最牛士兵”很低调.中国广播网.2009-05-11 [引用日期2016-06-12]

[3] 谭铮 李焕坤, 忽焉16年 精神常驻心间 情怀从未远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