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学校与家庭教育,4个养成证明: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教育的核心

我是小羽呀 2024-10-23 10:24:20

一位任课教师和我分享,他又收到了学生家长的信息。

只要这孩子有点啥不对劲儿的地方,那家长就去怪老师,自己当家长的责任,就不想担着,孩子这样跟他们做父母的没有一点关系。

“孩子送进学校,我们可老信任老师了。最近孩子学习没劲头,跟人交往也不咋地,就全靠老师多管管啦。我跟他爸忙得很,没功夫管孩子,都交给老师啦!” 这种情况,好多老师都碰到过。有些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就觉得自己万事大吉了,孩子学习好不好、品德咋样,全是学校的责任,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等孩子出现问题,就找学校兴师问罪。从教育心理学来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补不上家庭教育的缺。

01

孩子大多数能力培养的黄金期都是学龄前,学校是无法参与其中的。

就比如说孩子感情和社交能力发展的敏感期,一般在3岁左右,尤其是家长比较关注的语言能力和数字感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在3岁左右。也就说,孩子将来能不能学好语文和数学,这个阶段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父母如果能够了解科学知识,就能给予孩子充足的外界刺激,比如多陪孩子说话,为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了解数字的意义,玩积木,做运动,等等。家长陪孩子做的事情越多,孩子的大脑发育越好。而且在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多陪伴孩子,不仅能使孩子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还会让孩子获得必要的安全感。

记得我家小宝三岁之前,我特意给他买了一盒铅笔,每天和孩子玩各种自主设计的和铅笔有关的各种有戏,例如我和孩子按口令“一二三”来抓铅笔,看谁抓的多。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数字的含义,理解了数与数的关系,以及大小。他上幼儿园后,真的不需要刻意的去教,就会了读数、比大小等数学知识。作为家长也轻松了不少。

02

孩子的价值体系的形成源于家庭。

孩子的道德观念和做人的规矩都是在家里养成的。道德观念就是知任感道啥对啥错、啥好啥坏,什么是责任,孩子三观的形成真的太重要了,离不开家长的教导。

网上有个说法特别形象:“人生观是人这一辈子应该怎么活,价值观是人这一辈子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世界观是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这个观念主要就是靠家里的氛围影响。家里要是正能量满满,孩子看世界就觉得有希望,有未来。如果家长将欲望、私利与金钱看得特别重,孩子在心中也不会珍视亲情、友情,更不会去助人、重视集体利益;如果家长经常与孩子不说真话,认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随口说的话转头就忘,孩子就不会成为一个诚实友善的人。

03孩子的性格形成与发展主要由家庭因素决定。

孩子性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这个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等,其中家庭环境的影响最大。

孩子在幼儿期主要与家人接触,因此家庭教育的方式决定着孩子的性格特点。

家长过于严厉,孩子就会胆小怕事,缺乏探索精神;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就会很自我,做事不计后果;家庭内父母或主要陪伴者之间观点相左、行为相反,孩子的性格中就会有纠结、矛盾、犹豫不决、不敢决断等特征。

总之,孩子长大后的性格更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04家庭教育可以影响孩子习惯的形成。

家庭教育是孩子养成好习惯和学会自己管自己的第一课堂。从每天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到是否讲卫生,从学习自觉到会解决问题,都是在家里一点一点学会的。

孩子知不知道时间如何管理,会不会自己鼓励自己,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大程度上就看家长如何引导、如何做榜样。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自己管自己的基础,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

从孩子全面发展来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得一起使劲儿,而且家庭教育的作用更基础、更长远。孩子以后能不能有出息,能不能有好的人际关系,能不能独立,能不能当个有责任感的人,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好好培养。孩子成长就像一棵树长大,学校教育就像给树枝剪剪枝、给点阳光,而家庭教育就是埋在地下的根,默默撑着树长大。家庭教育这担子,只有家长能挑起来,才能把孩子培养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