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广告简史

云飞四海 2024-01-09 13:04:51

新中国成立后,广告行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革:

起步阶段(1949-1966年):新中国成立后,广告业开始起步,但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广告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由政府或国有企业发布的宣传广告,内容着重宣传政府的政策、社会主义精神、工业产品和农业生产。

在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间里,由于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奉行单一的计划经济政策,采用计划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忽视了市场的作用,导致商品经济萎缩,使得现代广告的成长发展缺少了必要的土壤。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随着生产的发展,我国广告还是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例如,广告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广告教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广告宣传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和经济宣传的重要工具。

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天津、上海、西安、重庆、广州、武汉、沈阳等大城市先后出台《广告管理规则》《管理广告商规则》《关于印刷厂商管理暂行办法》《防止利用广告欺骗顾客的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天津、上海、北京等地规定了广告商必须向有关政府部门申请登记办照。上海市颁布的《广告管理规则》规定,凡在上海市“经营广告业务之广告商,应有固定场所及经营业务,并应向公用局请领许可证,凭此向工商局请领工商登记证,方得营业”。这些法律对广告内容也进行了相应规定,强调广告内容必须以“纯正为主”,不得做不实的夸大。同时还规定了广告的发布范围、广告媒介、商品种类以及广告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这些规定,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广告市场,对广告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全行业公私合营之后,由于很多企业已不再需要广告进行宣传,广告业务全面萎缩。1956年,八大会议之后,刘少奇在视察中央广播事业局时,对当时所流行的轻视广告的思潮提出了批评:“广播电台为什么不搞广告?人民是喜欢广告的。生活琐事和人民有切身关系,许多人很注意和自己有关的广告。过去北京有一些电台播广告,你们取消了,是不是怕搞广告?报纸也是要登广告的。我看有些城市电台可以播广告。”

1959年,商业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广告宣传和商品陈列的通知》,要求“各种形式的广告都应该为政治、为生产、为消费者、为美化城市服务,以贯彻国家政策和真实、美观、经济、实用的原则,力求做到生动活泼、健康美观、鲜明乐观和通俗易懂”。同年,商业部又确立了“思想性、政策性、真实性、艺术性和民族风格”的原则,以后“四性一格”成为社会主义广告的基本特征。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从此,电视列入了我国广告媒体行列。

停滞阶段(1966年-1978年)在“特殊”期间,广告业基本停滞。在这个独特的时代中,商品经济制度被从根本上否定,广告作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宣传工具也丧失了其生存下去的土壤。不仅如此,广告事业被当作“封、资、修”彻底批判,广告事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

“特殊”时期,大量刊物被迫停刊,仅存的或新出的期刊只有21种。已经定性为“四性一格”的社会主义广告遭到空前浩劫,被斥责为“资本主义生意经”“崇洋媚外的舶来品”“资本主义腐朽和浪费的表现”和“封资修破烂货”。各地广告公司关门歇业,广告从业人员“上山下乡”,大量广告基本上被大批“大颂扬”“红海洋”所代替。“当时,凡是带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福禄寿喜、天女散花、鸳鸯戏水、长命百岁等图案或造型的商品均不得出售和宣传。商品名称是外语译音的,如咔叽、凡尔丁、阿司匹林、巧克力、威士忌、夹克、克郎棋等都必须改名,不得宣传。

据当时《人民日报》报道,王府井百货大楼的革命职工搬掉了门上的‘王府井’3个大字,改名为‘北京市百货商店’;‘全聚德’的革命职工在砸了具有70年历史的‘全聚德’牌匾,正式挂上了‘北京烤鸭店’的新招牌,正厅的烤鸭店照片广告被换成了领导语录;‘亨得利’钟表店的革命职工在1964年以来两次提出改掉老字号的要求,但没有实现,现在职工们在红卫兵的鼓舞下,经集体讨论,改名为‘首都钟表店’;20日晚上,把沿用资本家命名的‘徐顺昌服装店’改名为‘东风服装店’时。

探索阶段(1979-1990年):改革开放后,广告业开始进入探索阶段。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广告业开始向现代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国内外的广告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各种产品的广告逐渐增多,包括电视、报纸、杂志、户外广告等。这个阶段的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广告宣传,广告行业开始快速发展。

1979年1月,《天津日报》率先刊登了天津牙膏厂的“蓝天”等五种牙膏产品的广告,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条报纸广告。随后,同月23日,《文汇报》刊发了第一条外商广告。3月20日,《工人日报》刊登出第一个整版外商广告——日本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的广告。3月23日,日本两家公司分别在上海两家大报上刊登整版广告,精工牌石英表的广告刊登在《文汇报》上,美能达照相机的广告刊登在《解放日报》上。4月17日,《人民日报》也开始刊登地质仪器广告和商品广告。11月23日,《人民日报》又刊登了日本三菱汽车公司的汽车广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首例汽车广告。

与此同时,我国一大批广告公司纷纷建立起来。据初步统计,1981年底,全国有广告公司60余家,至1982年,我国专业广告公司已达115家,共有广告经营单位1623家,广告从业人员1.8万人,广告营业额达1.5亿元。1979年8月,主营外资来华广告的北京广告公司成立,并于次年5月与主营国内广告的北京市广告公司合并,改称为北京市广告公司。上海外贸系统恢复了上海广告公司,上海商业系统的上海市美术公司更名为上海市广告装潢公司,上海文化系统恢复了上海市美术设计公司。1979年下半年,全国各地广告公司纷纷建立。广东省广告公司、广州市广告公司及天津市广告公司先后成立。随后,沈阳、杭州、武汉、成都等地,广告公司也纷纷出现。1980年,第一家集体广告企业——唐山市美术公司成立。

1986年,贵阳电视台制作并播出的《节约用水》,是我国第一部成熟的电视公益广告片,标志着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正式诞生。1987年,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开办了《广而告之》栏目,该栏目以一种新颖的视角采撷了许多日常生活中不被人们重视,但又确实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正的小事,通过电视语言巧妙地公示出来,这是80年代影响最大的公益广告栏目。据统计,从1987年到1996年,《广而告之》栏目共播出了844则公益广告。同时,名人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也开始在大陆出现。例如,1988年,著名女星潘虹为上海霞飞日用化工厂的“霞飞”金牌特日蜜做广告,拉开了大陆名人广告的序幕;1990年,电影明星李默然为“三九胃泰”做广告。自此之后,中国大陆名人广告发展势头便一发不可收。

发展阶段(1991-2000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广告业开始全面与国际接轨。这个阶段的广告业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广告创意和制作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广告宣传品牌形象。

90年代初,一部描写几位北京人在纽约艰难谋生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轰动一时。该片的故事情结为“孔府家酒”广告的演绎提供了契机。1994年初,“孔府家酒·回家篇”电视广告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广告在“千万里,千万里,我要回到我的家”的背景音乐中,《北京人在纽约》的女主角王姬从纽约赶回北京,深情地向全国电视观众说出“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其播出几乎与《北京人在纽约》同步,轰动一时。1994年,该广告在“花都杯”首届中国电视广告大赛中夺得金塔大奖、公众大奖和最佳广告语奖三项大奖。1995年,在“全国第四届广告作品展”中,该广告获得了电视类广告唯一金奖。广告给厂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93年,该厂的利税额为1.1亿元,1994年,利税额较之上年增长100%。

数字化阶段(2001年至今):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广告业开始向数字化转型。这个阶段的广告形式更加多样化,数字广告、社交媒体广告等新型广告形式不断涌现。同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广告投放和精准营销成为可能。

随着数字化的到来,网络、手机短信、楼宇视频、公交车移动电视、地铁电视等新的媒体传播方式迅速发展。2014年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广告市场第一大媒介,2015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增长26.2%,已占中国广告市场的49%,未来还将保持强劲增势。

中国在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广告市场的同时,其自身的广告业务能力也不断增强,广告公司代理功能也日臻完善,一批设备技术含量高、管理科学化、人才齐备、业务能量大的广告代理公司不断涌现,不断缩小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各项广告代理功能将全面展开,广告公司除了为客户在媒体发布各种形式的广告外,业务还广泛涉及CIS设计与推广、信息咨询、市场调查、投资可行性和营销业绩评估、公关公益活动、产品展示和营销、广告效果信息反馈与评估、广告从业人员的高级业务培训,等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广告业将继续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