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这座浪漫之都,在2024年的夏天,因为一场体育盛事而沸腾。然而,就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却悄然响起,将一家来自我国台湾的企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让“长荣”这个名字,与“立场”二字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事件的起因,源于一位在网络上颇具人气的博主。奥运期间,他入住巴黎长荣桂冠酒店,却在酒店大堂的万国旗中,唯独没有发现中国国旗的身影。这一发现,瞬间点燃了他的民族情结,也迅速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
而面对汹涌的舆论,长荣集团的回应却显得苍白无力。他们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份简短的声明,对酒店的行为表示歉意,但却没有给出任何实质性的解释和解决方案。这种敷衍的姿态,自然无法平息公众的怒火,也让更多人开始质疑:长荣集团,你到底站在哪一边?
这个疑问,对于那些熟悉长荣集团的人来说,或许更加令人不解。这家拥有超过1000亿资产的企业巨头,旗下拥有着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长荣海运。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真实新闻信息,润色而出。写作不易,文中会有5s免费广告,为了维持生活,还望海涵,观看后即可阅读全文。
这家航运巨头的航线网络,遍布全球各大洲,而中国大陆市场,则占据了其业务量的很大一部分。可以说,长荣海运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大陆市场的支持。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在2019年和2020年,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长荣海运的业绩一度陷入亏损。然而,进入2021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复苏,长荣海运的业绩也迎来了“报复性反弹”,不仅扭亏为盈,还给员工发放了高达40个月的年终奖。这份高达460.83亿人民币的巨额奖金,正是来源于中国大陆市场的“供养”。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依赖大陆市场发展壮大的企业,却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令人不齿的选择。
“双面”操作2023年7月,长荣海运做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将总价高达50亿美元的造船订单,全部给了来自日本和韩国的造船企业,而对中国大陆的造船企业,则完全视而不见。
要知道,彼时,中国大陆的造船企业,无论是在技术实力、建造周期还是价格方面,都拥有着明显的优势。长荣海运绕开中国大陆企业,选择与日韩企业合作,显然并非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其背后的意义不言自明。
如果说,长荣海运的“背刺”仅仅是为了迎合某些需要,那么,巴黎长荣桂冠酒店拒绝悬挂中国国旗的举动,则更加赤裸裸地暴露了其“双面人”的真面目。
根据那位博主的描述,当他向酒店方面提出质疑后,酒店负责人最初还试图搪塞,声称酒店大堂悬挂的旗帜是由第三方公司负责,与酒店无关。然而,在博主拿出证据,证明酒店大堂原本就悬挂着中国国旗,只是后来被人为剪掉后,酒店方面才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行为。
“我们酒店有权决定悬挂哪些国家的旗帜。”
酒店负责人傲慢地表示,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
更令人气愤的是,长荣集团的官网上,竟然赫然将“台湾”列为国家。这种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行径,已经严重触碰了中国人民的底线。
当觉醒的雄狮怒吼面对长荣集团的 端起碗砸锅,大陆民众不再沉默。他们自发地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的愤怒和决心。
网络上,抵制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在携程、美团等各大旅游平台上,长荣桂冠酒店的搜索链接被迅速下架。网友们自发地对长荣酒店进行“差评”轰炸,其评分也一落千丈。
而长荣海运,也同样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大陆的怒火。许多大陆企业纷纷发表声明,宣布 中止与长荣海运的合作,拒绝使用其航线。
这些来自大陆企业的强硬表态,让长荣海运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切肤之痛”。曾经为其带来巨额利润的中国大陆市场,如今却成了一片“雷区”。
更令长荣集团意想不到的是,这场抵制浪潮,甚至还波及到了海外。
英国一家与长荣海运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在获悉了长荣集团的所作所为后,公开发表声明,宣布与长荣海运“断交”,并呼吁其他国际伙伴共同抵制。
这封来自大洋彼岸的声明,无疑给了长荣集团重重一击。它昭示着一个在这个世界上,有些底线是不可触碰的,有些价值观是普世的。
面对着来自国内外的巨大压力,长荣集团终于慌了。他们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份措辞更为诚恳的道歉声明,试图平息众怒。然而,这份迟来的道歉,并没有换来公众的谅解,反而被认为是迫于压力之下的“鳄鱼的眼泪”。
而中国政府,也对长荣集团的行为作出了明确回应。
中国驻巴黎大使馆发表声明,对长荣桂冠酒店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并敦促其立即纠正错误。
巨龙腾飞,势不可挡事实上当初长荣集团之所以敢于“背刺”中国大陆,选择与日韩企业合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认为中国大陆的造船技术不如日韩。
然而,他们显然低估了中国速度。
近年来,中国造船业发展迅猛,已经成长为全球的领跑者之一。在液化气维护系统、殷瓦钢焊接技术、无轴泵推技术、全电推进系统以及 CGT-40 燃气轮机等核心技术领域,中国已经 遥遥领先。
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 101908 万吨,稳居世界第一。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均居世界第一,承接了全球超过 70% 的造船订单,高端船型订单。
长荣集团选择在这个时候“背刺”中国大陆,只能说是“历史的尘埃,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
他们或许能够从日韩企业那里获得一些短期的利益,但失去的,却是中国这个庞大而充满活力的市场。
而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笔者认为长荣集团事件,给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
在一个国家崛起的时代,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明辨是非,顺势而为。
那些试图“吃饭砸锅”、损害国家利益的企业,注定会被时代所抛弃。
而那些心怀感恩、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企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