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
世事如棋局,为了在国际社会获取更高的地位,各国之间的博弈愈发激烈,众所周知,近年来,美国对崛起的中国分外警惕,无时无刻不在打压中国,而最近一段时间,美韩两国又传来几条颇为值得注意的消息,我们详细来说。
首先是外交部透露的一条重要消息:近几个月来,每月均有数十名中方赴美人员被美方强制遣返。
在近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到,根据报道,多名中国留学生近期入境美国时遭到长时间盘查,并被检查手机、电脑等随身电子设备,一些学生的签证被注销,并被告知5年内不得入境美国。
那么针对此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直接表示,长期以来美方出于政治目的,对持合法有效证件和签证的中国赴美留学生滥施打压、迫害,动辄盘查、关押、逼供、诱导甚至遣返。近几个月来,每月均有数十名包括留学生在内的中方赴美人员被美方强制遣返。
而另据其他媒体消息,留学生们回忆,美方执法人员态度蛮横无理,强行索要手机密码,肆意检查所携电子设备,并反复纠缠当事人研究方向及学术背景、是否受到中国政府资助、科研项目是否与中国政府和军方有关等诱导性问题。甚至一名学生被带进“小黑屋”进行了3轮次长达10小时盘问。
不得不说,美方的做法不仅自私排外,而且霸道无比,正如中方所说,“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选择性、歧视性、政治性执法。”
美国政府需要意识到一点,这么做其实不但达不成自己的目的,反而是作茧自缚,伤害的是自己的利益和国际形象,我们知道,美国总是自诩开放包容和学术自由,但是如今这种举动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中方已经明确表明,会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也提醒赴美留学人员警惕相关风险。
而且美方其实也不用自视甚高,因为早已经有消息指出,美国大学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个中原因,美国需要“细品”。
那么就在美国频频对中方赴美人员“下黑手”之际,另一边,针对中国的又一离谱事件发生了。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外媒竟然提问中方为何没加入美国等国联合声明谴责胡塞武装。
我们知道,现在胡塞武装控制着也门大部分地区,包括首都萨那和红海沿岸大部分地区。而自从新一轮巴以冲突加剧以来,胡塞武装多次袭击与以色列有关系的船只,声援巴勒斯坦。
日前,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联合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出警告:除非他们立即停止海上袭击,否则将面临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把这一声明描述为“最后通牒”,英国、德国和日本等也加入发布这一声明的行列,拜登政府正在权衡,如果胡塞武装持续袭击,可能会对其进行军事打击,声明还表示,“如果胡塞继续威胁生命、全球经济以及该地区关键水道的商业自由流动,他们将承担后果。”
拜登政府的高官声称,虽然声明没有说明具体后果,但信息“非常明确”,他“预计不会再有警告,这一声明不言自明。”
看来,美国这种暗示威胁意味满满,而拜登政府此次拉上众多盟友一起进行联合威慑,可见美国的重视程度。
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外媒突然把目光放到了中国身上,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昨天发表联合声明,敦促也门胡塞武装立刻停止在红海的攻击。中方为什么没有加入声明谴责胡塞武装?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直接表示,红海水域是重要的国际货物和能源贸易通道,维护该地区安全稳定,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方一贯主张维护国际水道安全,反对袭扰民用船只。我们认为,各方都应为维护红海水域航道安全,发挥建设性的负责任作用。
不难感受到,中方的回答,立场明确,也表达了自身态度,尤其是最后一句话,堪称亮点,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家外媒试图设一个“套”,看中方如何反应,结果却被漂亮回怼。
其实,看到该媒体的这种提问,就不禁让人想到,美国的对华舆论战,要知道,美国的这种行为甚至是有产业链的。
近日,欧洲学者扬·奥伯格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美国曾提出一项法案,提议连续5年拨款,培训记者炮制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
而经过查证,奥伯格提及的法案,与美国国会参议院外委会2021年4月通过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内容高度吻合。
让人惊掉下巴的是,翻看法案内容发现,它提议美国从2022至2026财年每年拨款3亿美元,用于对抗“中国的全球影响力”。
我们可以详细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些套路。
比如,美国依靠霸权把“美式新闻”造假套路输出到全世界。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美国在全球的政府分支机构与当地组织合作,培训当地记者,怂恿他们诋毁中方相关项目和企业。
又或者,收买“演员”扮新闻当事人:为了让假新闻显得更“真”,有时还要找“新闻当事人”。在这方面,美方也是轻车熟路:在当地支持反华组织、收买“演员”、给西方媒体喂料。
需要指出的是在围堵中国的过程中,舆论战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长期以来,美国的舆论战与军事、经济及外交等手段密切配合,以维护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地位。而随着国力逐渐衰弱,美国越来越依靠舆论战这一武器,塑造自身所谓的“道德制高点”。
但是,这种操纵舆论的战略注定会遭受失败,美国试图复活冷战时期舆论战的做法,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也蒙蔽不了世界。
正如德国作家吕德斯指出,美国政府非常善于通过选择和歪曲事实,来混淆是非、影响公众判断。他提醒人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被美国操控的媒体舆论蒙蔽。而这也是全球未来研究所创始人奈尔所呼吁的,“我们需要更多的非西方消息源,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全球问题,避免沦为西方舆论战的牺牲品”。
那么就在美国对中方发射各种“明枪暗箭”的当下,与美国越走越近的韩国,也传来了颇为引人关注的消息。
韩国企业“较上劲”了,要跟中国拼附加值,据韩联社、韩国《东亚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去年韩国新船订单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但新承接订单中液化天然气船等高附加值船型比例增加并实现船型多元化。
据英国造船和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最新披露的初步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新造船订单量为4149万修正总吨(CGT),其中,韩国船企承接1001万CGT,占比24%;中国船企承接2446万CGT,以59%的占比位居第一。韩国船企接单量截至2020年连续三年全球第一,但2021年起被中国反超。
韩媒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国内造船订单量增加;此外,在确保未来4年的订单量后,由于船坞爆满,韩国船企只能筛选订单,也对订单量产生影响。
而由于整体订单量减少,韩国三大造船企业2023年业绩也受到了影响,完成全年订单目标的只有HD韩国造船海洋,共承接价值223.2亿美元的新船订单,而三星重工和韩华海洋承接订单总金额分别为68亿美元、40亿美元,仅完成全年目标的72%和57.3%。
韩国业界认为,虽然接单量不及中国,但是韩国大部分订单为高附加值船舶,并实现船型多元化,收益性得到大幅改善。
韩媒报道称,预计在2024年,韩国造船业将继续扩大在高附加值船舶领域的竞争力,重点则是环保船舶。近年来,韩国三大造船企业不断提升造船能力,融合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慧船厂。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一段时间以来,随着中国的崛起之势越来越明显,赶超的领域越来越多,有些国家倍感紧张,美国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当然,只要秉持的是公平竞争原则,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有居心叵测的操作,最终不仅不会阻挡中国企业的发展,反而还会堵了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