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中尼因珠峰归属陷入僵局,我国北坡绝地登顶放上五星红旗

葫芦娃史书 2024-11-25 03:14:40

引言:

1960年,中尼因珠峰归属陷入僵局,我国北坡绝地登顶放上五星红旗

人类征服自然,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珠穆朗玛峰无疑是最令人向往、最具挑战的目标。它高耸入云,巍峨雄伟,就像一个永不屈服的勇士,挺立在世界之巅。1960年,中国和尼泊尔因为这座神山的归属权陷入了僵局。在这场谈判中,谁将成为最终的赢家?争端将如何解决?一场前所未有的征服之旅就此拉开序幕,我国登山队孤注一掷,冲上了北坡绝地,将五星红旗高高扬起。这场势均力敌的较量,最终将何去何从?

一. 争议起因:珠峰归属权之争

自古以来,珠穆朗玛峰都被视为中国领土。这座云贶雄伟的巨峰,威严耸立于中尼边境线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它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然而,尼泊尔却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1953年5月29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顶珠峰的壮举,被尼泊尔人丹增·诺尔盖和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所完成。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尼泊尔政府声称珠峰应归其所有。

对于生活在珠峰两侧的居民而言,这座巍峨雄伟的山峰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藏族人视其为"圣母峰",世代供奉;而尼泊尔人则将其尊为"萨迦玛塔峰",直通天际。双方对于珠峰的归属权都坚持已见,矛盾由此愈演愈烈。

1955年,中尼建交后,珠峰归属问题便成为了两国关系的一大焦点。1959年9月,尼泊尔代表团首次来华谈判,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次年3月,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再次访华,争论更趋白热化。

在谈判期间,周恩来总理明确阐述了中方立场:"珠峰在我们境内,说它属于中国是有根据的。"他引用了古籍和清朝测绘记录,证明珠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二. 僵局加剧:谈判无果,双方坚持立场

谈判一开始,双方立场就存在严重分歧。周总理提出"珠峰在中国境内,归属中方是有根有据的"。他引证了古籍和清朝测绘记录,证明珠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而尼方则对此加以否认,坚持珠峰应归尼泊尔所有。

为化解僵局,毛泽东主席随后提出将珠峰一分为二的和解方案——南面归尼泊尔,北面归中国。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当时虽然表面答应,但回国后却出尔反尔,公开声称中方在谈判中提出了"不合情理的要求"。

柯伊拉腊的言行反复,使得中尼两国陷入了更加棘手的局面。尼方不仅固守己见,还公开挑衅中方是否曾登顶珠峰。一时间,舆论哗然,珠峰归属问题再次陷入僵局。

面对尼方的无理挑衅,中方并未动怒,而是秉持大国风范,以理服人。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峰队正式开始了征服珠峰的壮举。此时登山队平均年龄仅20出头,队员们却个个斗志昂扬,怀着必胜的信念。

为实现登顶,登山队提前做足准备功课。他们从1959年起就在珠峰一侧展开了为期一年的气象观测,全面掌握了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数据。同时,队员们还反复模拟实战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4月24日,中国登山队在大本营升起五星红旗,拉开了征服珠峰的序幕。随后数日,他们进行了三次高度适应性行军,沿途修整道路,为最后的冲顶做好万全准备。虽然期间遭遇严峻考验,有34人不同程度冻伤,但队员们仍然咬紧牙关,矢志不渝。

三. 万全准备:中国登山队伺机而动

复制

1. 精心部署:制定全面登顶计划

为实现人类史上的伟大壮举,中国登山队事先做足了充分准备。他们精心部署,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周密的登顶计划。根据多年来在恶劣环境中的实践经验,队员们决定在正式突击之前,先进行三次逐级升高的适应性行军,以提前锻炼身体,熟悉高原环境。

2. 艰辛征程:逐步攻克高海拔环境

1959年起,中国登山队就先遣工作人员在珠峰一侧展开了长达一年的气象观测。他们在缺氧、寒冷的条件下昼夜不停地收集着各项环境数据,为最终的登顶行动提供准确的气候预报。到了1960年3月,全体队员陆续抵达大本营,正式拉开征服之旅的序幕。

4月24日,在大本营中营地,队员们沐浴着刺骨的寒风,高高升起五星红旗,开启了三次适应性行军。沿途他们不断修整道路,架设帐篷,运送物资。虽然遭遇重重艰难险阻,有34人不同程度冻伤,但大家并未半点气馁,始终保持着必胜的信念。

3. 全力以赴:悉心组建精锐突击队

为攻克世界之巅,中国登山队无不在做足最后的冲刺准备。在三次行军之后,他们从700余名队员中精心遴选出38人,组建起最终的突击队伍。这支队伍平均年龄仅20出头,却个个斗志昂扬、身手了得。

在突击队中,更有一支特殊的"先锋队",由4名身经百战的老队员组成,他们将肩负起开路先锋、运送物资的重任。突击队的编组无疑是最后的冲刺做足了万全准备,一切就绪,只等着那个释放毅力的时刻到来。

四. 殊死一搏:三人登顶创造奇迹

复制

1. 绝地突围:战胜重重阻碍

5月22日,中国登山队最终确定了冲顶时间。当日凌晨,突击队整装待发,分两路向珠峰峰顶发起总攻。沿途他们不断遭遇重重阻碍:缺氧、暴风雪、低温等严酷环境无不给他们带来极大考验。

尤其在攻克第三山梁时,突击队更是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他们遭遇了延绵不绝的狂风暴雪,无数人倒在了绝境之中。就在这危难关头,先锋队员英勇顶上,为队伍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最终使大家得以摆脱困境。

2. 生死时刻:鲜血凝固坚韧意志

在艰难跋涉中,突击队队员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离峰顶只有数百米时,年仅25岁的先锋队员曾诚好不幸失足而亡,年纪最小的队员夏绥琦也为之重伤。虽然生死一线之隔,但大家并未就此气馁,反而在曾诚好的鲜血凝固处,更加坚定了征服之志。

3. 辉煌时刻:五星红旗骄傲高扬

就在此时,突击队的另外三员王富楚、冷却、谢祥和也已孤军作战,顽强逆行到了离峰顶仅160米的地方。他们咬牙挺进,终于在5月25日10时20分,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登顶珠峰的伟业!

三人高高扬起五星红旗,庄严宣示着中华民族雄心的释放。这一刻,他们所付出的一切苦难与艰辛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在世界之巅,中国的旗帜骄傲飘扬,中华儿女重新矗立在人类文明最高处!

五. 最终解决:划分"分治"归属权

中国登山队的成功登顶,不仅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壮举,更为中尼两国长期纠缠的珠峰归属权之争带来了终极解决方案。

1960年10月,受中国外交部的委托,时任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著名测绘学家陈至立专门率队前往峰顶,对珠峰进行了精密的实地测量。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陈至立于次年3月27日最终确定了珠峰的准确坐标和海拔高度数据。

凭借这一权威测绘成果,中国政府得以在1961年初正式向尼泊尔方面提出了划分珠峰主峰归属权的建议方案。根据该方案,中尼将共同承认珠峰为两国交界山峰,以其峰顶为国界分界点。北坡归中国,南坡归尼泊尔。

尼泊尔政府对中方的这一公正合理的提议予以高度重视。双方就此展开了为期数月的磋商,终于在1962年1月达成一致。5月5日,中尼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王国关于确定两国边界线的协定》,明确界定了珠峰的归属权利。

这一协定彻底解决了两国长期以来的领土争端,并在珠峰主峰上设立了永久性的国界标志桩。在中国方面,这一标志是一根极富纪念意义的长2.8米的大理石柱,上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尼泊尔王国边界线界桩"字样。

这无疑是一种富有中国智慧的"两国共治"方案,不仅化解了双方矛盾,更让珠峰的整体性格格不入地得到了极大尊重。此后,珠峰的主峰开始真正成为缔结中尼两国友谊的象征,成为世界和平的见证。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