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括不是赵国将领中最好的,却是最合适的

徙竹散人 2020-10-13 13:21:45

长平之战

曾经在之前的一篇《长短术: 短兮长之所倚,长兮短之所伏》说到过:长处和短处是随着时空的变换互相转化的,有时候有的长处会逼着自己在不想上的时候却不得不上,也有时候有的短处会让自己想躲着的时候躲得顺理成章。

尤其是近战肉搏这种事,哪里还有技术含量可言,只要自己还有一丝惜命,一点顾忌,肯定是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对手放倒了。之所以说没有技术含量是因为这里讲的不是一对一的铁笼格斗,而是长平之战中赵军的突围战。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王命上党太守冯亭向秦国献城,冯亭却带着全郡寻求赵国保护,赵国经权衡遂驻军上党。

前期两军态势

赵国做此决定的原因应有三:

1、向各国展示自己并不畏惧秦国,赵国还是很有实力的;

2、这次拒绝了韩国来降,以后便不会再有降赵者,无法继续积累实力。

3、韩赵魏的渊源,韩国是主动献城,赵国不救以后大概也不会有别国救赵。

此举确实激怒了秦国,于是两国开始了在长平对峙。

此战前后历时三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双方最后的决战兵力并非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陆续增加直到两国极限,谁先撑不住首先是军心散了,就会被对方一击而溃。

起初,廉颇铜墙铁壁的防守让秦国无计可施,从他领职的时长来看赵国对其策略是认可的。但是,这种战法同样消耗惊人,双方的情报工作重点定然是对方还能撑多久。

于是,在摸清秦国的情况后,赵国觉得自己会先扛不住。不打,饿急了眼军队会自乱,那就根本不用打了,唯有孤注一掷。

史记

这里有个微妙的问题:《史记》说,赵王换掉廉颇是因为中了秦国间隙的计,这个计策就一句话“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太儿戏了吧,秦国最怕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而且赵王就这么信了,出不出兵上党还找人商量,就这一句话把廉颇就撤了?根本原因应该是赵国决策层经评估决定先动手玩命,否则恐怕自己就先自溃了,换将只是就坡下驴。

廉颇的考虑范围是有限的,他的职责是要后援且挡住秦军即可,而赵王则必须通盘考虑。后援跟不上正反是个输,所以必须催促廉颇出击,而廉颇拒绝出击也是情理所在,他心里清楚是打不赢的,这也正是他顾及将士生命的表现。

廉颇的人品没问题,但恰恰就是这个没问题成了问题:如果强令他进攻,他会不会因为爱惜将士的性命不惜自污而主动投降?几十万人在他手里,这个结果赵王不得不考虑。

后期两军态势

再看赵括这个人的特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其父赵国名将赵奢说他: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的特点是把士兵的生命当棋子一样无所谓,被吃了就简单的从棋盘上拿掉。

而孤注一掷或者突围需要的恰恰是这个特质,必须不惜命,但凡有点感情在里面,血雨腥风、堆尸如山的场面难免不会动容。

事实证明,赵括战死也没有投降。

这也就是说:

1、廉颇对战局的判断是准确的,主动出击就算他自己上也根本打不赢,否则他不会一直主张防守下去;

2、赵王用赵括也是正确的,既然一定要出击,那就肯定要选一个愿意打且不惜命的将领,此举也算保全了廉颇的名声。

3、此战秦国先后投入约60万人,最终竟也消耗掉一半左右,元气也是伤的不轻,倘若赵国不主动出击而是坐等粮食耗尽,那40万饥饿大军就要全线溃退了,要么自己人相食,要么被秦军抓羊羔。如此秦军便不会有什么损耗,之后的邯郸保卫战就不见得还是历史上的那个结果了。

致良知

长平之战至少给了我两个重要启示:

1、本不是自己的就最好不要碰,因为自己会驾驭不住的,天上掉得馅饼够大,只不过自己吞得下吗?赵国既然没有把握让秦国屈服,又何必去得罪他,文初那三条原因不是本质,而是赵国上下小利益面前的自我开脱。虽说对峙的开始双方加兵都不多,但这就像“米放多了加水,水倒多了加米”一样,锅总有不够大的时候,如果一开始赵国就能看清上党“这碗米”就是个无底洞的话,后来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2、只有不执一法,才能生万法。长处、短处都是一法,而法无正邪,也可以延伸成法无长短、法无高下……执着法,就是“法使人”,不执着法,方能“人使法”,方能法为人用。长短高下都是表相,合适、合理才是首要,然而合适、合理对每人而言却各不相同并无标准。不喝酒,看再好的酒都是污水;不抽烟,看再好的烟也是浮云,这个标准又怎能定的下来?

这两点说到底还是一点,就是那个“没标准却真真立得住”的东西,不落光影,不露痕迹,自己第一念即知该不该做。

何谓“致良知”,以此。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