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8岁担任北京市委书记,41岁被撤职,晚年享受干部待遇

陈石头本头 2024-11-21 20:37:47

1953年的冬天,中南海组织了一次晚会。

许多人都上前来同周总理握手,其中就包括一个16、17岁的花季少女。

她朝着周总理立正、鞠躬,自我介绍是机要局的同志。

周总理问她:“是不是新来的?”

她也丝毫不怯场,机灵地回答:“不,我来了大半年了,新同志不变成老同志是不准到这儿来的。”

温和儒雅的周总理就这样记住了她。不久后,又一场晚会,她被周总理招呼着坐到了旁边,被介绍给了毛主席认识。

这个人就是谢静宜,1959年,她开始来到毛主席身边担任机要秘书,踏上了一条“青云路”。

38岁时,她成为了北京市委书记,哪怕41岁遭到撤职,晚年仍享受干部待遇。

毛主席的机要员小谢

谢静宜第一次和毛主席见面时,正在中南海参加晚会。

同样是1953年冬天的晚会,谢静宜第二次见到周总理。后者见现场人头攒动,中间夹在一个可怜兮兮的小姑娘在到处找座位,干脆拍拍沙发扶手,对她说:“坐这里来。”

谢静宜性格外向又胆大,大跨步走了过来,一屁股就坐到了周总理和毛主席中间的沙发扶手上,向周总理和毛主席问好。

毛主席时年60岁,看17岁的谢静宜就像看着孙女,起了逗趣的心理,特地问她:“你是谁呀?”

谢静宜说了自己的名字,毛主席连说这名字太麻烦了,建议她写草书,把“谢”字写成个歪把,“静”字就写成“井”,“宜”字写成“一”,干脆就改名叫“谢井一”。

说完,谢静宜愣愣地还没反应过来,毛主席就又改口说:“不行。”

紧接着他念了一句李白的诗:“蓬莱文章见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于是终于决定叫谢静宜为“小谢”。

期间周总理在一旁笑看着,也和毛主席一样叫她“小谢”。

没有晚会的日子,作为刚到机要局工作不久的年轻同志,谢静宜并没有机会和毛主席、周总理对接工作,自然没有和他们打交道的机会。

但她在机要局团结同事,认真工作的表现还是让她渐渐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也让她在6年后被推荐到毛主席身边,担任他的机要秘书。

未来17年,她都将在毛主席身边度过,受其影响和教导,获得了极大的成长。

谢静宜是1936年生人,来自河南。她会成为机要人员,其实是因缘际会。

原来,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的不久后,军委某部来到谢静宜的家乡招收机要人员,彼时,谢静宜只是14岁的年纪,刚刚考上了高中,却还未到开学的时候,听说了这个消息,立刻跑去报了名。

在一众竞争者中,她的知识储备和身体素质都是比较好的,后来果然被录取。

上高中和得到一个铁饭碗工作,谢静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同年,她办理了参军的手续,被安排进入军委机要学校学习,3年后,她从学校毕业被安排到了中南海,成为中央机要局的一名机要员。

谢静宜自1953年冬天与毛主席就有过交谈,1959年被安排到毛主席身边担任机要秘书后,也很快融入了新的环境。

毛主席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一直多有理解和关怀。谢静宜因为工作起来认真,闲暇下来又因为单纯直率到带了一点儿傻气的性格时不时闹出“笑话”,让毛主席开怀,很是得到毛主席的喜爱。

毛主席甚至从她那儿学来了一首过去国统区流传的骂他的歌谣。

谢静宜没有隐瞒自己当时是学了歌才知道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知道了毛泽东和朱德,回家唱出来的时候还被叔叔打了一巴掌。

毛主席听了哈哈大笑,他看到了谢静宜没有注意的点:国民党想要抹黑他,抹黑共产党,故意编造和传出这样的歌谣,却反而让老百姓知晓了他们的存在,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多年后,毛主席数次参加大会,都会提起这首歌谣,用它来举例,佐证自己的观点。

谢静宜敢对毛主席说真话,让他信得过。17年间,她跟随毛主席走遍了大江南北,留下了89张合影。

毛主席还曾主动提出要为她作一首诗,她虽然高兴,却考虑到毛主席公务繁忙、日理万机,不愿意花费他太多时间、影响他的工作,还是委婉作了拒绝。

她也就放弃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晚年想起来还要道一句“后悔”。

值得提到的是,跟在毛主席身边久了,谢静宜也学会了毛主席对身边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理解,在为人处事上大有进益。

这也成了谢静宜宝贵的精神财富。

辉煌与陨落

谢静宜一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到1976年,但此前,除担负机要工作,完成毛主席和周总理交办的工作,她其实还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兼任了北京市委的重要领导职务。

比如,1974年,38岁的她就坐上了北京市委书记的高位,逐渐接近了高层政治核心,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政治人物。

谢静宜取得这样的成绩,有她自身的努力,却更多是因为她取得了毛主席的信任,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

说到底,她是一个具有特殊经历的普通人,这也使得毛主席病逝后,1977年,41岁的她失去了庇护,立即被卷入政治的漩涡里,受到了隔离审查。

不久后,她被撤销了所有职务,下放到北京郊区的密云劳动,并因为长期奋斗在艰苦的环境,出现了一些健康问题。

1985年,她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因为病体拖累,她不得不停止劳作,在密云的住所长期休养。

好在过去的一些老领导,如邓颖超同志没有忘了她。

在邓颖超的关怀和批示下,1989年,53岁的她终于获准回京,将工作关系挂在了北京市委某单位,能够领取一笔工资,总额是395元。

值得提到的是,她还分到了一处类似局级待遇的住房,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晚年至少无需受经济困扰。

晚年生活

毛主席生前经常关心“小谢”的家庭。

那时,谢静宜和爱人苏延勋还是一对感情深厚的“机要夫妻”。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哪怕一个在中南海,一个在广州空军某部机关,因公要长期分离,也丝毫不影响情谊。

毛主席知道他们的夫妻关系后,到广州视察时一定会带上谢静宜,让他们夫妻能够见上一面。

只是,毛主席病逝后,谢静宜受到审查,被下放劳动,苏延勋也受到她的牵连,日子并不好过。

雪上加霜的是,数年后,苏延勋还确诊了白血病,在谢静宜终于回京的次年,1991年,他就在病痛中离世,让谢静宜本来多病的身体更受打击。

谢静宜和苏延勋是在1959年结婚,后来生下了儿子苏引,周总理要她在计划生育上带个头,她也就没有再生二胎。

苏延勋去世后,苏引渐渐到了而立之年,和爱人一起在社科院生活,为谢静宜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孙女,给了谢静宜不小的慰藉。

只是,早期谢静宜住在了城南,她的儿子、儿媳和孙女住在了城北,距离很远,哪怕双方都很想见面,一周也只能在周末团聚,后者还受尽了奔波的苦楚。

那段时间,她独身一人难免孤寂。来看望她的朋友见她体弱多病,难以独立生活,好心地提出要为她寻找一位老年伴侣。

但她忘不了苏延勋,还是坚定地拒绝了。

谢静宜的交往圈其实很小,与她往来的除了亲属,大都是原来一起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同志,包括毛主席的秘书、卫士、摄影师和服务人员等等。

大家都逐渐年迈,多数身体不好,登门拜访的人少,打电话寒暄问候的多。

苏引到底放心不下母亲。等到条件好了一些,在他的安排下,两家搬到了一处,由谢静宜住在了楼上,他们住在楼下。

因为谢静宜喜欢自己做吃的,又图清净省事,他们多数时间都是分开吃饭,只偶尔聚在一起吃大餐。

谢静宜晚年对住处的陈设有一定的“讲究”。

她在客厅里的地上只摆了几件简单的摆设,如沙发、茶几和书柜,讲究实用,在两边的墙上却做了引人注目的布置,有一张几乎占了一面墙的巨幅诗作,是她请来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毛主席的《七律·长征》,还有一副毛主席的巨幅照片,是70年代毛主席会见外宾的画面。

由此不难看出,谢静宜在深深地怀念着毛主席,并且不改对他的崇敬。

事实上,谢静宜晚年耗费极大精力,撰写并发表了不少有关毛主席的文章,便是在病中也没有停笔,只在靠坐在床头,在背后垫上几个枕头,用膝盖支撑着稿纸一个字一个字写就。

她的这些文章,为后人了解毛主席、了解那一段段历史很有帮助。

2017年,谢静宜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

参考文献:

张聂尔. 毛主席的机要员——小谢 [J]. 中国老区建设, 2001, (12): 52-53.

李光彩. 谢静宜:在毛泽东身边的琐事回忆 [J]. 党史文苑, 2012, (11): 43-45.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