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5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23次常委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决定将地质部改为地质矿产部,如此,地矿部遂正式成立。
地矿部是国务院曾经下设的一个部门,它主要兼管全国矿产和地质勘查,是国务院的核心部门。地矿部成立后,先后产生了3位部长,他们即是孙大光、朱训和宋瑞祥。
在这3位地矿部部长中,朱训是江苏阜宁人,宋瑞祥是江苏金坛人。
只有第一任地矿部部长孙大光,是唯一的一位安徽人。
孙大光生于1917年1月7日,安徽寿县人。历史上,安徽寿县也曾出现了许多历史名人,像东汉曹操麾下的谋士刘晔,东吴名将蒋钦,辛亥功臣柏文蔚,以及近代抗日名将方振武将军,就是寿县本地人。
孙大光参加过寿县学生运动,他9岁读书,16岁即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时,安徽还正处在军阀的统治之下,为了实现全国的解放,孙大光先是领导学生运动,继而又参加共青团发行部的组建,成为了共青团江苏省委的骨干。
1935年,中共江苏省委打算派一批青年骨干到上海沪东工作,因孙大光工作积极,他遂被选派为沪东区委委员,开始正式负责上海等地的青运工作。
别看这一时期的孙大光只有18岁,他在青年运动方面的成就,却一点也不比其他人差。来到上海后,孙大光先是创办青年杂志,接着又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逐步升任为共青团江苏省委的宣传部部长。
1936年,共青团江苏省委组织上海学生南下抗日义勇军支援两广抗日,受党的指派,孙大光前往广州从事统战工作,成为了上海南下学生义勇军的政委。
从此时开始,孙大光即长期在两广任职,在此期间,他积极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又支持两广、珠江和韩江纵队,为我华南抗日游击队的扩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孙大光工作认真,且颇有韬略。全国抗战结束后,他曾遵照党的指派进入国民党熊式辉部任职,为我党传递了大量的情报。后来,国军对其内部展开调查,孙大光设法躲过调查,并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于沈阳成立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孙大光再任东北人民政府办公厅交通处处长和国家交通部部长,成为了国家的正部级干部。
孙大光是在1975年起正式主持我国地矿工作的,在这一阶段,他连续领导了甘青宁浙等省的矿产勘查和海洋地质勘查,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孙大光当选为地质部部长。
孙大光主持我国地质部期间,是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大力开发之期,当时,由于技术上的滞后,我国很多资源难以开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孙大光一边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一边又积极引进国外新技术进行勘测,在他的一番努力和指导下,到1980年,我国遂终于解决了矿产开采技术上的难题。
除了引进新技术,孙大光担任地矿部部长期间,还制定了《矿产资源法》。当时,我国的地质队伍基地进展缓慢,许多地矿单位并没有形成产业化。为了矿产资源工作的顺利推进,孙大光大胆向中央提出修正矿产资源法,又适时培养和选拔大批优秀骨干,最终实现了我国地矿业的跨越式发展。
1987年,第十三大会议在北京召开,经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意,孙大光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
孙大光是我国地矿产业的开拓者,他工作认真,作风干练,并深得中央的信任。退入二线后,孙大光主要在北京定居,这一段时间,他受邀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并决定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点实事。
当时,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价值1亿元的190件文物献给了国家,又将所奖资金全部投入了教育事业。在他的帮助下,寿光当地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2005年1月13日,孙大光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孙大光是我国地质矿产事业的开拓者,他一生为党,为我国地质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孙大光晚年还为党培养了一位正国级干部,他就是温家宝总理。
温总理是天津市人,他早年曾担任过甘肃省地质局的副局长。孙大光主持国务院地矿部时,温总理曾专门协助其对甘肃省地矿局进行整顿,在他的支持下,温总理一路晋升,并逐步升任为地矿部的副部长。
能够提拔党的一名正国级干才,足见孙大光的眼光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