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麟游慈善寺石窟,藏匿河谷之中的隋唐皇家石雕巅峰之作

探文化古今 2024-12-06 16:06:33

隋唐盛世,尽在长安,这是我们浪漫的想象。而事实上,在长安以西,有一个小县城,同样见证了隋唐的辉煌,这里就是麟游。

二号窟主尊

而今天我们要讲的慈善寺石窟,就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城东的漆水河畔,是隋唐时期的皇家佛寺,也是长安城以西最主要的一个皇家石窟佛寺。

麟游县所在位置

慈善寺石窟所在位置

现在这里已没有寺庙,幽静的山间,溪水潺潺,树木葱郁,现存的造像,圆润丰满,工巧绝妙,时代风格鲜明,是隋唐皇家寺院佛教艺术精品之作。

石窟外景

01

隋唐皇家石窟佛寺!

慈善寺石窟历史沿革

慈善寺石窟是隋文帝杨坚在仁寿宫避暑时开凿的,《隋书·志第一九·食货》中有隋文帝在麟游建设仁寿宫情况的记载:

夷山堙谷,营构观宇,崇台累榭,宛转相属。役使严急,丁夫多死,遂疲敝颠仆者,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筑为平地。死者以万数。

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隋文帝杨坚任命宇文恺为作监大匠修建仁寿宫,从建筑工程量、动用人力就可看出仁寿宫当年的规模与豪华程度。从开皇十五年(595年)三月初至仁寿宫至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死于仁寿宫,隋文帝几乎每年夏天都要到仁寿宫避暑。随后,唐贞观五年(631年)仁寿宫更名为九成宫,并从贞观六年(632 年)三月开始,唐太宗多次前往九成宫避暑。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将九成宫改称万年宫麟德二年(665 年)又复称九成宫。

现在的九成宫

在仁寿宫建成不久,就开始凿建配合行宫的皇家石窟寺庙。唐道宣著《广弘明集》卷一七记:

仁寿二年六月五日夜,仁寿宫所慈善寺新佛堂内灵光映现,形如钵许,从前柱绕梁袱,众僧睹见。……仁寿二年六月八日,诸州送舍利沙门使还宫所,见旨相问慰劳讫,令九日赴慈善寺为庆光斋。僧众至寺,赞诵、旋绕、行香,欲食,空里微零,复雨银屑天花。舍人崔君德令盛奉献。

《广弘明集》的记载表明隋代开凿的仁寿宫皇家寺院慈善寺石窟至迟在仁寿二年(602年)六月之前就已完工。慈善寺石窟在唐太宗和高宗时期得到了继续扩建。

唐武宗继位后,当时国库空虚,招不到兵,追究原因后发现金、银、铜都被熔掉铸成了佛像,有些百姓为了躲避徭役和兵役,都削发为僧、为尼。所以,在唐武宗会昌年间对全国的佛教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废佛寺,毁造像,逼迫僧人还俗并抄没寺院资产,但是皇家的佛寺不在废毁之列,因此慈善寺的石刻造像才能得以完整保存,但是开成元年(836年)六月,“凤翔麟游县暴风雨,飘害九成宫正殿及滋善寺佛舍”,被洪水冲毁的佛堂、僧舍再也没有恢复。从此以后,这个石窟佛院逐渐被冷落,香火也是时续时断,大约到了晚唐时期,还有部分小规模的修复和造像,但整个皇家寺院已经不如往日辉煌景象,基本从唐以后,洪水泛滥,泥石淤积,洞窟里面佛像的下半身全被泥沙淤积掩埋。

宋、金、明时期,从洞窟里面的题记和周围的遗物判断还有小规模的建筑和佛教活动,但是都无助于恢复慈善寺石窟盛况。

崖壁上的造像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政府对洞窟中的泥沙进行了清理,石窟才得以重现。

02

隋唐皇家寺院石窟揭秘!

慈善寺石窟总面积不大,保持了初盛唐时代原有雕刻特点,无不反映了初盛唐雕刻造像的雄浑而又精美细致的高超手法,现存石窟都分布于高28米的崖壁上,西崖有三大窟,南崖窟龛较多。两处共计3大窟19龛,47尊造像。

二号窟造像

一号窟

石窟平面呈马蹄形,窟高、宽均约7米,深5米余,穹窿顶,凿坐佛三尊,应为“三世佛”,皆结跏趺坐。

一号窟造像

正中的圆雕坐佛,左眼有黑色眼仁而右眼没有,看上去有些让人不舒服,右手说法,左手扶左膝,双手均已残缺,现在的双手均是用榫卯结构修复的,有些生硬。著双领下垂式大衣,内有右袒式僧祗支,左领内部翻出,垂于左肩,大衣包足,左足叠上,衣摆垂覆佛座上部,衣纹断面为尖状凸棱。背部有浮雕尖拱形火焰纹,在圆形头光中,最内刻一圆幅面,周绕一圈双层莲瓣;中匝分为十四格,格内各刻一尖部向外的长三角形,呈光芒四射状,其外的装饰带分格与之相同,内有两端带圆圈的菱形纹与长条形纹相间排列,外匝为素面装饰带。

主尊造像

左壁龛内的圆雕坐佛,嘴角上翘,面带微笑,面相和善清晰,十分完好。而右壁相对的坐佛,面部残留草泥层,佛首颈部修补痕迹挺明显,感觉佛首为后补的。

右壁坐佛

左壁坐佛

就第一窟的造像风格判断,唐代风格十分明显,如常青先生举例分析:“第一窟主佛在面相特征,以及胸部虽鼓,但较平坦,大衣下摆垂覆样式等方面,均与雕凿于隋末唐初的龙门石窟宾阳南洞主佛相似。第一窟主佛与南壁坐佛低平肉髻的特点是承自北周、隋以来的造像传统大像。”

龙门石窟宾阳南洞

据清顺治《麟游县志》卷二《祠祀第三》载:“慈善寺在县东三里,崖下石龛中有唐永徽四年镌刻石佛像,特工致”。由此可推测第一窟的佛像雕塑是唐永徽四年雕凿的。

二号窟

二号窟位于慈善寺西崖北部一号窟南侧,平面呈马蹄形,两侧壁外弧,窟口内收。窟口残损,原应为圆拱形。倚着西壁雕一立佛,左右两壁下部各开一大龛,上部各开一小龛,左壁大龛内雕凿一佛二菩萨像,右壁大龛内雕凿一佛二弟子像,两龛内造像方向相对。

二号窟内场景

主像高4.84米,肩宽1.86米,肉髻较低,面相丰满;主像头部背后由五颗摩尼宝珠组成的头光,宝珠排列有序,呈向上流动状,顶部的宝珠,均由七瓣莲中化生而出,光芒四射。显然,二号窟立佛和光明有着紧密的联系,立佛很可能是按照《无量寿经》雕刻的。

二号窟立佛

主像身着袒右大衣,内着袒右僧祗支,大衣下摆露出裙裾,垂至足面,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与愿印,无畏印手中为一圆形薄片,与愿印手中为摩尼宝珠,薄片圆满但浅薄,而摩尼宝珠饱满、富饶、具有威力,两者似形成对比。

圆形薄片

摩尼宝珠

立佛两侧各有一圆拱佛龛,右侧为一佛二弟子像龛,高1.2米;左侧为一佛二菩萨像龛,高1.48米,立佛左右两侧的龛像体量和身高近5米主像完全不成比例,但也有可能出于某种整体布局上的考虑。

右侧一佛二弟子像龛的主像,身着印度传统服饰的通肩圆领大衣,结跏趺坐于金刚座上,左手持物置于左膝上,右手施无畏印,两侧二弟子胁侍,根据主像左侧内壁的“□声闻弟子/舍利弗□□”,说明龛内主像左侧为弟子舍利弗,号称“智慧第一”,右侧应该是弟子目犍连,号称“神足第一”,根据佛传类佛经记载,二弟子虽说出身背景不同,皈依释迦后,精进修道,遂成为释迦诸弟子中上首,辅翼释迦教化。

一佛二弟子像龛

左侧一佛二菩萨像龛的主像,身着中国化的双领通肩大衣,内有僧祇支,并打结,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左手扶膝,右手施无畏印。两侧二菩萨,根据左侧菩萨发髻上有一坐像化佛,可判定为观音,那右侧的应该就是大势至菩萨。以此推论,主像应该为阿弥陀佛,两侧为观音、大势至二胁侍菩萨的一佛二菩萨三组合。主像阿弥陀佛象征西方极乐净土,两侧的胁侍二菩萨为极乐国土的两位神通菩萨或引路菩萨。

一佛二菩萨像龛

左右两壁上部,各有一尖拱长方形小龛,左侧龛内无造像。右侧龛内浮雕一立姿菩萨造像。

右侧龛内立姿菩萨造像

窟内主像立佛是谁呢?有学者推测可能是无量寿佛。窟内立佛,虽说是左手施无畏印,右手行与愿印的来迎姿态,但根据手中的参照物,他所诉求的应该不是来迎关系。而是作为信仰条件下的寺院配套针对僧侣进行禅定忆念无量寿佛进行修炼的参照物:即面对立佛,进行念佛的禅定功夫,得见无量寿佛,往生西方无量寿国必然过程。而正视立佛的时候,两边的小龛似乎是可有可无的。

二号窟主佛,据推测是无量寿佛

对照《无量寿经》的描述,可以说和这种并不常见造像布列有着某些必然的联系。首先是都是面对西方,然后是对无量寿佛进行合掌作礼之际,于是无量寿佛放大光明,照耀一切诸佛世界,由于无量寿佛的具有灵异的光明,犹如劫水一般世间的万物都被淹没,甚至把两侧的声闻、菩萨像龛一并掩盖,唯有无量寿佛的光芒。

三号窟

三号窟位于北崖二号窟南侧,仅仅开凿了窟口,便废弃了,里面收藏有附近出土的造像和常村北魏千佛造像碑及一号窟主佛右手残件。窟室后壁中部有后代补凿的佛龛造像,虽承唐风,但造型呆板,手法拙劣。

后代补凿的佛龛造像

窟内是附近出土的造像

附近出土的造像特写

常村北魏千佛造像碑

其他山崖间的摩崖造像

除了这三个窟之外,在石窟南部、漆水东折处的山崖间,还分布有一些摩崖造像龛,多位于陡峭崖壁,较难攀援。在这些龛中,龛形有圆拱形与方形平顶大龛两种,龛内造像组合以一佛二菩萨居多,另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单身坐佛像等。

摩崖造像龛

一佛二菩萨

一佛二菩萨

凡是世间事物,皆有成住坏空。即使是皇家佛寺,最后也被洪水掩盖,淡出人们的视线,那么,什么是坚不可摧的,永恒不灭的呢?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