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之西北国民军“十三太保”孙良诚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4-05-26 08:48:20

民国时期,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手反蒋,发动了“中原大战”,这也是民国规模最大的一场军阀混战,最终蒋介石在张学良的支援下,取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并且稳住了自己国民政府领导人的地位。

“中原大战”结束后,西北国民军首领冯玉祥下野,导致西北国民军彻底瓦解,各大军头不是投奔蒋介石,就是跟着冯玉祥一起退出军界。

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

在西北国民军中,冯玉祥是绝对领导人,其次就是“五虎将”和“十三太保”,这些都是西北国民军的核心人物,“十三太保”中的韩复榘、石友三、孙连仲、孙良诚等人,也都是当时的军阀巨头。

孙良诚是冯玉祥的心腹将领,在民国刚成立的时候,就已经在冯玉祥手下当兵,通过冯玉祥的培养,从一个大头兵慢慢成长为高级将领。北伐战争爆发后,冯玉祥率部参与北伐,使西北国民军发展到巅峰,拥兵四十万,占据河南、山东、甘肃、陕西、宁夏等地,是当时最大的军阀派系之一。

西北国民军到达巅峰后,孙良城也成为封疆大吏,当上山东省政府主席,随着蒋介石和冯玉祥的矛盾加深,不少西北国民军的将领背叛了冯玉祥,而孙良诚却一直站在冯玉祥一边。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孙良诚却是一个软骨头,为了所谓的权力,投降日本人当了汉奸。

孙良诚

1893年,孙良诚出生于天津静海,父母都是普通农民,青少年时期在老家干农活,成年后跑去参军。

1912年,民国成立后,孙良诚在冯玉祥手下当兵,由于作战勇敢,很快当上班长。

1916年,“护国战争”时期,冯玉祥率兵驻守在四川,和蔡锷的护国军作战,孙良诚这时候担任连长。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的部队属于直系,所以就跟着吴佩孚一起攻打张作霖的奉系,等奉系战败后,冯玉祥的部队开始扩编,孙良诚也升为团长。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率领主力在山海关和张作霖大战,冯玉祥趁机联合胡景翼、孙岳一起在北京发动兵变,软禁了北洋总统曹锟,使吴佩孚在前线大败。北京的兵变成功后,冯玉祥成立了国民第一军,孙良诚升为旅长。

冯玉祥

1925年,由于奉系的威胁,冯玉祥就以西北边防督办的名义,把主力部队调往西部,于是孙良诚率兵去往甘肃。

1926年,孙良诚升为第二师师长。10月,冯玉祥接受了苏联的军事援助后,在五原誓师,宣布加入国民政府,参加北伐战争。当时刘镇华率领的镇嵩军围攻西安,杨虎城和李虎臣孤军守西安几个月,冯玉祥就任命孙良诚为援陕军总指挥,率兵前去解围西安。

10月中旬,孙良诚率兵首先攻下咸阳,接着对西安方向的镇嵩军发动进攻。11月底,在刘汝明和孙连仲的支援下,孙良诚对西安外围发动总攻,最终刘镇华的镇嵩军战败,西北解围成功,孙良诚升为西北国民军第四军军长。

刘镇华

1927年4月,国民政府改编西北国民军为第二集团军,冯玉祥为总司令,孙良诚为麾下第三路军司令,第二集团军在潼关誓师,接着向郑州方向进攻。5月,孙良诚率兵在河南打败张学良率领的奉军,占领了新安、洛阳等地。5月底,孙良诚率兵进入郑州,和其他的北伐军汇合。6月,孙良诚率兵攻下开封。

6月中旬,武汉国民政府任命孙良诚为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总指挥。7月,孙良诚率兵继续北伐,麾下十九师师长吉鸿昌攻下新乡、彰德等地,接着向河北方向进军,一直打到豫北地区。

1928年2月,为了打败山东的张宗昌和孙传芳“五省联军”残部,冯玉祥让孙良诚率兵进攻山东。4月,孙良诚率兵攻下郓城和兖州,消灭了上万北洋军士兵。5月1日,孙良诚率兵进入济南,张宗昌和孙传芳率残部北逃。

张宗昌

5月21日,在冯玉祥的活动下,国民政府正式任命孙良诚为山东省政府主席。

1929年4月,冯玉祥和蒋介石因为裁军发生矛盾,虽然孙良诚是山东省政府主席,但胶东和出海口都不在他手里,这也让孙良诚对蒋介石不满。不久冯玉祥准备反蒋,孙良诚率兵返回河南,因此国民政府免去了孙良诚山东省政府主席的官职。

5月底,蒋介石收买了韩复榘和石友三,使冯玉祥反蒋计划失败,当时孙良诚担任开封及兰封警备司令,他得知韩复榘背叛冯玉祥,于是率兵在洛阳和韩复榘交战。6月,孙良诚率兵离开河南,前往陕西潼关。12月,孙良诚担任西北国民军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

韩复榘

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人联手反蒋,“中原大战”爆发,孙良诚担任反蒋联军第二方面军第二路总指挥,率兵和蒋介石的部队作战。不久后,张学良率领东北军支援蒋介石,最终蒋介石取得胜利,冯玉祥被迫下野,西北国民军也被瓦解,孙良诚就到天津居住。

1933年,冯玉祥和吉鸿昌等人组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孙良诚跑到冯玉祥身边,担任骑兵挺进军军长,但由于蒋介石的镇压,抗日同盟军被瓦解,孙良诚又回到天津。

1936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授予孙良诚陆军中将军衔。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良诚和家人在湖北汉口居住。

西北国民军战士

1939年,华北地区被日本人占领,八路军在华北也建立了很多敌后抗日根据地,蒋介石为了抵制八路军,就重新启用西北国民军旧将,让他们在华北招兵买马和八路军制造摩擦。

1939年2月,蒋介石任命鹿钟麟为冀察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北省主席、石友三为副长官兼察哈尔省主席、孙良诚为冀察游击总指挥,由于孙良诚没有一兵一卒,鹿钟麟就把赵云祥在冀州的游击第一纵队,交给孙良诚指挥。

1940年,孙良诚担任鲁西行署主任。当时石友三因为想当汉奸,被高树勋用计除掉,这让孙良诚非常担忧自己。不久后,高树勋率一个骑兵团,来到孙良诚的驻地黄集,孙良诚以为来者不善,就让部队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高树勋

高树勋向孙良诚解释说,石友三是因为要当汉奸,蒋介石下令让自己杀了石友三,而且蒋介石准备让自己当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现在石友三死了,六十九军军长位置空了,他愿意向蒋介石申请,让孙良诚当六十九军军长,王清瀚为旅长,另外帮赵云祥要一个师的番号,孙良诚听到这些后非常高兴。

等到蒋介石的任命下后,第一战区总司令卫立煌兼任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高树勋为副总司令,但卫立煌事务繁忙,所以高树勋代理三十九集团军的事务。虽然赵云祥和王清瀚的职务,都兑现了承诺,但六十九军军长位置却给了毕泽宇,这让孙良诚认为高树勋和自己玩心眼,就带着赵云祥等人的部队去往山东定陶一带。

而王清瀚本来就是石友三的旧部,他怕高树勋对自己不利,就带着两个团的兵力离开,去定陶投奔孙良诚。虽然孙良诚手下人挺多的,但军饷和武器是大问题,毕竟他在敌后,没有多少地方收税。

石友三

就在孙良诚一筹莫展的时候,中央军的汤恩伯又对他下手,强行让韩多峰接替孙良诚鲁西行署主任的职务,这让孙良诚气的吐血。

1942年初,孙良诚和赵云祥、王清瀚、参谋长傅二虞等人,一起商量以后该怎么办,有的人说去投奔高树勋,但孙良诚觉得高树勋太黑,肯定会吃掉自己,最终孙良诚决定投敌当汉奸。5月,原西北军“五虎将”之一的刘郁芬早已投敌,他和孙良诚在归德会面,经过一番谈判,孙良诚答应投敌。

由于孙良诚当了汉奸,导致参谋长傅二虞、团长段海洲、孙兴斋等人,都率部脱离孙良诚,根据记载孙良诚在当汉奸之前还在犹豫,是赵云祥和王清瀚的逼宫,使孙良诚彻底下决心投敌。6月,汪精卫的南京伪政府,让参谋总长鲍文樾带了大量慰问品来定陶,正式任命孙良诚伪军第二方面军总司令,下面两个军长是赵云祥和王清瀚,部队一共有三万人。

孙良诚

1942年8月,孙良诚担任伪开封绥靖主任。 11月,孙良诚担任任伪苏北绥靖公署主任。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孙良诚的伪军部队被国民党收编,蒋介石任命孙良诚为先遣军司令,在江南地区负责抗拒新四军。

1946年1月,孙良诚率领直属部队,和王清瀚的伪第五军余部,在滁州被缩编为第五纵队。

1947年,孙良诚率兵去往寿州,他的部队又遭到缩编,成为一个保安纵队。

1948年,孙良诚率兵驻守在宿迁、睢宁一带,他的部队被改编为暂第二十五师,有四个团的兵力。

由于“淮海战役”爆发,蒋介石为了利用孙良诚的价值,任命他为第一零七军军长,率兵在徐州和解放军作战。后来国民党部队兵败如山倒,孙良诚的部队被解放军包围,孙连仲被迫率部起义。

刘汝明

当时刘汝明率部还在蚌埠顽抗,孙良诚对解放军领导说,自己和刘汝明是老兄弟,可以去劝说刘汝明起义,于是解放军派出代表周镐,陪孙良诚和王清瀚去蚌埠劝降。等刘汝明见到孙良诚的时候,问他为什么投降解放军,孙良诚把责任推到王清瀚身上,因此刘汝明把王清瀚和周镐押送到南京,最终蒋介石下令杀害了二人。

之后孙良诚也去了南京,但他没有跟着逃去台湾,而是到上海居住,等上海解放后,孙良诚被逮捕。

1951年,孙良诚在监狱里面去世。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