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说《铁棒磨针》是毒鸡汤,老奶奶该卖了铁棒去买针,对吗?

悦木Ivy陪娃成长 2023-06-20 10:05:49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看到的寓言好像总有bug,我们看到的谚语俗语好像总会自相矛盾。

中国人一边说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边又说”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一边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一边又说“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边说“大丈夫能屈能伸 ”一边又说“士可杀不可辱”。中国人都是纠结和矛盾的吗?

愚公移山是傻吗?

精卫填海是傻吗?

刑天舞干戚,脑袋都被砍了,还舞什么鬼?

问题的根源是,思维是分层的,在每一层里,也是分面的。在每一层、每一个面上总结出来的道理,都是有具体适用情景和范围的。

很多分歧的产生,都是因为人们用这一层的思维否定那一层的思维,用这一面的思维否定那一面的思维。问题的持方站在自己的层、自己的面、自己的坐标系上,再加上自己想象中的设定情景,怎么捋都觉得自己对得很。

更可悲的是在有些人的眼中,思维既不分层也不分面,只是一片儿,甚至只是一条线。在这种人眼中,世界极度统一,非黑即白,非左即右,一个理论能不分情况,不分场合地适用。在这些人的意识里,早已提前实现了大一统理论。一句“无论如何,打人就是不对”,就能杠天杠地杠空气,杠遍天下无敌手。

事实是,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当然会得到见仁见智的答案。

当人们需要说明一个道理的时候,不可能同时兼顾n个道理。甚至有些情况下,是作者为了突出核心意图,而对内容直接进行了裁剪。

“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强调的是恒心,因此在故事中就少了灵活和变通、少了审时度势的智慧。直接忽视这些缺失,应该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硬说是故事有bug,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没有必要。

以上,是对各种矛盾现象的解释。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如何对待这一现象,以及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这一现象。实际上,答案很简单,就是“辩证地看问题”。

我们可以把看问题的思维,分成“框框内的思维,和框框外的思维。”

框框内的思维,是指顺着作者意图、或者出题人的意图而进行的思维。当作者讲述一个寓言故事的时候,他到底想通过这个故事来表达什么?当一个出题人针对这个寓言故事问问题的时候,他到底想听到什么样的答案?

或许有人认为,这种思维方式太功利了。其实不然。当人和人之间进行沟通时,第一要义当然是准确识别对方的意图,这样才能进行合适的应对。没有精准识别到对方的核心意图,反倒将对方没有打算明确表明的意图,揣摩引申出一大堆,或者不断指出对方表达的不够严密,这显然不是高效的沟通。

那么,文学作品,是不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语言呢?当然是了。

因此,“框框内的思维“,应该是根本。也就是说,作为读者,我们首先要能够从字里行间,提炼出作者想表达的核心意图。

《铁杵磨针》,显然是讴歌恒心和坚持。

下面,我们来探讨“框框外的思维”。

孩子提出问题,“老奶奶应该把铁棒卖了去买针”,这是非常宝贵的。因为第一,这说明孩子真的动脑筋思考了;第二,孩子的思维已经跳出了框框外。

对此,一定不要打压。在这种情况下,完完全全可以捋着这条线,让孩子充分放飞思路进行表达,甚至还可以开辟更多的角度和维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但是,在话题末尾,家长一定还是要拉回来,帮助孩子认识到“作者表达的核心意图”和“我解读出来的延展问题”是不同的,它们不存在对错高下之分,只是切入的角度和层面不同而已。但无论如何,我的解读应该首先大致包含作者的表达,不然的话,压根就是“没读懂”作者的表达。

继续下去,还要继续引导孩子,什么情况下,应当使用哪一层哪一面的思维方式。比如做阅读题。阅读题一定是围绕作者要表达的意图来问问题的,做回答时,当然要用“作者表达的核心意图”去回答。而一些开放式的题目,则可以充分进行延展。

最可怕的一点是,思维固化在框框里出不来;第二可怕的一点是,思维在框框外狂飙,认为这样非常的“高人一等”,没有办法回到框框内的点子上。因此,孩子的解读值得称赞,但孩子将《铁杵磨针》定论成毒鸡汤,就必须拉回来。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提醒了我们家长,平日需要着重培养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提高柔韧性以及变通的智慧;帮助孩子让思维跳到更高的层次,在框框内外跳入跳出,辩证地、全面地、立体地看问题。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