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不难发现,戚夫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蠢女人。
她不仅把自己作死,还搭上儿子,还牵连当朝皇帝。
公元前205年,刘邦兵败彭城,向西撤退时,途经定陶(今山东菏泽)遇见戚姬。
戚姬出身不凡,不仅有着周王室血统,且貌美如花,能歌善舞,不可多得。
而刘邦这人“好酒及色”,喜欢美女、才女,常言“天下可无刘邦,不可无美女”。
所以,他对戚姬一见钟情,封为夫人。且时常带在身边,随他东征西讨。
很快两人有了儿子,时常带在身边,刘邦对小儿子是越看越喜欢,他说: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史记·吕太后本纪》
为此,戚夫人动了小心思,她矜功自伐,想让刘邦废掉吕后,改立她为皇后,再把自己儿子刘如意立为太子。
却不知,吕后在后方没闲着,她不仅要巩固后方,还要照顾刘大妈、刘老爹、及一双儿女。
愣是把大小姐磨砺成刚强坚毅的大女主。
想让刘邦改主意,戚夫人只有拿出看家本领,整日哭哭啼啼,各种担忧刘邦去了,他们母子生活不好过。
刘邦被闹得心烦,收拾黥布回来后,病情越来越重,也迫切希望换太子。
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没资本与吕后没法杠了。
首先,刘邦年迈体弱,精力不济,无力去和吕后撕破脸。
若真如此,他还真没精力和时间收拾残局。
因为,吕后的势力已遍布朝野。
朝中大臣已大部分站队吕后,包括萧何、张良、周昌等重要人物,他们坚持支持刘盈,反对废太子。
他们援引秦二世乱秦的历史教训,指出废长立幼可能会动摇国家根基,引发新旧太子之间的争斗。
此外,吕后家族功勋卓著,在朝中拥有重要地位,不容小觑。
吕后说服刘邦梦寐以求的商山四皓,辅佐刘盈,使得刘邦深感太子羽翼已丰,不易轻易废掉。
真和吕后硬杠,无非是把到手的江山拱手送给他人。
反观戚夫人,她没看到这层,更不知道刘邦真实用意。
刘邦要改立刘如意为太子,是因为背后太子(吕后)的势力威胁到他的皇权。
那句“太子羽翼丰满”是他对自己说的。
对父老乡亲哭诉“安得猛士守四方”则是质问朝廷众臣:当初发誓效忠我刘邦的誓言还记得吗?
他希望通过“换太子”重整朝纲,顺便向文武百官宣告:这天下依然是刘邦说了算。
而愚蠢的戚夫人,只看到刘邦的宠爱,没看到背后力量,自然读不懂刘邦的用心。
为此,刘邦开始为最后布局,保护他心爱的小儿子,他封刘如意为赵王,周昌为丞相护卫。
并再三嘱咐刘如意不要回来。
毕竟,作为一国之王,手中还是有一班人马,有兵有将保护自己。
吕后真想对他动手,只要周昌等人在,一时半会没办法。
然而,戚夫人没有按照刘邦遗愿去做。刘邦下葬后,继续住在长安宫中不走。
这就给吕后下手机会。
为逼刘如意回来,吕后罚戚夫人在永巷做苦役。
她逼戚夫人换上囚衣,戴上铁枷,在永巷舂米。
此时,戚夫人若脑子清醒点,认真思考下,也不会干出蠢事。
她比吕后年轻,若主打一个埋头苦干不吭声,熬死吕后这个老太婆,等到孝惠帝主政,她就会苦尽甘来。
但是,戚夫人还是太年轻,以前是皇上的小宝贝,现在哪里受得了这般侮辱?
她很快就中了吕后圈套,顺便给刘如意脖子套了一根死结。
她在永巷一边干活,一边喊麦: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这正中吕后意,别说三千里,就是三万里,她也愿意帮戚夫人送信。
吕后派人三番五次请赵王刘如意回长安,他的大臣周昌都让他装病不去。
吕后听后,认为周昌照顾刘如意不力,大怒,叫周昌去听训话。
周昌前脚到长安,赵如意后脚就出发去长安。
他能不去吗?
戚夫人喊麦天下皆知,汉朝以孝治天下,他再不去,恐怕被朝阳群众抬去长安。
若刘邦泉下有知,再见戚夫人,估计会把她臭骂一顿:臭娘们,坏大事!
刘如意就这么被召到长安。
孝惠帝听闻刘如意即将进城,亲自到灞上接他到自己宫中。
怕他被杀,带着他同吃同住同睡,甚至怕他中毒,品尝过才给刘如意吃(汉朝是分餐制)。
但是,刘如意太年幼,他看不到危机,甚至没有警觉,以为有皇帝哥哥罩着就平安无事。
一天,孝惠帝去打猎,叫他一起去,刘如意不起床,想继续睡懒觉。
这下让吕后逮着机会,她请刘如意去喝茶。一杯鸩酒,刘如意去见刘邦了。
清除刘如意后,吕后开始处理戚夫人,把她做成人彘,关在厕所(汉代厕所和猪圈在一起)。
然后带儿子刘盈去参观,再借戚夫人的惨相,以此警告孝惠帝。
看到戚夫人惨状,刘盈大哭,缠绵病榻一年多。
想明白知道吕后想要的是什么后,他派人给吕后传话:
“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这就是说:这不是人干的事,简直是疯了,儿子我扛不动,没法当皇帝了。
从此,汉惠帝终日饮酒作乐,纵情歌舞,不理朝政。十五岁而终。
到这里,刘邦真的爱戚夫人吗?
不爱,他只爱他自己。
他只想利用戚夫人,把自己失去的拿回来,结果翻了车。
可怜,棋子不知道它是棋子,还以为自己是王炸。
戚夫人到死都不明白,以为自己是夺了吕后的宠爱,却不知道她从生到死,都在被吕后利用。
最后,刘邦爱吕后吗?
答案在评论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