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尔茨访华强烈释放了哪些“双碳”合作信号?

碳碳实时 2024-04-17 20:22:42

导读

4月14至16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应中方邀请再次访问中国,成为今年首位访问中国的西方大国领导人,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

访华团队的构成阵容相当“豪华”。代表团成员涵盖了德国环境、农业和交通部门的重要内阁部长,同时,还有西门子、奔驰、宝马等知名企业的资深高管陪同访问。德国在华的投资主要集中于氢能、汽车、化工、发电设备、通信和钢铁等多个重要领域。在此次访问中,朔尔茨特别强调了中德在氢能领域的合作的重要性。

01

中德聚焦氢领域,实现双赢

德国总理朔尔茨对中国展开了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首站选定为重庆。在此期间,朔尔茨特别参观了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全面深入地了解该企业在氢动力产品及燃料电池解决方案方面的研发成果和生产能力。

博世中国官网显示,其300千瓦氢动力模块已投入客户车辆实验,累计运营里程超360万公里。今年3月,博世氢动力新工厂在重庆九龙坡区启用,配备博世最大甲类燃料电池研发中心。

在全球化日益加强的今天,跨国合作已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股新能源技术革新浪潮中,这家公司或将成为中德在氢能领域合作的成功范式。

庆铃M系列氢动力商用车

鉴于此,重庆市政府拟在西部区域着力打造“西部氢谷”项目。该项目计划占地3平方公里,总投资额高达200亿元人民币。项目将涵盖氢能科技园、氢能产业园以及氢能示范应用基地的建设,旨在构建国家级商用车生产基地、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制造基地以及氢能产业示范应用基地,以推动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业内对氢能源的第一印象仍停留在,这是一种昂贵的能源驱动方法这一层面,从制气到补气都重金投入的大工程。

而欧洲委员会通过德国提出的一项有关绿氢与工业电气化转型的方案,或打破业内对氢能源成本高昂的“刻板印象”

方案计划通过直接补贴22亿欧元,以促进中小型企业在工业制造过程中实现脱碳目标。

每个符合条件的实体将被授予最高200万欧元的资助,该资助计划预计在2025年底前全面发放。为实现去碳化,这些措施需通过电气化或投资替换化石燃料,以及利用可再生氢或相关燃料,从而推动经济向零排放方向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密集型行业在德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行业不仅为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创新机会,还是汽车、机械等关键行业的中间产品供应商。该行业是德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对于推动德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与维持国际竞争优势具有显著作用。

在推动工业制造过程脱碳、促进经济向零排放转型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此方案或许值得借鉴,前提是要结合我国本土的实际情况,而后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

02

访华助力德国新能源车经济迎新机遇

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家古思婷在接受本国媒体采访时指出,德国在中国进口关键技术方面,特别是机械部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德国在工业4.0领域拥有坚实基础和丰富经验,具备显著优势。与此同时,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市场对中国产品,诸如电动汽车、太阳能设备以及电池等,亦具有重要意义。中德两国在这些领域的经济活动呈现出相互依赖的态势,这种依存关系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十分常见。

朔尔茨的随访成员中,不乏汽车行业巨头。当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新形势下,德国车企正在寻求转型,而中国已成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聚集地和智能汽车产业的创新高地,中德汽车业正在寻求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德国汽车业,涵盖电动汽车领域在内,并非缺乏技术积累。然而,相较于汽油车,电动汽车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其技术成熟度、经济效益以及市场重视程度均有所不足。因此,在电动汽车的实用性、品质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德国汽车业仍需进一步努力。在此背景下,德国汽车业展现出了与中国加强合作的强烈意愿。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15日就曾表示,德国市场欢迎中国汽车。

此前,德国汽车工业协会13日发文公开反对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称这可能引发贸易战,并威胁德国就业,危及欧盟推广电动汽车和向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实际上,在电动汽车领域,外国企业与中国之间的合作案例屡见不鲜,其中最为显著和成功的范例莫过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该工厂不仅为全球特斯拉产能贡献了近一半的份额,堪称行业的“头雁”,而且在Model3车型的制造成本上较美国工厂实现了高达65%的降幅。这一显著的成本优势使得特斯拉在保持高端电动车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还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包括大众、宝马和丰田等在内的全球汽车行业领军企业,亦积极在中国布局电动汽车平台。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合理的人力与物流成本,以及新能源外资股比的开放政策,这些因素共同促使这些企业选择中国作为增强其电动汽车竞争力的首要生产基地。

03

写在最后

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访华在新能源领域展现出了积极的合作意向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对于从业者而言,此次德国总理访华期间,两国领导人提及的领域,除了传统机械制造和汽车,新能源、绿色转型、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均为就业新风口。

对于企业主而言,氢能产业的政策动向,蕴含着多重发展机遇和潜在的市场变化。探索与德国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方面的合作可能性。还可以关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趋势,探索如何利用新技术提升自身的能源效率和减少环境影响。尽早布局低碳技术,落实企业碳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笔者分析,德国对中国持有的积极态度不仅源于庞大的市场潜力,更在于其先进的技术实力。尽管面临政治因素的干扰,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仍创下历史新高。这种乐观预期不仅局限于新能源领域,未来还将广泛涉及多个产业领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