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的战争观是啥样的,我们选择看来他的“三观”正不正呢?

鹄辰 2024-07-16 23:39:49

在讨论战争本质时,吴起创新地划分了五类:“一为义兵,二为强兵,三为刚兵,四为暴兵,五为逆兵。谓禁暴救乱为‘仁’,倚仗武力以征伐为‘强’,愤怒而起兵为‘刚’,背离道义以谋取私利为‘暴’,国家混乱民负不堪重任,发动大规模行动为‘逆’。”他在春秋战国时期,通过观察战乱频繁的社会现象,总结出这五种战争类型,具有很高的概括性。

其中,“义兵”是指制止暴力、拯救混乱的战争;“强兵”则是凭借强大力量进行侵略的战争;“刚兵”是因为愤怒而发起的战争;“暴兵”是违背道义、追求个人利益的战争;最后一种“逆兵”,是在国家混乱、人民疲惫不堪之际,强行发动的大规模行动。

以“义兵”为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之战。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进行了全面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使得国家实力不断增强,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军事实力。为了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并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

“尊王”即是尊重周天子。公元前655年,周惠王因宠爱妃子,欲立其子带为太子,但太子郑已立,因此面临被废黜的危机。齐桓公担心周王室内乱,于是召集诸侯在首止举行会盟,并邀请太子郑参加,以确保其正统地位。后来太子郑继位,成为周襄王,齐桓公带领诸侯与周襄王的使者会盟,确认了周襄王的天子地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再次召集诸侯会盟,周襄王派周公宰代表周王室正式册封齐桓公为“诸侯之长”。

“攘夷”则是抵御外族入侵。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以楚国未向周王室进贡包茅为由,率军攻楚。实际上,此举意在警告楚国不要试图北上争夺霸权,维护齐国在中原地区的主导地位。

公元前663年,北方少数民族山戎进攻燕国。燕国求助于齐桓公,齐桓公作为霸主,立即发兵援助,成功击退山戎。公元前661年,山戎再度进攻邢国,齐桓公率齐、曹、宋三国联军救援,击退狄人,并协助邢国重建国都。次年,狄人大举进攻卫国,卫懿公在位期间不理朝政,沉迷玩乐,卫国民心尽失,无人响应号召抵抗狄人。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