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采访语出惊人,几乎各个励志报效国家

老王聊点学习事 2025-01-15 14:46:00
哈工大学生震惊法国人!接受采访语出惊人,几乎各个励志报效国家

最近,一个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里发生的小插曲,让我深受触动。一位在杭州定居的法国博主“老路”来到哈工大,原本只是想考察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却意外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求学路上的故事。但这次在哈工大发生的一切,还是让我眼前一亮。那些年轻学子眼中闪烁的光芸,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渴望,更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

记得当时“老路”遇到的第一个学生,高考成绩就高达643分。这样的成绩,放在全国任何地方都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但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样的高分在哈工大似乎并不罕见。

在与学生们的交谈中,我注意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他们谈论理想时,没有一个人提到个人的功名利禄,说得最多的是“为国家做贡献”、“解决卡脖子技术”这样的话题。这让我想起了哈工大那位著名的“宝藏校长”王树国。

说到王树国校长,他的故事更是令人动容。从带着10美元赴法留学,到多次婉拒高位,最终选择在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教育报国”,也为哈工大注入了这样的精神基因。

更让我感动的是,这种精神在哈工大一直在传承。像32岁就成为博导的吴健,放弃了去其他名校的机会,选择回到母校服务。在他看来,能在科研黄金期专注于解决国家需要的技术难题,这比个人待遇更有意义。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常常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通过哈工大的例子,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最好的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我仿佛看到了祖国的未来。他们或许英语发音还不够标准,表达可能还有些磕绊,但那份为祖国奋斗的决心,足以让任何人为之动容。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哈工大的学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青春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个人的成功,更在于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或许就是他们能让一个法国人感到震惊的真正原因。

看着这些年轻人坚定的眼神,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而教师的希望,正在这些怀揣梦想的莘莘学子身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为能见证这样的青春而感到骄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