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1日,一声突如其来的枪响打破了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宁静。
参与学术讨论的教授和学生倒在血泊中,罪魁祸首是一名年轻的中国留学生,他的名字是卢刚,来自北京大学物理系。
学术优异的他,留美深造,却因未获博士论文奖项,竟然举枪相向,连杀五人后,含笑自尽。
一名天之骄子,何以踏上这条不归之路?
卢刚于1963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下面有两个姐姐。
自小,家人视他如珍宝一般宠爱,给予他最好的学习环境。卢刚天资聪颖,在校成绩一骑绝尘,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深得家人和老师的喜爱。
在学术上,他毫不费力地攀登,获得各种竞赛的奖项和全校的第一名。
1979年,他成功考入北大物理系,在众多优秀学生中脱颖而出。
可以说,卢刚的生活始终顺风顺水,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几乎没有遇到过挫折。
天才的光环下,他的自负和孤僻也逐渐滋生,始终保持着一种远离他人的姿态,与同学之间缺乏真正的联系和友情。
在北大,卢刚是被众人瞩目的学术明星,但他的社交生活几乎为零。
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物理研究中,沉醉于各种实验和理论中。卢刚并非不曾渴望倾诉和交流,但这种孤僻的性格、极度自负的心理,使他难以与同龄人建立深厚的友谊。
这种孤立逐渐成为他生活中的常态,也让他日渐固执,不容他人质疑自己的能力。
1984年,他参加了李政道主持的中美物理学交流计划选拔,成功成为公派留学生。
1985年,卢刚赴美入读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史密斯教授
作为中国的公派留学生,卢刚独自一人来到异国他乡,与国内熟悉的环境大不相同。
美国校园的文化、语言、生活方式让他倍感不适。但内心的骄傲让他无法融入周围人群,甚至不愿主动结交新朋友。
卢刚的生活极为单调,除了研究和学习,几乎没有其他活动。紧张的学术任务和经济压力让他无法顾及生活的乐趣,甚至连日常的社交都显得多余。
在实验室,卢刚每一天都埋头于复杂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中,追求自己心中“最完美”的成果,而对于周围环境的适应力和情商的培养,他几乎未曾关注。
系主任尼克森
导师戈尔兹教授是卢刚在爱荷华大学的重要学术引路人。
这位学术严谨的物理学家,赏识卢刚的才华,对他在学术上的潜力寄予厚望。
戈尔兹教授对卢刚极为严格,要求每一个数据和结论都经过反复验证,不容许一丝误差。
卢刚最初也对导师的严谨感到敬佩,努力配合着他的要求,但戈尔兹的严厉逐渐成为卢刚心中的重压,甚至让他认为导师刻意与自己为难。
卢刚在一次论文研究中提出的观点和实验结果,竟然与导师的预期相悖。
坚持己见的卢刚未对戈尔兹教授的质疑妥协,反而反复试验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戈尔兹并未因此赞赏他,甚至对他的态度显得不满。
这一次次的学术分歧使卢刚的内心积聚了更多的不满。
在此期间,另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山林华出现在爱荷华大学。
这位同样通过李政道选拔计划来到美国的年轻人,和卢刚一样是个学术天才。山林华的性格温和,待人亲切,为人乐观开朗,很快就和周围同学们打成一片。
教授和同学们对他颇有好感,大家称他“小山”。戈尔兹教授也十分欣赏山林华,甚至与他联手发表了几篇重要的学术论文。
山林华的出现,使得卢刚在孤独的情感和学术上的优越感被逐渐撼动。卢刚对山林华的崛起和导师的喜爱心生嫉妒,逐渐对山林华产生了敌意。
他认为山林华抢走了属于自己的荣誉和导师的关爱,这种愤怒和不甘在心中愈演愈烈。
卢刚的情绪失衡在博士论文的评审中达到了顶峰。
爱荷华大学每年会颁发博士论文奖,这不仅是学术上的荣耀,更附有丰厚的奖学金,对毕业生的就业和学术发展有重要作用。
卢刚为此拼尽全力投入实验,竭尽所能将论文完善到无懈可击。但论文答辩会上,系主任尼克森教授指出卢刚的论文算法过于单一,要求他补充多种算法验证后再提交。
这意味着他的论文提交将延期,而博士论文奖将授予他人。
不久,山林华的论文获得提名并最终获奖。此事让卢刚深感被“戏耍”,他认为尼克森故意刁难,山林华得奖是因为教授们的“联手打压”。
他多次向校方申诉,要求重新审查,但申诉均未被理会。
校方明确表示,论文必须一次性通过才有提名资格,卢刚未通过标准,他的申请自然无效。
学术上的挫败让卢刚对学校和导师彻底失去信任。
由于未能获得推荐信和论文奖,卢刚的就业困难重重。作为留学生,他的签证和未来都依赖于在美国找到一份相关的学术工作。
导师戈尔兹教授多次承诺的推荐信却一再拖延,让他疑心教授在背后设下阻碍。
卢刚的心态在压力和焦虑中逐渐崩溃,认为自己正被整个学术体系“排挤和陷害”。
眼看找不到工作、回国无望的他,愈发固执地认为唯有报复能讨回公道。
积怨、嫉妒、失望与愤怒让他在绝望中酝酿出一个极端的决定。
1991年11月1日,西方的万圣节,卢刚带着精心筹划的报复行动走入爱荷华大学物理系。
他携带两把枪,悄无声息地进入309教室。
那天,戈尔兹教授和几名师生正在展开学术讨论。
卢刚冷静地瞄准,枪声响起,戈尔兹应声倒地。紧接着,史密斯教授和山林华也未能幸免,卢刚对他们逐一射击,教室里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随后,他离开教室前往二楼208系主任办公室,将枪口对准尼克森教授。
接下来,他又赶往行政大楼,射杀了副校长安妮·克黎利,甚至连在场的秘书茜奥森也未能幸免。
在确认无一人幸存后,卢刚平静地走进一间无人的房间,坐下,自尽而亡,留下满地惨烈。
这场枪击案在中美引起极大反响。美国社会对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重视,设立专项心理学基金以防类似悲剧重演。
中国方面则对教育体制展开反思,认为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忽视情感和心理健康培养是埋下悲剧的根源。
卢刚事件暴露了高智商、低情商的风险,提醒人们天才和良好人格塑造的重要性。
在今日,距离这起震惊世界的惨案已过去几十年,卢刚的名字仍令人唏嘘不已。
参考资料:
卢刚事件——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