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次子毛岸青,骨灰从八宝山移至湖南,背后原因令人潸然泪下

历史迷小贺说 2024-09-08 21:36:38

八宝山革命公墓作为中国红色教育资源最多的公墓,从建成之日,便承担起安葬国家、军队重要领导人,以及革命烈士、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等重要责任。

中国自革命之日起,有无数的烈士牺牲,其中一部分只能葬在别处。毛岸青作为毛主席的次子,为国家尽忠职守、奉献自身,在去世后,他的骨灰依照规定,应当被埋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可是,其子毛新宇却在父亲入土为安一年后,将他的骨灰移动到湖南,重新下葬,这究竟是为何?在毛新宇递交申请书时,领导也曾表示疑问,但当他表明原因时,众人皆被感动。

年幼丧母

毛岸青是毛主席与第一位妻子杨开慧的次子,杨开慧婚后,为支持丈夫的革命事业,不得已与爱人分隔两地。毛岸青及其哥哥毛岸英、弟弟毛岸龙居住在湖南板仓。

彼时,“八七会议”结束不久,毛主席与一众革命战士为暴动做准备。杨开慧一边照顾丈夫与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一边充当丈夫工作上的副手。八月末,毛主席在杨开明的护送下,装扮成医生外出指挥秋收起义。

夫妻二人分别时,皆在不断嘱托对方照顾好自己。丈夫离开后,杨开慧没有停止工作,留在板仓的她开始了地下斗争,组织并参加农民运动以及部分武装斗争。

三年后,红军在众人努力下,已经发展了十几处农村根据地。约有7万人,共13个军团,俨然成为国民党的强敌。

共产党的领导成员更是成为了,蒋介石以及各地军阀的眼中钉、肉中刺。讨逆军第四路军总指挥何健,彼时正任职于湖南省。他无法抓捕到毛泽东等共产党要员,一腔怒火无处发泄。

但是,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身处长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于是,他公开表示,提供有关杨开慧的任何线索,都会收到奖赏。若是抓捕到杨开慧,更是赏银1000银元。

1930年的一块大洋,在长沙可以兑换铜板1500文,可以购买大约120斤的面粉,足够一家三口吃上一个月,3块大洋是工薪阶层的月薪。可以说,何健开出的条件十分吸引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许多人开始向何健透露消息,也有人加入了抓捕杨开慧的队伍当中。有被钱财所蛊惑的人,亦有不被钱财所蒙蔽的群众,在他们的掩护下,杨开慧多次逃脱出敌人的抓捕。

为了孩子的安全,她选择将孩子和母亲留在板仓。但是,长期的逃亡,让她失去了与家人的联络。抵不住对亲人安全的担心、孩子的思念,杨开慧在1930年10月24日偷偷潜回家中。

殊不知,何健已经在板仓进行了严密的部署。她刚刚抵达家中,便被几十人围在房中。杨开慧以及保姆陈玉英、毛岸英皆被捕获,三人被扭送至司禁湾陆军监狱署。

一心想要从杨开慧口中得到,有关红军以及毛泽东相关情报的何健,亲自审问了杨开慧。对其实施了扎竹签、踩杠子等多项刑法。

可心系革命的杨开慧根本不惧敌人的毒刑,她表示自己绝不屈服,当自己选择革命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她早就已经准备好随时为革命献身。彼时,共产党叛徒任君彰,为加入国民党,主动献计何健。

杨开慧是杨昌济的女儿,其父是三湘的著名学者,在北京和长沙的教育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进步主义学术思想影响着许多人,蔡和森、萧子升、毛泽东等进步青年皆是他的学生,蔡元培、章士钊更与其有着极深的交情。

因此,如若她公开表示与毛泽东脱离关系,对红军绝对是一个重击。可未曾想到,杨开慧直接了当的拒绝:“除非海枯石烂,否则我绝对不会和毛泽东脱离关系。你们要打便打,要杀便杀。”

杨开慧坚定的态度,彻底激怒了何健。他不顾蒋介石的反对,以及外界的呼声,直接下令将其处以枪决,暴尸三日。

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

之后,何健为了平息众怒,主动表示毛岸英、毛岸青等人,在交够保释金的情况下,可以被释放。

出狱后的兄弟,连同弟弟毛岸龙一起被组织转移到上海。为保护三人安全,杨老太太以及李崇德舅妈,装扮成走亲戚的模样,带着孩子乘坐火车抵达武汉,然后换乘轮船去往上海。

彼时,董健吾利用自己牧师的身份,创办了大同幼稚园,专门接收革命烈士的子女。毛岸青三兄弟抵达上海后,便被送去园内生活。

好景不长,顾顺章被捕后,当即叛变。将自己所知晓的中共机密,悉数告知敌方。为避免上海地下党遭到破坏,周恩来直接领导转移计划。与此同时,大同幼稚园解散,毛岸龙在此期间不幸去世,毛岸青与毛岸英则由董健吾代为照顾。

可董健吾和岳母住在一起,党组织虽然留下部分经费,但是依旧不够董家开销,董健吾岳母对此颇有微词。无奈之下,他只能将毛岸青兄弟二人,送到前妻黄慧光处。

可对方还有几个孩子需要照顾,家中突然增加的两个孩子,让她们的生活更加窘迫。懂事的毛岸青兄弟二人主动去街上卖报纸赚钱,补贴家用。

走街串巷的二人,经常看到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妄为。气不过的毛岸青在街上写下“打倒洋人”,巡捕看见后十分生气,对他拳打脚踢。年少的孩子根本没有力气反抗,只能被人打的头破血流。

等到毛岸英赶到时,弟弟已经躺在地上不省人事,急忙将其送回家。因为没有钱去医院治疗,毛岸青落下了头疼的隐疾,发病时神志不清。

经此一事,黄慧光将他们撵出家门。此后,兄弟二人彻底过上了流浪街头的生活。饿了便翻垃圾桶,困了直接睡在大街上。

两兄弟流浪的同时,上海地下党也在不断寻找孩子们的下落。直到1936年,毛岸英兄弟二人终于被组织找到,结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可国内形势严峻,毛泽东根本没有时间照顾两个孩子。

他只能联系张学良,拜托其送毛岸青兄弟二人出国避难。恰逢东北义勇军司令李杜,正准备去西欧考察。借此机会,毛岸英、毛岸英以及董寿琪一同被送往莫斯科。

遗愿终得偿

抵达苏联后,毛岸青去到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学习。留学期间,他努力学习,充实自身。新中国建立后,他去往中宣部担任俄语翻译员。

在空闲时间,他开始翻译国外著作,帮助国人了解他国文化。工作上有着一番作为的毛岸青,感情上却不那么顺利。

适龄的女青年,许多都顾忌他的身份,不敢与其交往。因此,他的婚事让毛主席十分焦急。直到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毛岸青再次遭到重创。年幼时丧母、丧弟,中年失去哥哥,悲伤欲绝下,他的头疾再次发作。

毛主席只能将他送到,当时医疗相对发达的苏联治疗。一晃八年时间过去,情况好转的他回国修养,与刘松林的妹妹邵华相识。二人互生情愫,在众人的祝福下,步入婚姻的殿堂。

1970年,邵华诞下长子毛新宇,毛主席十分高兴嫡孙的出生,一家人其乐融融。可平静的日子再一次被打破,六年后毛泽东逝世。毛岸青此后的生活,是在不断缅怀家人中度过的。

年纪渐长的他,经常怀念过去,有时对着杨开慧和毛主席的画像自说自话。他曾对毛新宇说道:“母亲牺牲前,是哥哥陪伴在她身边。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我离去后,能够埋葬在母亲身边,和她团聚。”

2007年,毛岸青因病去世。他的骨灰依照规定,被埋葬在八宝山烈士陵园。一年后,其妻子邵华因乳腺癌离世。

毛新宇为完成父亲遗愿,将父母的骨灰迁葬到杨开慧烈士陵园,毛岸青终于得偿所愿。此后,他将一直和妻子、母亲在一处,不再分离。

结语

母亲赋予孩子生命,给予无尽的关怀,这种情感是无法被代替的。因此,人们无论身在何处,最终都会想回到母亲身边,做回那个无忧无虑的孩子。这就是母亲的神圣之处,也是母爱的伟大之处。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