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唐诗,写尽最祥和的中秋:团圆之夜,惟愿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诗词人柳月青 2024-09-17 14:40:45



什么是中秋?

中秋,是在月圆之夜,与家人团圆。

那怎样的中秋,最值得期待呢?

张九龄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刻的中秋夜,有月生沧海,有遥相思念,值得期待。

苏轼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刻的中秋夜,对着天上的月亮,心怀思念,遥寄祝福。

而我们最为期待的中秋,莫过于窗外万家灯火,窗内家人团圆,一桌家常饭,一夜家常话,举杯推盏中,话家长里短,共诉衷肠。

而能够支撑起这一切的,唯有海晏河清,唯有国泰民安。

一起读一读唐代诗人殷文圭的这首中秋诗吧,这首诗中,有我们最期盼的中秋。

八月十五夜

唐.殷文圭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殷文圭是唐代末年的诗人,字表儒,小字桂郎,池州青阳人。

这位诗人并未留下详细的资料,只知道他生在昭宗天佑初年前后(904年)。年轻的时候读书特别刻苦用功,所有的墨砚,底部被磨穿了,刻苦程度堪比“铁杵磨成针”。

如此刻苦,自然会有回报——唐文圭写的诗很多,有《登龙集》、《冥搜集》、《笔耕词》、《从军镐》等集。遗憾的是,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到如今仅存三十三首。

这首《八月十五夜》写于中秋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宁静、灵动、壮阔和变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团圆的渴望、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忧愁与释怀的复杂情感。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深度解析。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首联为中秋名句,以广阔的视角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写出了中秋时节明月高悬、阖家团圆,共庆佳节的情景。

中秋时节,万里无云,天空如镜,照亮了整个九州大地。这样的夜晚,无疑是最团圆的夜晚,因为中秋本就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广阔无垠、明净如镜的夜空,与九州大地的宁静相得益彰,展现出中秋之夜的祥和与宁静。

此句所描写的景色,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人们最为渴望的。王昌龄的名句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元曲代散曲家张养浩写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平凡的老百姓,渴望的便是“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

颔联,诗人进一步细腻地描绘了月光之美。

月光如冰彩般洒落在身上,轻轻拂拭却拂之不去。月光倒映在地面上,水光似凝非凝,缓缓流动。这是中秋明月映照下的美景,“冰彩”与“水光”相应,如此动静结合,画面既显得清冷高雅,又更加生动、灵动,诗歌的意境也更加丰富和立体。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颈联中,诗人将视角转向了远方的华山和海门。华山的影子在清冷的露水中显得更加寒峻,而海门的风急浪高,白潮汹涌。

这是自然景观的变化,有秋色如画里静静伫立的远山,也有中秋时江河的潮起潮落。秋天,这个最美的季节,拥有“层林尽染”的斑斓色彩、万物收敛的肃穆,以及江流依旧奔流不息的活力,这些丰富多彩的景物,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秋天。

诗人如此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壮阔感,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变迁。

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最后两句,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诗人对月思人,感谢月亮照亮了他的内心,使得他能够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情感。同时,远在他乡的诗人也希望月亮能够带走他一夜的忧愁,让他在这个团圆的夜晚能够更加快乐地度过。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起伏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中秋,是属于中国人的节日,而中秋的月亮,也独属于中国。

它能照亮游子的路,带去回家的渴望,让幸福与此刻绵长。

它也能点燃团圆的灯,在这个月圆之夜,让家人把酒共欢。

此刻,国泰民安,宁静祥和,没有战争,没有动乱,唯有一片万里无云,唯有一片九州清晏,如此,便是最好的团圆。

惟愿所有的朋友:

心有所依,总有归期,心存明月,就是团圆。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