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登是孙权的长子,生母早亡。孙权娶了徐夫人之后,就把孙登交给徐夫人抚养。徐夫人很喜爱孙登,孙登也一直把徐夫人当成自己的生母看待。
孙权称王后,立孙登为太子。可孙登却要求先立王后,再立太子。孙权于是笑着问孙登:“王后就是你的生母啊。现在她在什么地方?”孙登答道:“在吴!”
徐夫人此时在吴郡,而孙权心里却想立步夫人为王后,听了孙登的回答,只得把王后之位空缺了下来。
步夫人的品质很优秀,并没有因为孙登力挺徐夫人而恨他,只要孙权赏给她什么东西,她都分一些给孙登。
孙登当然没有婉拒,但接受之后并没有使用。而徐夫人送衣服过来时,他都要搞个仪式,又是沐浴,又是焚香,然后才穿在身上。
孙权经历汉末乱世,觉得汉朝灭亡的教训最为深刻,因此很想让孙登把汉朝的历史好好学学,认真地总结教训,好好地吸取经验。
当时,张昭是汉学的权威。孙权很想叫孙登跟着张昭学习。可是怕张昭年龄太大,没有足够的精力,也怕张昭拒绝。于是,就让张昭的儿子张休从中转交学问。
同时陪太子读书的还有诸葛恪、陈表、顾谭三人。孙登跟他们关系很好,大家一起读书玩乐同游同寝,根本没有上下主仆的分别。
有一次,孙登让陈表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陈表立刻说不敢。可孙登却笑着说:“你的学问比我强多了。现在是按学问排座次的。你的学问高,你就得坐这个位子。否则,你把你的学问降下来。”
孙权宣布孙登为太子之后,自己就离开了武昌,让孙登主持日常工作。孙登的能力很强,人品也很优秀。
有一天,孙登外出打猎,突然一颗弹丸带着尖锐的风声擦着他的脑袋边飞过。
孙登身边的侍卫大惊,马上四处搜索。很快抓到一个手持弹弓的人,立刻绑了过来,押到孙登面前,听后处置。
孙登道: “不一定是他射的,还是先找到那颗弹丸,看看是不是同一种形状。”于是,大家分头寻找。
众人终于找到那颗从孙登脑袋边擦过去的弹丸,然后把那个人身上的弹丸都拿过来比较,果然不是同一形状的。
孙登示意放人,但手下人认为即使不是这家伙所为,也肯定有人做不利于孙登的事,应该杀了此人,以警示后果。
孙登却坚决不同意,道:“我们总说依法治国,因为我是皇太子,就可以随便滥杀无辜,这算是依法治国吗?”众人一听,没有话说了,只得把那个人放了。
孙登有一个盛水的金马盂,他平时用这个东西装痰。有一次,他要吐痰,转头找了几遍,就是找不到那个金马盂。他知道有人偷了。于是,下令破案。
很快嫌犯就被抓到,众人建议砍头。可孙登仍然不同意,偷一个痰盂不至于死罪吧?现在痰盂找回来了,也就算了。他告诫了一下那人,便让他走了。并且告诉众人,以后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孙登不但对其他人好,就是对他的兄弟也非常不错,一点不像曹丕那样,把自己的兄弟当成全世界最大的敌人。
孙权不光喜欢孙登,还喜欢另一个儿子孙和,孙和是孙权另一个夫人王氏的儿子。
孙登也很爱护孙和这个弟弟,孙登觉得自己的养母被废了,自己身体又不怎么强健,就多次表示,他不宜当这个皇太子,建议让孙和来当。可是,孙权和大臣们都不答应。
后来,孙权出征,基本都是让孙登在后方处理政务,他都处理的很好。
怎奈孙登命短,才活了三十三岁。死前,他给孙权写信,力挺陆逊等老臣,说他们才是国家的栋梁,还推荐孙和接位太子。
孙权是在孙登死后才看到这封信,看罢放声大哭。于是,按照孙登的话,让孙和当了太子。与此同时,噩耗接连而致。东吴重臣诸葛瑾也去世了。
诸葛瑾在孙策时期并没有得到重用。直到孙策死后,孙权当政,孙权的姊婿弘咨有一天碰到诸葛瑾,二人聊的很是投机,弘咨认为诸葛瑾是个人才,便向孙权极力推荐。
孙权那时正迫切需要人才,一听说诸葛瑾是个人才,立刻任命他要职。虽然他的地位和作用远不如鲁肃和吕蒙他们,但因为孙权的这几个幕僚命都很短,因此,诸葛瑾在东吴的资历,也就仅次于张昭。
张昭的水平可比诸葛瑾强多了。但张昭性格生硬倔强,很多时候令孙权没有面子,长期以跟孙权唱对台戏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孙权也拿他没有办法,还得表现得很尊重。
而诸葛瑾人员很好,大家都喜欢他。当时,东吴内部分成两个派系。一个是孙策时代就形成的淮泗派,主要是跟着孙策打仗过来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另一个就是江东的本土大族,代表人物就是陆逊。
这两派一直明争暗斗,诸葛瑾不是这两派的人,他不管在哪个派系的人面前,都做出和蔼可亲的样子,当了中间派。他别的能力都很弱,但做中间派做的却很优秀,最后大家都认可他。
于是,在激烈斗争的官场上,大家宁愿推举诸葛瑾,也不让对手得到机会。所以他在东吴虽多次领兵,多次败仗,可仍然是步步高升。
诸葛瑾得到大力提拔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弟弟诸葛亮。当时最重要的政策就是吴蜀联盟,重用诸葛瑾,可以赢得蜀国的信任。因此,孙刘两家有矛盾的时候,孙权都派诸葛瑾出面去说服刘备。
孙权重用诸葛瑾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诸葛瑾跟几大派系的关系都很和谐,关键时候可以起到调节作用。所以,他就是打再大的败仗,也不会怎么样。而且,关键的战场自然有陆逊撑着。
同时,东吴的另一个重臣顾雍也去世了。顾雍是东吴的丞相,地位比诸葛瑾更高。顾雍一死,丞相的位子就空缺了。
这时,孙权手下的人才也不如以前那么多了。找来找去也没有合适的。最后,他不得不把丞相的位子交给陆逊。
蜀汉的大将军、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蒋琬也在此时去世。蒋琬年轻时就很有名气,和他的表弟刘敏在一起,当时在零陵很出名。没多久便投入刘备。
开始时,刘备也没有重用蒋琬,只是让他当了个州书左。后来,跟着刘备进了四川,被任命为广都长。
蒋琬自认才华过人,在荆州时,刘备的势力不大,职位也不多,自己官职低也没办法。但是入川之后,刘备的势力扩大,大力提拔了很多人才,就是没有大力提拔他,为此,蒋琬很郁闷,天天饮酒玩乐,消极怠工。
刘备那时非常勤政,不时去各地视察。他到了广都之后,发现蒋琬没有处理政务,很是生气,命人把蒋琬找来。
蒋琬很快就被找到,是在酒店里找到的,已经醉得不省人事。刘备看到蒋琬这个模样,勃然大怒,立即要处死蒋琬。
诸葛亮对蒋琬很了解,对刘备道:“琬社稷之器,非百里才也。政在安民,不尚修饰,愿察之。”于是,蒋琬又活了下来。但刘备把他的所有职务都免掉了。
刘备汉中称王时,任命蒋琬为尚书郎。后来,诸葛亮组建丞相府,把蒋琬调到丞相府里任职。诸葛亮不断提拔他,从参军到长史兼抚军将军,职务一路飙升。诸葛亮出征时,蒋琬负责主持丞相府里的全面工作。
蒋琬确实很有才干,将诸葛亮交给的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诸葛亮对此很是满意,把蒋琬当成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
诸葛亮在五丈原临终时,向刘禅推荐了蒋琬。蒋琬的职务是大将军、录尚书事加大司马,成为了蜀汉掌握最大权利的人。
蒋琬的政治能力很强,但是军事能力并不优秀。刘禅这时很有进取心,他想趁着司马懿征辽东,曹魏内部矛盾突出的机会,叫蒋琬联合东吴进行北伐。
蒋琬在汉中接到命令后,既没有联合东吴,也没有进行军事部署,而是加紧总结诸葛亮的几次北伐的教训。最后选择将上庸做为北伐的地点。
上庸一带是蜀国与魏国的边界,这个地方不光与魏国接壤,同样也跟东吴一衣带水。本来刘禅下令蒋琬北伐时,是叫蒋琬和东吴一起联合,可因为蒋琬的这个决定,让东吴紧张起来。
东吴却认为蒋琬一定又想像当年的刘备那样,放船而下,攻取东吴。于是,步骘、朱然向孙权建议终止与蜀国联合的政策,结交魏国。
恰逢此时,蒋琬病了,计划无法实施。而手下反对这个计划的人认为这种走水路去的时候容易,可退回来的时候很难。于是,上报刘禅。
刘禅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就派费祎和姜维到汉中去阻止蒋琬的计划。
蒋琬与费祎讨论之后,认为凉州地势险要,是个可进可退的地方,应该派姜维到那里任凉州刺史,等条件成熟后,让姜维从凉州出击。把军事中心从汉中移到涪县,把北伐的重心分成凉州和东北部。
这个方案没有取得一点成效,但却导致了后来汉中防守单薄,以至于让邓艾冒险成功的后果。刘禅看到蒋琬跟费祎讨论过的方案,只得默许了。
于是,两年后蒋琬从汉中回军,把涪县当成他的大本营,他为了专心筹备北伐事物,把大将军的职务也转让给费祎,让费祎代他出守汉中。北伐的机会也失去了。
蜀国没有北伐,魏国的有些人却忍不住了,有人提出要讨伐蜀国。这个人是李胜。李胜受到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夏侯玄的提拔成为长史,夏侯玄是曹爽姑姑的儿子。
李胜和邓飏一起成为曹爽一派的核心人物。二人认为曹爽目前最大的敌人不是蜀国和吴国,而是司马懿。
而司马懿主要靠其抵御蜀国、吴国和平定辽东这些军事贡献,气势胜过了曹爽。曹爽却只凭借的是曹姓。现在只有打一场大战,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曹爽一派才能把司马懿的势头真正压下。
就目前形势来看,攻打蜀国比吴国要容易些。因为诸葛亮死后,蜀国不但综合国力比吴国弱的多,而且没有长江天险拦着。而且蜀国现在基本没有什么人才,如果攻打顺利,将是大功一件。
李胜和邓飏立刻建议曹爽实施伐蜀的计划。司马懿知道后,当场表示反对。他认为虽然蜀国现在国力较弱,但蜀地的地形十分复杂,易守难攻。况且蜀国内部非常团结,此时攻打,时机并不成熟。
曹爽一派则认为司马懿此举十分懦弱,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司马懿就畏首畏尾,现在诸葛亮死了,还是这般做派,嘲笑司马懿是被诸葛亮吓破了胆。
于是,曹爽亲自带兵十万,会和夏侯玄,浩浩荡荡从骆口向汉中进发。这时,是正始五年(公元244年)三月。
此前,汉中一直是诸葛亮在此长期驻扎。后来,蒋琬也向诸葛亮一样在此开府办公。之后是费祎。此时在这里的守将是王平。
王平很有军事才能,后诸葛亮时代,蒋琬是诸葛亮内政的继承人,而王平是军事方面的继承人。这时,他的职务是前监军、镇北大将军,汉中的最高级别军事将领。
汉中方面听说曹爽带领十万大军前来,众人顿时都慌了手脚。认为敌人的部队太多,我方只有三万人,最佳方案是坚守不出,等待援兵。
王平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我们主力在涪县,路途遥远,来不及救援。应先派主护军占领兴势,如果敌人分兵向黄金攻击,我只用一千人就可以拖住他们等待援军到来。”大家虽然狐疑,却也没有其他办法。
护军刘敏积极部署,带着很多旗帜,到处乱插,使得一百多里的山野都是旗帜招展,好像部队很庞大一样。
汉中方面安排完了,刘禅命费祎带援军前去支援汉中。在费祎出发前,光禄大夫来敏来到费祎府中想看看费祎对前线对敌有没有信心。
费祎便摆下棋谱,才下几手,前线的公文就已经一纸接一纸低送了过来。费祎显得很从容,陆续处理完,继续陪着来敏下棋,来敏十分佩服。
曹爽带着大军虽然很顺利地开进蜀国境内,可到兴势时,就被刘敏的部队死死挡住,想再前进一步都很困难。
紧接着关中以及羌、氐一带的运粮路也跟不上来,后勤缺乏保障,曹爽军中士气大跌。
这时,费祎的部队以及涪县的大军已经陆续开到。曹爽的参军杨伟一看,知道形势不好,忙找曹爽商议。
杨伟的建议是撤退,否则必败。而邓飏和李胜却不同意。几人挣得面红耳赤,杨伟看说不过他们,指着二人大叫: “飏、胜将败国家事,可斩也!”
这时,司马懿得知前方战报,立即给夏侯玄写了一封信:昔武皇帝再入汉中,几至打败,君所知也。今兴势至险,蜀以先据,若进不获战,退见邀绝,覆军必矣,将何以任其责!
夏侯玄接到司马懿的信,害怕起来,觉得这个责任还真担当不起。于是赶紧去找曹爽。曹爽听了夏侯玄的意见后,觉得确实不能打了。于是,下令撤军。
费祎看到曹爽准备撤退,立即下令进军三岭截断魏军的后路,穷追猛打。曹爽只有拼死突围,他的十万大军却被蜀军全部歼灭。
本来曹爽发动这场战争并不是想一战灭掉蜀国,只是想取得一场胜利,来压一压司马懿是势头,提升一下自己的资历。没想到这一败,到增加了司马懿在魏国的气势。
蜀国一举歼灭魏国数万大军,是多没来从没有过的辉煌战果。而此时的蒋琬已经在涪县病得奄奄一息。他把权力移交给费祎。
刘禅接着任命董允为尚书令,为费祎的助手。费祎才华横溢,且精力充沛,处理政务,井井有条。董允却相形见绌,相比之下叹道:“人才力相远若此,非吾之所及也!”
正始六年(公元245年)十一月,蜀国大司马蒋琬去世。于是,蜀国进入了费祎时代。蒋琬的才能远比不上费祎,因此,他的去世算不上蜀国的巨大损失,而紧跟着去世的另一个人才相比蒋琬来说对蜀国损失更大,这个人就是刚当上尚书令的董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