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最著名的六位“大姐”:德高望重的巾帼英雄,最高正国级

砚尘史书 2024-12-31 20:32:52

蔡 畅(1900—1990)

一、蔡 畅——永远的大姐!

1934年9月,中央拟订了一份参加长征的女同志名单,其中确定,参加长征的女同志共计32名(最后有30位走完长征,抵达陕北)。

在这份名单中,为首的一人就是蔡畅大姐。她是这份名单中,年龄最大、党龄最长、资格最老、威望最高的女同志。

她的哥哥是革命烈士、毛主席的同学蔡和森,嫂子是著名女革命家向警予,她的母亲葛健豪也是一位很有名的革命家,50多岁跟着儿子、女儿一起闹革命,到法国勤工俭学。

蔡畅1923年入党,并在同年和李富春同志结婚。1925年从莫斯科回国后,他担任两广妇女委员会副书记、妇女运动讲习所教务主任。来到中央苏区后,她担任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白区工作部部长兼妇女部部长,被誉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导者”。

1934年10月,34岁的蔡畅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出任陕甘省委统战部部长、组织部长和陕甘宁边区妇女部部长。1945年七大,她当选中央委员,后前往东北,继续领导东北的妇女工作,位列东北局委员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蔡畅大姐主持召开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并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妇联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后又担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副国级)。

蔡畅大姐性格敦厚,品德崇高,在党内具有极高的威望。她的年纪虽然比毛主席小7岁,但毛主席从中央苏区时期就称呼她为“蔡大姐”,小平同志也说:“我和蔡大姐是几十年的老战友,我很敬重蔡大姐。”

在党外,蔡畅大姐也具有崇高的声望,著有《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美国著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曾说:““如果说长征有什么圣徒的话,那么,这个圣徒便是蔡畅。”《续西行漫记》作者韦尔斯谈到蔡畅时称赞说:“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产生一个比她更优秀的女革命家和比她更美好的个性。”

康克清(1911—1992)

二、康克清——元帅夫人,女中豪杰。

康克清是朱老总的妻子,她的年纪比朱老总小26岁,两人一生没有子女。

康克清1912年出生于江西万罗县的一个贫苦人家,她在1928年加入红军,随朱德、陈毅率领部队上了井冈山。一年后,她在赣南和朱老总结婚。

康克清大姐不同于一般的柔弱女子,她身材魁梧壮硕,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在红军时期,就担任过女子义勇队队长,率领部队在正面战场上参加、指挥过战斗,是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当时被大家称为“女司令”。

1934年10月,她背着手枪、军用地图踏上了长征路,这期间,她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民众。到达陕北,康克清曾向重要提出,希望能进入军队,担任实际的军事工作,做个军事指挥官。朱老总对她的这个想法很支持,鼓励她多学一些军事知识,以便将来当一个好的指挥员。

据康克清回忆,在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中,只有两个女人担任过战场指挥官,一个是贺龙元帅的妹妹贺英(33年牺牲于战场上),另一个就是她。可见,用女中豪杰,巾帼英雄来形容康克清大姐是一点不过分的,或许也只有她这样的女豪杰,才能成为朱老总的夫人。

邓颖超(1904—1992)

三、邓颖超——才能出众,第二位正国级女性。

邓颖超15岁就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在五四运动中和周总理相识,成了党内最有名的一对革命伉俪。

邓颖超大姐的工作能力极强,她睿智过人,但又朴实无华。人们看到她,就像看到周总理一样,感到温暖。

1925年邓颖超就担任了广东区妇女部主任,后担任中央妇委书记,中央局秘书长等职务,负责机要工作。1934年,她带病随部队参加长征,经过重重艰难困苦,最终到达陕北。

此后,邓颖超先后担任中央机要科科长、白区工作部秘书,长江局妇委书记、中央妇委副书记。在党的七大上,她和蔡畅、陈少敏,是仅有的三位女性中央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邓颖超担任一到三届妇联副主席,但自八大后,邓颖超一直没有继续担任政府职务,这当然和周总理的身份有关。

76年1月周总理病逝后,12月,邓颖超被增补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978年,她担任中纪委第二书记。1983年,80岁的邓颖超出任全国政协主席,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位出任正国级职务的女性(第一位是宋庆龄)。

1992年,邓颖超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88岁。中央对这位受人爱戴的老人的评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德高望重的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

贺子珍(1909—1984)

四、贺子珍——风雨相依,铿锵玫瑰。

贺子珍的性格,和康克清的性格很像,她们都称得上是真正的红军战士。

据贺子珍回忆,红军初期,她曾指挥过几次小规模的战斗,一次是在永新战斗带领一支只有3支枪的赤卫队守卫永新南门,在城墙上和敌人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攻防战,最后消灭敌人百余名,缴获了上百条枪。

在这次战斗中,贺子珍拿着手枪,两枪撂倒了两个敌人,这个故事很快传开,后来就有人说她是“双枪女将”,百发百中。不过,据贺子珍晚年回忆,自己的枪法并不好,打不了双枪,当年她确实两枪打死了两个敌人,但那又很大的偶然性,是形势逼出来的。不过,就算枪法不好,她的胆识和勇气也是令人钦佩的。

这次战斗结束后,贺子珍就跟着王佐、袁文才上了井冈山,成了井冈山上的第一个女战士。这年10月,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

井冈山时期,贺子珍给毛主席当过一段时间的机要秘书,工作就是管理机要文件,誊写稿件。贺子珍说自己对这项工作并不心甘情愿,“我又何尝不能成为一个叱咤风云的女指挥员?看到有的女同志独立工作,干得很有成绩,或者学习上有很大进步时,我既羡慕又懊丧。”

长征途中,部队遭遇空袭,已经隐蔽好的贺子珍发现一个伤员还在担架上,就从沟里跃出,扑到了这名伤员身上,结果她身受重伤,头部和背部被炸伤10多处。

当时,贺子珍口鼻流血,医生都估计她只能再活2个小时,又怕路上颠簸,就建议把她留在老乡家。毛主席不同意,坚持要把她抬着走,说:“留在老乡家,肯定只有死,抬着走还有可能活。”

在养病的过程中,剧痛使她一次一次陷入昏迷,有好几次,她都要求同志们给她一枪,但最终,贺子珍还是顽强地挺了过来,坚持走完了长征。建国后,她被定为三级甲等残疾,但她终身没有领取补助金。

贺子珍性格刚强,一生饱经沧桑,但从未倒下,她始终是红军中最耀眼的铿锵玫瑰。

刘 英(1905—2002)

五、刘 英——瘦小的身体下有一颗顽强的心。

刘英1925年入党,是长沙女子师范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在大革命失败后,她被派往苏联学习无线电。晚年刘英依旧保持着清晰的头脑,据她说,这和她当年收发电报的训练有很大的关系。

从苏联回国后,刘英来到中央苏区,在少共中央工作,历任少共中央局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等职务。

刘英也是32位参加红军的女同志之一,她虽然身形娇小,被同志们称为“小麻雀”,但她意志坚定,有百折不挠的气概。遵义会议后,刘英担任中央队秘书长,两河口会议的会议记录,就是她负责的。当时,张闻天同志对她产生感情,但她坚持长征不结束不结婚。

刘英有地方工作的经验——解放战争期间,她曾担任合江省委、辽东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又有外交工作的经验——建国后,她担任外交部部长助理、驻苏联大使馆参赞、人事司长等职务。1978年以后,她担任中纪委委员,为拨乱反正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她一生艰苦朴素,独子张虹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劳动十几年,后来调到南京大学当了一辈子的图书管理员。

帅孟奇(1897—1998)

六、帅孟奇——妇女运动先驱。

帅孟奇,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我党组织工作战线上的杰出领导者。1926年入党,随后她和丈夫许之祯受组织委派到苏联学习。两年后,她回国继续进行革命活动,而丈夫许之祯仍留在苏联。1932年10月,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中,由于叛徒的出卖,帅孟奇被捕入狱。凶残的敌人对她进行了严刑拷打,以致伤残骨折。但是,她坚贞不屈,坚持到组织的营救出狱。出狱后,她继续为党工作,历任中央候补委员,中纪委委员,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