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后金有血仇的辽人,为何成了后金盟友?辽人守辽土就是一步死棋

浩然文史吖 2024-10-18 10:51:41

崇祯

按照一般逻辑,如果有外敌杀你的亲人、家乡父老,你应当和他们有不共戴天的血仇,并回以最坚决的抵抗,不管怎么说,至少不能当汉奸吧。可明末却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后金在辽东展开血腥屠杀,抓捕辽人充当奴隶,本该和后金有血仇的辽人,却成了后金的重要盟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辽民守辽土的开始天启时期,辽东局势崩坏,明朝处于弱势。当时的辽东督师孙承宗在参谋茅元仪的提议下给朝廷上奏了《辽土辽民疏》,正式提出“因辽民以守辽土,因辽土以养辽民”的战略。他说:“故随辽人之便,安插于两卫、三所、二十七堡之中。以兵以屯,曰: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使关外之备稍足,则关内之防稍减。”孙承宗的继承者袁崇焕继续秉持辽土辽民战略,提出“南兵脆弱,西兵善逃,莫若用辽人守辽土”。

辽东镇

按照孙、袁二人的预设,辽地为辽人的家乡。后金在辽地无恶不作,辽人和他们有不共戴天的血仇。如果恢复唐朝府兵制或卫所制,给辽人以土地,让他们亦兵亦农,且耕且战,平时在家乡耕种,后金一旦侵略则提刀抗击,有战之时还能临时征调。由于和后金结下血仇,辽民为了保卫家乡,必然效死,如此不仅能够减缓辽地守军军费,还能提高战力。

应当说孙、袁二人的构想很好,但是实际操作却啪啪打脸,该战略完全失败。

袁崇焕

二、辽地辽民本是死路在孙、袁战略中,辽土的范围指向明确,就是明朝辽东都司的疆域,但辽民是指什么人?如果我们搞清了辽民的概念,就能知道为什么辽民不仅没有成为明朝的藩篱,反而成了后金侵明的主要帮手。不过对辽民的界定,史学界仍有争论。

一般认为辽民是指辽地民众。但问题是辽地民众构成极其复杂,辽地不似中原、江南民族较为单一,明朝的辽东为九边最东,孤悬千里。人口构成上,这里除汉族外,还有三大民族,即西北来的蒙古、东北来的女真,和东南来的朝鲜人。

如果按照时期划分,则分为元朝遗留土著和明朝归附民。元朝遗民统称为蒙古人,但实际上包括高句丽人(或朝鲜人)、渤海人、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这些民族的存在,根据辽宁出土的相关文物和考古、古墓挖掘,已经得到证实。明朝时期则又有从外地迁移过来的外族,比如李成梁家族。孟森《清史讲义》说努尔哈赤祖上也是明初从朝鲜迁到东北的。

如果按照部落血缘、地缘则又能划分出现团体,如女真的海西、海东、建州三大部。除了上述三大民族外,还有非主流民族,如回回。

因此可以说,辽民体系复杂且纷乱。民族构成越乱,利益就越不一致,因此会出现分裂。在不能统一的情况下,就容易被后金挖墙脚。

蒙古

就是因为辽民构成复杂,致使守土战略失败。那如果民族成分单一,是否就能执行守土战略了呢?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辽东经略熊廷弼也曾有过以辽民抗后金的想法,但他不久就明确反对辽民守辽土战略,因为经过他实地调研发现,辽民已经急剧减少,辽地已经完全破败。这种破败,不仅是后金屠杀和肆虐使然,其实早在万历时期已经有了端倪。

自俺答封贡以后,宣大边镇安稳,可草原东部的察哈尔土蛮部又成了明朝大患,至万历时期,土蛮经常突破长城,入寇辽东、蓟镇。加上援朝抗倭战争的拖累,以及万历矿监税使高淮的祸害,至天启时期,辽东经济已经崩溃,辽民不能安居乐业,于是纷纷逃亡。因此即便辽东只有单一汉族,仅靠辽地汉人守土也是捉襟见肘。

明朝太监

三、辽民的另类解释也会引发战略崩坏除了主流说法之外,对于辽民的界定还有一种说法。辽东经略熊廷弼曾认为所谓辽民并非辽地百姓,而是辽地豪强地主!他们构成了辽地的统治阶级,他们的势力深入军队,形成了著名的辽东将门军阀。熊廷弼认为孙承宗的以辽民守辽土,就是扶植辽东地主,这些地主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或结成堡寨,或编练部曲,能成为抗金主力。但熊廷弼实际调研后发现辽将怯懦成风,对外敌唯唯诺诺,“将素怯战”、“辽兵本畏贼”、“辽人魂魄屡次飞散,开原陷而铁岭逃,铁岭陷而沈阳逃,今北关陷而辽阳又逃”,但他们祸害起百姓来可是重拳出击,

而真正能打的家丁兵,是辽人地主的心腹骨干,这些家丁完全为地主利益服务,听从地主安排。辽人地主们又结成了密切的利益集团,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成了独立势力。如李成梁家族,在李成梁死后,家族子嗣、甚至李家家丁都占据辽地要职,将朝廷职位视为卧榻之侧,堪称节度使翻版。甚至辽地有言“辽东一块土,镇此者果非吾李氏不可也”。

明朝官僚

四、明金对辽人的争夺其实孙、袁说的辽民不论是民众还是地主,在明末已经成了明金之外的第三股势力,明金双方都对辽民进行了争夺。熊廷弼坚决反对辽人守辽土,他执政辽东时期,大力提拔外来将领,如杜松、王威、麻贵、李光荣、柴国柱、贺世贤、李怀信。因此他和孙承宗等人产生矛盾,这也是熊廷弼被杀的原因之一。待熊廷弼被杀后,辽人守辽土战略依旧实施。而为了拉拢辽东将门,朝廷采取了最愚蠢、最错误的宽容政策,以换取辽人支持。

明朝军将

孙承宗督师辽东,极其纵容辽将,祖大寿、吴三桂等人地位越发重要。袁崇焕下狱之后,祖大寿担心自己步其后尘,竟然想率领兵马投奔皇太极。“承宗闻,急遣都司贾登科赍手书慰谕大寿,而令游击石柱国驰抚诸军”。面对明显的叛乱举动,堂堂天启帝师孙承宗竟然只能安抚,不敢用雷霆手段予以镇压。辽将跋扈可见一斑。

祖大寿

面对明朝的纵容,这些辽将更加骄纵。他们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采取了养寇自重的策略,在明金之间反复横跳。明史专家李洵先生就说,祖大寿多次被后金抓获,但后金就是不杀他,因为祖家是辽东将门,“其族党甚强”,杀了他影响太大。辽东将门的势力让杀人如麻、兵力强势的后金都感到棘手,可见其威力。

皇太极

以辽人守辽土的策略,明显体现了朝廷文官闭门造车、一厢情愿、不顾实际的状态。虽然辽民守辽土初衷是好的,但在执行中却严重走样,甚至成了加速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是至理名言,奈何真正调查后发言的熊廷弼,又被当作异端,这才是明末的悲剧。

0 阅读: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