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国首富亦世界首富,是如何一步一步被盘剥致死,子女变农民的?

晴空谈史 2024-12-27 13:03:15

晚清时期的国家状态留给世人的印象,无外乎积贫积弱、腐败无能,亦或者民生凋零。

不过,纵使国家与民间再清贫,有钱之人还是存在的,清朝末期也不例外。

要论晚清时期的国家首富,他的财产数额庞大到令人吃惊,更是令人意外的是,他不仅是晚清的首富,更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从此就不难看出他的财富到底有多么骇人听闻,可就是这样一位财富无比惊人的巨富,竟然被盘剥致死。

甚至到了后期,他没有留下任何遗产,连子女们的生活都成了困难,只能耕田为生。变成了农民。

这位既是清国首富,也是世界首富的著名人物,就是伍秉鉴。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难不成是他生意失败所致,但历史事实却在叙述着另一种可能,这背后充满了隐秘与心酸。

借助国运,伍家发达

从清朝立国到晚清时期,整个国家一直在执行着封禁沿海,拒绝对外贸易的国策。

只不过,这种状态没有持续到底,在世界贸易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当中逐渐开始了松动。

伍家正是借助着清朝国策的转变,以及世界贸易的发展才有了巨富的身份。

在清朝打破闭关锁国状态的试探当中,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前沿,享受到了这个国策转变所带来的好处。

18世纪开始,这种好处越来越明显,许多广州当地人凭借着国策开始了发家致富,伍家也在其中。

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广州的商人逐渐形成了团体,结成了组织,广州十三行便由此诞生。

而在十三行当中,有一行就是伍家所设,那便是怡和行。

伍家从伍绍荣开始,主持怡和行的生意,与洋人进行了越来越大的对外贸易活动,凭借着与洋人的合作,怡和行逐渐在广州地区以及十三行当中打出了自己的名气。

伍绍荣给怡和行定下了规矩,做生意首先要讲诚信,其次要讲效率,洋人看中什么,怡和行就做什么。

凭借着这份钻营与心机,伍家的财富越积越多,越积越厚。

等到怡和行交到伍绍荣的儿子伍秉鉴手中时,伍家的财富已经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

俗话说得好,掌握的财富越多,越能使人感到空虚。

伍秉鉴也是如此,伍家庞大的财富并没有满足他,反而继续经营怡和行,大赚洋人之财。

伍家诚信经营吸引来的不仅有东印度人,甚至就连欧美地区的商人都愿意与之交往。

晚清时期的国家首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了。

伍秉鉴的财富到了何种程度,一个具体的数字足以说明。

鸦片战争之前,伍秉鉴家族的财富已经达到了2600万两白银,这种程度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他高居清国首富的席位,也就理所应当了。

至于成为世界首富也不在话下,因为,彼时的美国首富也不过才有700万两白银而已,相对于伍秉鉴来说,简直有着天差地别的悬殊。

个人命运、国家命运,联合绞杀了世界首富

伍秉鉴的对外贸易涉及到了各行各业,与洋人的往来也十分密集。

在这密集的商业行为当中,伍秉鉴逐渐迷失了自己,做出了于国家民族不利的滔天罪恶。

洋人在运往中国的货物当中会夹带鸦片,伍秉鉴对此自然熟知,但他却默许了这种行为,使得鸦片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恶劣。

等到林则徐要禁烟时,伍秉鉴已经上了洋人的贼船,想要下来哪是那么容易的。

但林则徐的禁烟行动又十分坚决,受到惊吓的伍秉鉴,谁也不敢得罪,只能把装有鸦片的1000多箱货物交了出来。

可是,交出鸦片并不代表着没有罪孽,相反,林则徐采取了坚决的措施制裁伍秉鉴,将他关入了大牢之中。

伍家在多番活动之下,将伍秉鉴从大牢当中捞了出来,从此,伍家开始走下坡路了。

禁烟之后便是鸦片战争,战争的结局自然是晚清的战败,而后双方的和谈当中,赔款也是一个重要内容。

清朝强制性伍家出款110万两用于支援赔偿,这并不是首次,而仅仅是开始。

在之后的历次对外作战当中,只要一涉及到赔款,清朝首先想到的便是伍秉鉴,强迫他拿出个人财富用于支持清朝对外赔款。

几次大的赔款下来,伍家的财富也被掏得差不多了,而更糟糕的还是鸦片战争带来的贸易影响。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之后,清朝被迫放开了沿海口岸,作为对外贸易的通道广州一下子失去了昔日的地位。

怡和行更是变得可有可无,业务逐渐减少、萎缩。

更悲惨的是,第2次鸦片战争时,广州受到了侵略者的炮火袭击,十三行也不例外。

怡和行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被洋人付之一炬,伍秉鉴以及伍家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

财富被清朝掠夺干净,生活的工具也荡然无存,所以,落寞也就是伍家最终的归宿了。

伍秉鉴的子女更是凄惨无比,没有权、没有财之后,他们也只能成为普通的农民,租种别人的耕田,维持基本的生计。

通过伍秉鉴可以看出,纵使一个人的财富再庞大,没有国家的保障也是难以保全的。

国运与个人命运是深刻交织在一起的,只有国家富强才能够保证个人的安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