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读者的文章评论和客服反馈中发现,
有些问题是大家频繁提及的,
所以我们开设了这个文章专栏《你问我答》
将一些常见的问题做普适性解答,分享给更多的人
当然,除了总结归纳老读者的问题,
我们同样欢迎新读者的参与。
无论您是创业初期,还是经营企业多年,
只要您想提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联系客服
以下为文章正文:
在合伙创业的道路上,股份分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合伙人之间的权益、责任以及团队的稳定性和发展动力。合理且公平的股份分配方案,能够让合伙人齐心协力,共同为把企业“蛋糕”做大而努力;反之,则可能引发矛盾与分歧,阻碍企业的发展脚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合伙创业时股份分配那些相对公平的方法。
股份分配要达成一种“动态平衡机制”,这里面包含“平衡”与“动态”两个要点。
首先说“平衡”,从本质上讲,团队分配股权是要让创始人在分配及讨论过程中,从心底觉得合理公平,进而能放下对分配的纠结,全身心投入到公司经营中。毕竟,分股份只是手段,目的是把公司做大做强,让大家都能受益。而要实现这种公平合理的感觉,关键在于依据“贡献值”来分配股份,这里的“贡献值”意味着要尽量将合伙人的贡献进行量化。
那如何量化贡献呢?咱们可以把企业家整合生产要素、生产产品或服务并推向市场的过程拆解来看,主要涉及资金、人力、资源这三大生产要素。基于此,合伙人也可大致分为管理型股东、资金型股东和资源型股东这三类,下面咱们分别讲讲各类股东股份分配的思路。
(一)管理型股东
管理型股东通常就是合伙人、联合创始人等,他们既出钱又出力,在公司担任具体职位,参与实际运营。
比如,常见的场景是几个人合伙开公司,像 A 想开一家店,投资 100 万,拉上朋友 B 和 C,A 担任总经理,B 做营销总监,C 做技术总监,大家都愿意出钱。这种情况下,一般建议创始人兼总经理至少应占一半以上的股份比例,这是为了赋予创始人相对控股权,避免决策时因股份过于分散而出现僵局或被其他合伙人联合推翻决策的情况。比如给创始人 51%、52%、55%或者 60%等比例都可以,然后再基于其他股东岗位的贡献值去分配剩余股份。假设营销总监岗位相对更重要些,可分给其 29%的股份,技术总监岗位稍弱,分给 20%的股份,这样加起来正好是 百分百。然后按照各自的股份比例确定出资金额,只要大家都能承担得起相应出资就行。
要是情况更复杂些,比如有人出钱、有人出力、有人既出钱又出力时,就可以考虑将股份拆分为资金股和人力股,各占一定比例(具体比例需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确定,比如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股占比可高些,人力更关键的话人力股占比就大些),然后分别计算各股东在资金和人力方面的贡献,相乘后累加,得出每个股东应有的股份比例。
(二)资金型股东
资金型股东也就是纯投资人,又可细分为机构投资人和个人投资人,他们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机构投资人更关心公司增长速度以及长期回报。他们通常管理着大量募集来的资金,更看重投资的众多企业中能否有几家实现上市或者获得巨大增长,所以对于他们,要给予高增长预期,并且让其以高溢价的方式投入。
而个人投资人则更关心资金的安全,在意投入的钱会不会亏、多久能回本以及短期回报率如何。一般来说,个人投资人希望能在 3 - 5 年回本,那在给他们分配股份时,就可以按照这个回本预期来计算。例如,公司扩大规模需要 500 万资金,创始人团队能凑齐 200 万,缺 300 万,有个个人投资人 E 想参与投资这 300 万。假设按 E 的期望,给他设定四年回本,那每年需赚 75 万(300 万÷4 年),这 75 万占预计年利润的比例(假设预计年利润 300 万)就是 25%(75 万÷300 万),那么给他分配 25%的股份就是一个参考依据,当然具体比例还需综合判断。
不过,不管是哪种资金型股东,原则上其股份比例尽量不要超过 20%,多也不要超过 25%或 30%,因为过多的外部投资会稀释创始团队的股份,容易让创始团队觉得在为投资人“打工”,从而影响积极性。
(三)资源型股东
资源型股东往往是上下游合作伙伴、有渠道关系的人或者行业大佬等,他们不出钱也不参与日常经营,但能提供对公司发展有价值的资源,比如渠道、人脉等。
在考虑给这类股东分配股份时,要特别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常有这样的情况,合作方承诺能带来很多资源和收益,像 F 承诺通过短视频代运营帮公司做账号、招加盟商、提升业绩等,但实际上,很多承诺可能需要双方配合才能实现,甚至有些仅靠对方很难达成。所以,不能对资源方期待过高,而且一定要明确资源能给公司带来的收益以及相应的考核标准。
另外,建议尽量不要直接给资源型股东注册股份,能通过分红或者给钱的方式来回报他们更好,毕竟“请神容易送神难”,一旦把他们登记为股东,后期想变更就很麻烦,需要股东签字同意才行。要是觉得不给股份显得没诚意,那可以考虑以主业公司作为母公司,成立一个专门的子公司,把股份分配给子公司,让资源型股东入股子公司。这样,如果子公司业务没开展起来,注销掉也不会对主业公司造成太大影响;要是子公司发展得好,也能按照约定给资源型股东分钱,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并且,给资源型股东分配的股份比例,单个股东原则上也不要超过 20%。
无论面对哪种类型的股东,统一按照“贡献值”作为分配标准是比较公平合理的做法。贡献越大,分配的股份就越多,这样大家才更容易认可分配结果。虽然很难做到让每个股东从主观上都觉得公平合理,但至少要有一个大家能认可的标准,有了标准大家才能心平气和地商量,避免各自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想法来争股份。比如曾经有次创业经历,创始人私下询问各合伙人期望的股份比例,结果累加起来远超 百分百,这就是没定标准导致的尴尬局面。
总之,合伙创业的股份分配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细致分析不同股东的贡献,秉持公平合理的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这样才能制定出相对公平、让各方都能接受并且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股份分配方案,为合伙创业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该问题的普适性解答啦,
当然,咱们国家太辽阔了,
各地政策可能存在差异,
而且政策法规也在不断更新,
如果本文内容刚好是您想了解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联系客服,
咱们详细沟通,
分析您的客观情况,
帮您解决实际问题。
各位,咱们下期再见喽
本文涉及的数据和政策法规具有时效性,存在更新的可能,文章中的观点和分析仅代表作者本人或特邀专家的看法,
并不代表本账号或平台的立场。
我们尊重原创,如果本文引用的图片、字体等等侵犯了您的版权
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核实并删除。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