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1年~663年在中亚吐火罗地区,唐代设置了一个短暂的都护府。波斯都护府。此时显赫了400年的波斯萨珊帝国已经被阿拉伯灭亡了10年。这个波斯都护府显得非常突兀。
这个只存在了2年的都护府是有唐一代短暂管辖的最远的领土。他所在的吐火罗地区是今天(今阿姆河)上游,以今昆都士为中心的阿富汗北部地区。为什么唐军在这里还短暂建立过统治,这和一个辉煌过的王朝的最后挣扎有关。
飞翔的火焰,伊朗人心中的最深的遗憾——萨珊王朝波斯拜火教的圣火
626年6月4日在长安清晨破晓来临前,李世民和他的队伍准备对兄弟下死手,用军事政变获得最高权力。长安以西万里之外的君士坦丁堡,波斯人和他的游牧盟友阿瓦尔人正准备拿下这座坚城,灭亡东罗马为两国400多年的争斗画上句号。
极盛时期的萨珊波斯帝国
波斯和盟友进攻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迎来生死时刻。但是君士坦丁堡最后守住了,东罗马皇帝希拉克略后来联合科萨突厥开始在高加索和两河上游反推波斯人。
城防坚固的君士坦丁堡防住了阿瓦尔人的进攻
这年开始波斯和大唐两个强国的国运从此异途,大唐一路向上走上天俾万国之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而波斯人将一路向下迎来历史上第二次灭国。
萨珊波斯开国太祖阿尔达希尔被拜火教祭祀加冕石刻
400年前的公元226年,萨珊波斯太祖阿尔达希尔从伊朗高原出发取代安息王朝,建立了以拜火教为国教的第二波斯帝国,并开始和罗马人争夺近东。二代波斯君主沙普尔更是接连大败罗马人的远征军,甚至俘虏了罗马皇帝,间接引爆了罗马的三世纪危机。
曾俘虏了罗马皇帝的波斯君主沙普尔二世
罗马波斯双雄争霸中东400年后在7世纪达到高潮,双方都是极限进攻打到对方的首都。不过在双方两败俱伤的同时,阿拉伯半岛深处一轮红日已经勃然待发。新兴的伊斯兰势力将吞并两个帝国多年的成果。
636年波斯首都泰西封被阿拉伯人攻占,随后波斯人退回伊朗高原又接连遭遇野战失利,在646年尼哈旺德战役被击败,最后的野战军被摧毁。萨珊王朝无力对付入侵者而向远在长安的唐太宗求援,希望唐军从安西调兵帮助抵御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来了
使节在第二年647年到达长安。唐太宗皇帝谕之日:“国君相救,理固然已。然朕自贵大使之口,得闻阿剌伯族为何等人,其风俗,其信仰,其首领之品格,皆甚详尽。人民如斯之忠信,首领如斯之才能,焉有不胜之理。尔其慎修德谨行,以博彼等之欢。”回绝了这次请求。
唐太宗:“我还要打高句丽,你们波斯人的事自己解决”
唐太宗嘴巴上说阿拉伯人组织力强,其民众信仰坚定你们波斯人打不过。但实际最大的原因估计是这一年他还想再打高句丽,希望给太子李治留下一个稳定的边疆。波斯毕竟都在葱岭以西了,不是唐朝的核心利益。
求援失败后不久末代君主伊嗣埃三世在651年在中亚木鹿(今天土库曼斯坦马累市)被一名磨坊工人刺杀,萨珊王朝正式终结,剩余的贵族迁到中亚定居。
末代君主伊嗣埃三世被杀,萨珊波斯亡国
这次亡国对波斯人来说是“亡天下”,虽然波斯人不是第一次被灭国。但这一次阿拉伯征服者改变了波斯人的信仰和文字,曾经的国教拜火教式微,今天只有印度的波斯社区和波斯本土有几十万人信仰,拜火教已经成了宗教活化石。
题外说一下,拜火教思想很多融入了伊朗什叶教义,波斯人借着伊斯兰教的少数派继续自己在中东特立独行的身份。
波斯王子,力不能支的复国之路游戏“波斯王子时之沙”
波斯灭国后皇族没有忘记复国的使命,末代皇帝死了之后他的儿子俾路斯、阿罗憾等继续寻求唐朝的帮助。留在阿富汗山区的波斯人,则一直在在阿富汗的群山中传播波斯文化,并在200多年后建立了一个波斯文化主导的萨曼王朝。
末代皇帝死了之后,他的儿孙向东来到长安。皇子俾路斯、阿罗憾、皇孙泥涅师依次获得过唐朝皇帝的接见。
在唐军平定西突厥后4年661年,唐军背书的波斯都护府成立。阿富汗山区波斯复国组织开始了行动,662年皇子俾路斯被册封为波斯王,但是俾路斯没有搞出什么大的动静,波斯都护府2年后就撤销了。670年后经历挫败的皇子俾路斯又到了长安,最后在异国他乡病逝。复国的事业交给他的兄弟和儿子。
武后接见波斯王孙泥涅师和裴行俭
在670年后,随着唐军不败金身被吐蕃人打破,西突厥人又支棱起来了。在天山以西恢复元气,一心复国的波斯人终于等来短暂的历史机遇期。唐军此时必须要对中亚做出军事应对,阿拉伯人因为哈里发继承问题开始打内战,东西两个方向都有好的变化。
679年,唐朝终于做出了帮助波斯人复国的实际行动。领导者是唐朝将领裴行俭,他借着护送波斯王子泥捏师回中亚复国的名头解决了再次叛乱的西突厥人。
唐朝将领裴行俭巩固了天山西部的桥头堡——碎叶城
不过唐军在巩固了碎叶城后就停止了,没真的派兵跟着波斯王子泥涅师去收复失地。泥涅师在吐火罗地区逗留了超过20年,没有大的进展。之后在唐中宗执政时返回长安,和他父亲一样最终病死于中国。他的儿子普尚,算是波斯复国的第三代继续在阿富汗地区领导不愿归附的波斯人。
唐军帮助波斯人复国的最大收获是巩固了碎叶城
另一位波斯王子阿罗憾(他的身份还存在争议)事迹更是让人遗憾。他的墓志近代出土了,他活了95岁,35岁时波斯亡国。他以皇子和拜火教大祭司身份在波斯东北部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力。45岁时也就是唐军建立波斯都护时他前往长安。
出土的阿罗憾的墓志铭
之后一直利用自己在拜火教群体中的声望,给李唐、武周朝廷捐钱捐物,希望唐军能腾出手帮忙,77岁时还出使西域帮武则天稳定西域局势。79岁时,为了取悦女皇登基,他积极号召各路胡商捐钱捐物。“诸胡聚钱百万亿”建天枢于神都洛阳。
为了取悦女皇,“诸胡聚钱百万亿”建成的天枢
不过一直到他95岁去世,唐军西征阿拉伯还是没影。我本将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
东北和吐蕃是高宗时期的重点进攻方向,恢复中亚波斯人势力不在大唐君主的优先考虑范围高宗李治虽然在历史上总被描述成一个柔弱的君主,但是作为太宗的儿子。他的雄心壮志一点不小,继位不久他就延续太宗时期的方向,继续对东北的高句丽和西北的西突厥势力进行打击。终于在657年和668年将这两股势力消灭,唐代的版本在此时趋于极盛。
终唐一代,吐蕃人时最大的军事威胁
倒霉的波斯人在这个时候亡国了,能给与他们帮助的唐朝的军事重心根本不在中亚。就在唐高宗终于完成四海一统的时候。高原上的吐蕃人又下山了,并在670年北上拿下安西四镇同年在大非川一战击败薛仁贵、郭待封领衔的10万唐军。吐蕃威胁更大,高宗和武则天出自自身战略要求的考虑也不会让关中子弟兵跨越万里给波斯人的复国梦埋单。
波斯人的特殊兵种战象兵
不过毕竟波斯人在中亚有巨大影响力,波斯君主的招牌还是很有受众的。所以大唐对波斯的末代皇子皇孙都礼遇有加,授予了极高的职位。不过李治武则天的思路只是借用波斯皇子的影响力去控制中亚对抗西突厥,国家之间要讲情分更要讲利益。
如果达不到效果完全不心疼,反正是搂草打兔子。679年那次裴行俭打着帮波斯皇孙泥涅师复国的军事行动,其实要是针对西突厥的。泥涅师去了吐火罗如果打出声势,唐军就在后面助助威,不行的话唐军在天山以西站稳脚跟就是完成战略目的了。这次军事行动的一个收获就是巩固了唐军在西天山的桥头堡,碎叶城。
波斯人势力最后在山高皇帝远的兴都库什山脉地区发展
萨珊波斯遗老集中吐火罗处于中西交通的枢纽地带。此地山高路远,阿拉伯人和突厥人在此一直进展不大。为免阿拉伯的吞并和自己的复国梦,吐火罗的波斯人向唐朝多次求援,唐朝在吐火罗地区661年设立都督府也就是顺势而为。后来阿拉伯人更近一步,这个都护府663年也就撤销了,说明唐朝其实不太在意此地的羁縻。
归根结底就是波斯人自己的复国势力战斗力太弱。唐军撤出后吐火罗地区还是波斯人统治的,皇子俾路斯和皇孙泥涅师父子两代搞了几十年,波斯复国军并没有打回本土。
波斯人在阿富汗群山中最后的复国努力失败了
打不过阿拉伯人一切都扯淡的,自己战斗力不行凭啥让中国人翻越天山或者帕米尔高原帮你。今天一些伊朗学者拿这事指责当时唐朝皇帝缺乏战略眼光导致伊斯兰势力灭亡萨珊波斯占领中亚。这么说就是太苛求前人,开上帝视角了。更何况是波斯人自己祖宗不给力丢了江山,这锅甩给李世民李治那太冤枉了。
波斯王子的复国历程确实可歌可泣,但今天伊朗人也没啥遗憾的,1300年前碰上上升期的阿拉伯伊斯兰势力这些亡国的波斯遗老遗少确实是打不过。
任何国家和人做事情都要立足于自身,打铁还要自身硬,把希望寄托于外人和外援很多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历史和现实已经已经无数次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