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限制阿斯麦在华芯片业务,荷兰首相发声,态度发生180度转变

布衣阿寿 2024-09-02 17:01:34

荷兰首相斯霍夫最近的表态,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咱们都知道,美国这几年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施压,要求盟友们一起封堵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试图通过一系列限制措施让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卡壳”。

按理说,荷兰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应该乖乖跟上节奏,干脆利落地收紧对华出口规则。但这次,斯霍夫却开始“打太极”了。

他公开表示,荷兰政府在考虑是否进一步限制对中国出口芯片设备时,得先掂量掂量自家“宝贝”阿斯麦(ASML)的经济利益。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这事儿对阿斯麦的生意影响太大,那荷兰可能就不会轻易跟着美国走。这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就是“钱”字当头。

要搞清楚荷兰这次为什么“变卦”,咱们得先看看阿斯麦这家公司到底有多重要。阿斯麦可是荷兰的“科技明星”,生产着全球最先进的光刻机。光刻机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它是芯片制造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就像做饭离不开锅一样。没有光刻机,就没有芯片,所以阿斯麦对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更关键的是,中国是阿斯麦的第三大市场,仅次于台湾和韩国。你说,如果荷兰真要收紧对华出口,那阿斯麦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根据数据显示,阿斯麦目前积压的订单中,有20%是来自中国的。咱们中国市场一旦关上门,这20%的订单谁来填补?欧美市场吗?不好意思,人家对这玩意儿需求可没中国这么大。

再说了,阿斯麦的总裁富凯(Peter Wennink)之前也明确表态了,他认为继续限制对中国出口先进设备是“自断财路”的不明智行为。你瞧瞧,连公司领导都不乐意,荷兰政府还能一意孤行吗?

其实,荷兰这次的态度转变并非孤例。咱们再看看英国,前段时间美欧联手对中国电动车加征临时性惩罚关税。

按照美国的套路,盟友们也该齐刷刷地站队,跟风加税。可英国却偏偏不按套路出牌,新任贸易大臣雷诺兹干脆表示,英国不打算搞什么对华电车加征关税的事儿。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英国也好,荷兰也罢,都是在看自己的“钱袋子”。荷兰有阿斯麦,英国有它的电动车产业。大家都知道,跟着美国一起搞“限制”,表面上是打压中国,实际上往往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么一搞,咱们的竞争对手中国没准儿没被打趴下,反倒是自己先疼了。所以,英国才会明确表态,任何措施都得首先考虑本国经济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一味跟风美国。

这种“实用主义”策略还真不只荷兰一家。法国、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对美欧的“铁腕”政策也是时冷时热,有些国家甚至开始公开反对美国的施压。看来,美国想靠盟友一条心围堵中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咱们再来说说这次事件对中国的影响。这种限制措施肯定会给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来一些挑战,毕竟光刻机可是制造芯片的关键设备,没有它,芯片的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影响。但反过来看,这未必不是一种激励,逼着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自己钻研技术,填补这个“空白”。

其实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一次外部压力,往往都成为内部创新的催化剂。记得几年前,美国针对中国的5G产业也搞了不少限制措施,但结果呢?中国的5G技术不仅没有被打压下去,反而在全球范围内继续领跑。

这次半导体领域的挑战,也许会是中国创新的另一个重要节点。

中国企业已经表现出强大的应变能力和研发实力,虽然短期内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但长远来看,这种压力可能会转化为动力,让中国在芯片技术上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

荷兰这次在是否限制对华出口芯片设备上的态度转变,反映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利益优先。

无论是阿斯麦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还是英国的电动车产业,都不可能在美国的施压下无动于衷。说到底,大家都是看着自己的利益来行事,而不是一味跟风。

对中国而言,这种外部压力虽然会带来挑战,但同时也是一种激励。通过自主创新,中国完全有可能在高新技术领域继续前行,甚至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压力是最好的动力。”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的企业和科研人员也必将在这种压力下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 2024-09-02 17:58

    要不是中国有了这方面的技术突破,这货会跳得比狗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