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的新能源战略是慢是快?

如梦初醒说车 2024-08-12 21:44:40

文|江小花

当陈梦赢下队友孙颖莎拿到了巴黎奥运会女单金牌的时候,她可能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自己人在现场对她做出了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这就是所谓饭圈文化极端忠粉主义的典型动作。那么面对这样的冒犯,陈梦需要反思自己吗?需要为自己在这个特别的时代遭遇的不喜欢而改变自己吗?

答案显而易见。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一直在坚持做对的事情,不然怎么可能两次拿下奥运女单金牌。那么,面对来自饭圈的中指,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如郑钦文一般,强势怼之。

但是在汽车行业里,最近的五六年时间,车圈的陈梦们,却纷纷因为饭圈化的营销市场氛围选择了质疑自己,改变自己,虽千万坑吾往矣的悲剧美。

前几天,在吉利银河E5的上市发布会现场,我脑子里就一直在反思这件事儿。

上市当天,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主要关注的是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的几个点,第一跟比亚迪相关产品对比的竞争力;第二价格是否低得足够感人;第三销量能否成为新一代卷王。

这是如今几乎所有新车上市简配版短视频报道的流量三要素,对标迪王,骨折诚意,国车崛起。

但我想来聊一聊的是可能没啥流量的,从银河E5的上市发布会,我看到的让我认同的吉利。

汽车产业在这几年当然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多到我这样的二十年行业观察者几乎都快记不清五年十年前的行业是怎样的光景了。

但是任何产业的变化所引发的洗牌,到最后能活下来享受下一个恒纪元舒适气候的企业,不管是新人,还是老兵,无一例外的都是把准了产业革新真正的脉络,并且在此基础上发挥了自身优势,尊重了产业规律,抵御住了那些喧闹的甚嚣尘上的似是而非的创新,承受了过程中起伏的代价,最终,比友商少犯了一些错,多做了一些正确的事。

就好像新任游泳一哥潘展乐所说的,我看视频里面我的动作跟理想动作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对手比我更差。

银河E5的发布会,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就在向行业讲述这样的吉利故事。

淦家阅在新冠元年的2021年初接手了吉利汽车集团ceo的任命。我记得当时3月初的时候,开车从上海去杭州采访他,路上开了五个小时,主要是在收费站排队等待检查。到了吉利汽车总部,整个公司里人也很少,一切都预示着这位年轻ceo的任期的特殊。

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刚刚上任的淦家阅,条理清晰的跟我说了这几点:

1、既然要做新能源,那么我们需要自己掌握最前沿的电池管理和安全技术;

2、既然是智能化汽车时代,那么吉利要做好跟智能化相关的所有基础配套,包括智能架构、算力储备、芯片、大数据处理能力、通信信号、芯片,乃至云计算和操作系统。

3、既然是用户时代,那么吉利需要针对用户需求形成快速开发,自主开发的能力,依靠供应商推动产品技术迭代,太慢。

4、吉利要把最有把握的技术量产给用户,要实现对用户的承诺,不跟用户吹牛。

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吉利遭遇了巨大的市场和舆论压力。其中最尖锐的一点就是,为什么吉利提出蓝色行动计划那么早,但新能源产品跟进得那么慢。这几乎是这几年里吉利公关的梦魇,开任何一场发布会,似乎都需要跟老板预备一套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一个快餐式信息时代,所有对慢的解释,都会被解读为掩饰。

但是,事情的本质从来就不因为吃瓜的喜恶而稍变。吉利到今年,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了48%以上。

而银河E5的发布会,淦家阅亲自整理的发言,其实跟2021年初,我们的第一次交流说到的几点毫无二致。

首先,银河E5搭载了吉利自研的神盾短刀电池。

上个星期,比亚迪在一场发布会上相关领导谈起了短刀电池,措辞当然看似磅礴依旧,说的是比亚迪在电池方面的储备无人能敌,不管是多长的刀片比亚迪都能做。细品一下,这似乎是这家专业的电池公司对吉利神盾短刀的一种认可。意思就是,如果短刀是好的,我们随时可以做。

新能源时代的竞争,从来不是简单的跟随。我们的市场为什么会卷,除了产能和消费的问题,行业本身的问题不容忽视。主机厂创新力持续下降,要么白嫖供应商的技术突破,要么跟风市场热点配置,以至于供应链不断发问,要你有何用。

如果竞争就只是你配了800v,我立刻跟上;你有了冰箱彩电大沙发,我马上装上,还比你更大更便宜,这样的竞争状态,那除了卷就也确实没有其他内容了。

传统汽车遭遇在此次革新中遭遇巨大危机的关键点之一,就是供应商的集中化趋势导致的同质化。而产业革新,就是主机厂找回自己的个性,风格和创造力的契机。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点,每家企业需要竞争的,事实上是针对这些关键点的基础能力建设和给出市场优解,尽可能是最优解。

这就好比当初日本,韩国车企在产业逆袭的道路上所做的那些,把欧美车企逼出了在车内做个收音机等诸如此类的轻创新舒适区。

吉利在经济型磷酸铁锂电池方面给出的答案,就是银河E5搭载的神盾短刀电池。这是一款市场现有的对效率和安全同步实现极致化的电池。在吉利的针刺实验中,用八根并列的钢钉同时穿刺电池包,电池甚至没有冒烟。

同时按照吉利方面的公布,这款电池的电耗可以达到12以下。加上吉利自研的11合1电驱带来的超高效率和稳定性,从来出言谨慎的淦家阅甚至在发布会上说,我们坚信,这就是磷酸铁锂电池的终局解决方案,长刀(比亚迪横扫千军的利器)迟早也要变短刀。

这就对了。看清产业变革的关键,集中自身优势,按照自己的节奏,给出自己对时代的最优解,相比于有限的简单配置的傻卷,这才是几乎每家车企都在号称的长期主义。

神盾短刀以及11合1电驱这样的大招不是像隐藏式门把手,HUD,零重力座椅这样想有就能有的技术。这就是淦家阅从担任CEO开始就着手准备的。

一方面,吉利在无锡建立自己的三电项目,除了电芯本身不做,吉利在电池管理,电机,电控方面投入了巨大资源,从一开始的研发思路,就不是跟随,而是瞄准产品技术终局从头开发。

这看上去有点笨,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给出自己的时代最优解。在当初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核心技术领域,能在汽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并且荫蔽至今的企业,都至少在其中的一两个领域给出过自己的优势解决方案。在产业革新的时代就更是如此。

其次,在智能化领域,吉利的布局更是业内独一份。

你可能会说,虽然吉利是最早在智能座舱方面落地、第一个提出产业变革的核心是智能化的车企,但吉利的车机好像老是被骂,吉利的智驾看着也没有别人炫酷。

一样的道理,在产业变革的进程中,车企必须在最核心的环节上有能力给出自己的时代优解。淦家阅在两年多前智能吉利2025的品牌发布会上说的很清楚,吉利对智能化的投入是all in的态度。

吉利在这几年里建立了国内车企领先的顶级算力,成为汽车卫星通讯技术最接近投放的车企,通过并购成为了除小米之外,唯一能内部打通车手互联的车企,成为最早投用了自研高性能芯片的整车制造企业。

这样的前瞻布局,让吉利成为主流车企中唯一能形成针对终局的高水平汽车智能技术闭环玩家。

在智能化领域,吉利选择的是一场绝对的勇敢者的游戏,也是一条慢就是快的道路。从去年开始,吉利的智能化水平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我们看到,搭载Flyme Auto的银河E5,在同级别的智能座舱中呈现出了吊打同级的能力,并且他的迭代速度和迭代能力,以及车手互联水平的提升空间,在格局上远优于单一车机的解决方案。后序优势明显。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两个行业变革关键点上,吉利选择的路径,都是整合资源,锚定终局,从头开发,后发制人的策略。

以三年多时间为期,吉利交出的银河E5所代表的时代答卷,你觉得是快还是慢?这绝对是快,这三年里,有些看似快的企业他的优势本就源自十几年的积累,产业变革领军的特斯拉和比亚迪都是如此。

有些企业的快,则是以或许已经彻底失去了自己给出时代解决方案能力为代价,从而后序会陷入永远跟随领先者,永远依靠供应商的同质化的危险泥潭。而有些企业则还在羡慕隔壁老王的流量。

再次,在用户价值快速开发方面,淦家阅上任时说的话也没有落空。舒适空间的定义中,多数环节,如座椅,冰箱这些,确实逼供应商给出解决方案就够用了,但是技术层次高的音响,靠供应商就买不来。有些超级高端的供应商,在供货汽车的时候也抱着给精装修房供货的批发心态。

要在成本范围内实现音响体验提升,自研是最直接的办法。极氪、吉利领克和flyme联合,引入优质潮流的合作伙伴,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车内音响系统的大幅提升,连我这粗糙的耳朵都感知到了吉利音响和众多级别更高车型的体验差。而这件事情,业内只有堪称效率之王的华为,跟吉利处于相似水平。

坚持产业规律,坚持自己的优势和节奏,积极面对变革,对准变革的核心和终局形态发力,凝聚体系力量和后发优势,这就是吉利通过他的银河系列给出的答案,这也是三年多前,刚刚上任的淦家阅给我的答案。

做确定正确的事情,并努力布局到最好,做到最好,那一时遭遇特殊的消费市场,乃至特殊的舆论场,又能怎样呢?就好像一个CEO搞不来雷军那样的领导人流量,就觉得自己公司做的事情都错了,自己也不是合格的CEO了?

这简直可笑得很。淦家阅在E5的发布会上,用一个小动作,告诉行业什么是正确的事。吉利宣布公开一项剧烈碰撞后车门自动解锁开启的安全技术。

这是吉利从他买来的老师沃尔沃那里学来的,公开一项技术,挽救更多生命,这永远都正确。

作为一家车企,如果不能学会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符合产业规律的正确的事情上,而只会以快慢来衡量得失的话,那他永远也理解不了行业的长期主义,也永远成不了丰田那样的车企。

吉利革新的后发优势,正在展现。这并不取决于E5一款车的得失,而是坚持正确的体系布局,正在成为后发者的加速器。

饭圈营销不会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即便是得益于饭圈营销的企业也已经纷纷开始反思,他带来的只能是阵痛,误导和被误导者的一地鸡毛。引领时代的体系建设,才是车企通关打怪的升级法宝。

在汽车制造业中,从来没有人承诺快慢是企业制胜的关键,对于长跑型产业来说,积极保持创新力,坚持做正确的事才是一家企业的生死线。车企,十年,百万辆都不能算活,更远谈不上成功,体系,产业链保障下的可持续创新力才是百年之路,任何一次产业革新都没有改变过这一点。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