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视同缴费指数是1.4,实际缴费指数只有1.0,会影响养老金吗

退休笔记 2024-10-08 07:13:19

很多人在办理退休的过程中,都有一部分的视同缴费年限,而视同缴费年限,实际上往往是没有实际缴费年限的过程,最终就是按照视同缴费年限,来确定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那么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通常情况下是能够高达140%,也就是我们所说的1.4的系数,而实际缴费年限缴费系数仅仅只有1.0,也就是100%,二者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差异呢?会不会影响养老金呢?

首先可以明确的说视同缴费年限的指数,其实它是一个固定的标准,如果你是参加企业单位的职工,一般情况下在1992年之前才能够认定你的视同工龄,1992年的工龄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那么这个视同缴费年限的平均缴费指数,其实通常就是按照130%~140%来确定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均缴费指数,而这样的一个缴费指数它是固定值,所以说最终确实能够达到1.4左右,有些人可能是1.3左右。

但是我们的实际缴费年限。将根据自己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来确定,因为在缴纳养老保险的过程中,根据所在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都是任意的来进行选择,有些人他的缴费指数比较高,比如说达到100%以上甚至更高的水平,也很有可能会超过140%,但是绝大多数人他的平均缴费指数相对可能会比较低一些,一般仅仅只有60%或者说100%以内,所以最终导致自身的平均缴费指数,是比较偏低的。

其实实际缴费年限的指数,跟自己的养老保险缴纳是有直接的关系,当有的人他的这个工资待遇水平比较高,那么对应的社保缴费基数相对来说也会更高一些。但是有些人他的工资待遇水平比较低,甚至是低于了当地的平均缴费指数60%,那么最终就只能够按照60%来进行参保,总而言之不同的人群他的工资基数有所不同,对应的社保缴费基数也是有一定的差异性。

而我们的实际缴费年限的指数取决于自身的缴费来决定。有绝大多数人群,他可能从事的是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整体的缴费指数就不算是很高了,低于1.0也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都是在0.6~1.0之间。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缴费指数的一个普遍现象。当然也有一少部分人群,比如说他从事的是一些垄断行业,像金融石油烟草电力等。这些行业相对来说,平均缴费指数也会更高一些,基本上能够达到1.0~2.0之间,甚至有些人还在2.0之上。

而缴费指数,又是我们计算养老金的重要条件之一,当你的平均缴费指数越高。将来所能够获得退休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才是会更高的。反之,平均缴费指数越低,那么养老金的待遇,肯定是会受到影响,因为平均缴费指数这个条件,确实会影响到养老金的待遇,所以我们在缴纳养老保险的过程中,也要尽量提高相应的缴费水平,才能够获得更高退休养老金的收入。

感谢阅读,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儿,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

1 阅读: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