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再读苏轼,读出了颠沛流离的辛酸,也有接纳一切之后的坦然,看淡之后的从容豁达。
苏轼为人率真,兴趣广泛,他的诗词及生活态度,勉励并治愈着许多人,而他自己一生的经历却很坎坷。
木心先生说,能从悲伤中落落大方地走出来,就是艺术家。苏轼既是诗词方面的艺术家,也是生活里的艺术家。
人生海海,潮落后有潮起,内心有爱、有生命力的人,走到哪里,都不失诗和远方。
人生无解时,读读苏轼,心境会变得豁然开朗。
01 人生大起大落,有失意也有精彩苏轼于宋景祐三年(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的后裔,父亲苏洵为古文名家,母亲也经常以东汉名士的事迹勉励苏轼,苏轼因此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嘉佑元年(1056年),21岁的苏轼及19岁的弟弟苏辙,随父亲进京赶考。
当年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和梅尧臣,两人对苏轼的策论颇为欣赏。欧阳修当时误以为是弟子曾巩所作(我国古代自唐朝武则天时期,考试实行糊名制),为了避嫌,将本来的第一名降至第二。
得知真相后,欧阳修对苏轼的才华及坦率性情十分赏识,他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苏轼遇见欧阳修,可谓是千里马遇见了伯乐,欧阳修当时无论在文坛还是政坛,都是屈指可数的人物,苏轼能得到欧阳修的垂青,很快就声名鹊起,在文坛颇负盛名,每有新作,就会轰动整个京城。
苏轼少年得志,本来正是仕途光明,大显身手的时候。然而不久母亲病故,苏门三父子回乡奔丧,次年才重返汴京。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及弟弟返乡,守孝三年。
三年后苏轼还朝,不巧赶上了王安石变法,因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元丰二年(1079年)4月,苏轼任湖州知府,因“乌台诗案”备受打击,入狱一百余天,险些丧命,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就任,因旅途劳顿,幼儿不幸夭折,苏轼忍受着丧子之痛,请命到常州居住。
早年先后失去了母亲、父亲,中年失去了儿子,又先后被贬官三次,颠沛流离至黄州、惠州、儋州,一次比一次偏远。
大黑暗中,孕育着大光明,巨大的痛苦之后,是恒久的平静。
公元1101年,宋徽宗继位,下令大赦天下,65岁的苏轼在被流放到儋州三年之久后,也终于得以重返中原。归途中,苏轼经过金山的龙游寺,看见里面挂着他早年的一幅画像,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一首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关于苏轼,一千个人心中或许有一千个不同的“版本”。
林语堂先生曾在《苏东坡传》里这样描述道:
“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即便被赋予了这么多标签,一个用生命在沉浸式体验人生的人,内在生命的丰富,自然不能用言语尽述。
苏轼一生的态度,都藏在了他的诗词里,他既不消极避世,也不随波逐流,身处逆境时,能超然物外,保持内心光明,以旷达的心境,直面人生海海,正是“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尔”。
02 此心光明,亦复何求源自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开篇首先交代了创作背景: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七日这天,我在沙湖道适逢下雨天,有人带着雨具先行一步,同行的人都觉得狼狈,我却不这么认为。过不多久,天晴了,于是作了这首词。
一般我们遇见下雨,可能也会和苏轼的友人一样,要么急着避雨,要么撑伞赶路,没有伞的话淋着雨会感觉自己狼狈,而苏轼却是另外一番心境,坦荡自如,不慌不忙,吟啸徐行。
比起人生的风风雨雨、大起大落,大自然的雨,又算得了什么呢。
苏轼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正是他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年,这个官职十分低微,可以说是徒有个官名,并无实权。
北宋时期,为了避免地方割据,也为贯彻“重文轻武”的政策,团练副使成为“三无”官职,无职权、无定员、无驻地,甚至也无俸禄,只有微薄的补贴,苏轼自己靠种地补贴家用。
可我们从他的诗词里,读出来的不是拮据,不是狼狈,却是闲适、洒脱、豪迈……
贬官经历让他饱尝名利场的复杂及世间冷暖,却也从某种意义上也成就了他,没有那些颠沛流离的贬谪,许多经典词作或许也就不会诞生。
苏轼曾因心情郁闷,多次外出游览赤壁山,写下《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寄托自己谪居及游历所感。
《定风波》也是苏轼和友人外出春游时所作。经历着政治上的打击,依然要快意人生,逆境中有自己的态度,有生命的气度,这就是苏轼。
政治的风雨摧残不了他,大自然里的风雨面前,同样不会退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开篇就给人展示出一种很开阔的意境。
风狂雨骤,风好似在林中猛烈地穿梭,雨迅疾地拍打着树叶。风雨来势汹汹,想想我们平时的生活里,如遇到这种情况,大概会赶紧找地方躲避,或是匆忙赶路,而苏轼却不慌不忙,照样吟咏着诗词缓缓行走。
“吟”和“啸”这两个字的意境很宏大,一般我们会说,龙吟,虎啸。而在这里,是形容作者在风雨中大声吟诵诗词,可以感受到那股豪迈之气,并不输迎面而来的风雨的气势。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一出,更是气势全开。
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走起路来也能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呢?披着一件蓑衣在雨中漫步,任凭风吹雨打,(我)照样可以逍遥自在地度过我的一生。
蒋勋老师在讲宋词时,特意去讲了苏轼,他说苏轼的贬官下放,常常变成其挑战自己豁达的一个方式,越是被贬,越看到他的豪迈,越看到他生命的宽阔。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越是被打击,越能激发他潜在的生命力。内心有大爱之人,才会在遭遇挫败后,对这世界一次次生出新的希望来。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无论是大自然的风雨,还是人生路上的风雨,都可以坦然笑对,泰然处之。
回望一路走来风雨萧瑟之处,信步而归,不管是风雨还是晴天。
苏轼的词,字里行间传达着一种通透,这正是他自己豁达心境的写照。
无论外界是喧嚣还是复杂,内心宁静,身心以外,就没什么能干扰自己。
身体在世间遭受磨难,精神永远可以向着更高处塑造,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境遇所缚。
格局打开,有了豁达与超然的精神,就不为现世沉浮而捶胸顿足,裹足不前。
人生路上,难免有失意的时候,不妨以苏轼为镜,时常向内观照。
失意时,也可以保持内心的清明洒脱,境随心转,心底无私且开阔,天地就是一片旷野,可供你自由驰骋。
文/素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