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家中牛舌头被割,包拯叫他回去卖牛肉,第二天“牛舌案”告破

崔以安沧桑史 2024-11-08 02:09:13

民间总有这样一个传说:凡是包拯断案的地方,必有一轮明月高悬。这轮明月不仅是包青天断案的象征,更是正义与智慧的化身。在安徽天长县,就曾发生过一桩离奇的案件:一个农夫家中的耕牛突然舌头被割,眼看就要死去。最令人不解的是,包拯不但没有立即派人缉拿凶手,反而叫农夫回去把牛宰了卖肉。这是为何?难道包拯不知道宋朝律法明令禁止宰杀耕牛吗?更令人惊讶的是,第二天这个看似无头绪的"牛舌案"就告破了。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玄机?包拯又是如何在短短一天之内就找到真凶的呢?

一、巧断案情始末

宋仁宗景祐四年,包拯任安徽天长县知县。这一日,天刚蒙蒙亮,衙门外就传来了急促的鼓声。值守的衙役打开大门,见到一位年约六旬的农夫正在击鼓,衣衫沾满泥土,面色焦急。

这位农夫名叫王老实,是天长县东边杨柳村的村民。他家仅有一头耕牛,是赖以生存的重要财产。当日清晨,王老实去田里准备耕地时,发现自家的耕牛倒在田埂上,嘴里鲜血直流。走近一看,牛舌竟然被人整个割去,只剩下一个血肉模糊的伤口。

衙役将此事禀报给包拯。包拯正在书房读《春秋》,听闻此事立即放下书卷,吩咐将王老实带到公堂。此时已是辰时,阳光透过堂前的雕花窗棂洒进来,映着包拯铜镜般的脸庞。

"你且将事情详细道来。"包拯开口问道。

王老实跪在堂下,将事情经过娓娓道来。原来这头耕牛平日都拴在自家后院的草棚里,昨晚他还亲自添了草料和清水。谁知今早去看时,草料水都未动,牛却不见了踪影。寻着牛蹄印一路找到田边,才发现惨剧。

包拯又详细询问了案发前后的情况。得知这头牛是王老实五年前花了二十贯钱买来的,为此还向族中借了银两。这些年来,全靠这头牛耕田养家,供养一家老小。若是失去了这头耕牛,不仅无法耕种,连年前借的银两都难以还清。

按照北宋律法,私自宰杀耕牛是重罪。可是眼前这案子,既无目击证人,也无明显线索。更令人费解的是,行凶之人不直接杀牛,却要割去牛舌。这显然是有预谋的行为,目的就是要让这头牛慢慢失血而死。

包拯站在公堂之上,仔细思索着案情。他注意到王老实说话时的几个细节:一是案发前夜曾下过小雨,田间地头留有清晰的脚印;二是牛舌是被利器割去,伤口整齐;三是行凶时间应在三更天左右,因为邻家的狗当时曾狂吠不止。

这些线索似乎都指向一个事实:凶手必定是熟悉这头耕牛习性的人,而且与王老实家所在的杨柳村关系匪浅。但仅凭这些零散的线索,要找出真凶谈何容易?包拯深知,要破此案必须另辟蹊径。

二、以牛为饵设计

堂上的包拯沉默片刻,突然开口道:"王老实,你且起来。本官已有定计。"

只见包拯执笔蘸墨,亲自写下一纸文书,上面清楚地记载:准许王老实因耕牛重伤难治,特许宰杀售卖。文书上盖上了天长县衙门的大印,交到王老实手中。

"你且拿着这文书回去,将那头牛宰了。肉可以卖,皮可以制革,骨头也能换些钱财。这是本官特许,无人能治你的罪。"包拯的声音在公堂上回荡。

衙役们面面相觑,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要知道北宋朝廷早有明令:但凡私宰耕牛者,轻则杖刑,重则处死。就连地方官员也不得随意开具宰牛文书。此时包拯不但没有立即缉拿伤牛之人,反而让受害人回去宰牛,这番举动着实令人不解。

王老实接过文书,却迟迟不肯离去。正在此时,包拯又吩咐衙役取来一方印泥,将文书上的印章涂抹得格外醒目。他对王老实说道:"你且放心去办,如有人来找麻烦,就把这文书给他看。"

待王老实走后,包拯又派出两名得力衙役,装扮成普通百姓,分别在村口茶寮和集市上打探消息。他特意叮嘱:"只听人言,莫要多话。"

到了午后,王老实家宰牛的消息很快在天长县城传开。有人说他胆大包天,居然敢公然宰杀耕牛;也有人说他是被逼无奈,毕竟重伤的牛也活不长久了。更有人传言,这事背后定有隐情,否则衙门不会不闻不问。

消息传得最快的地方是县城东门外的牛肉铺。这些牛肉铺大多开在偏僻的巷子里,平日里专门收购那些病死、意外死亡的牛只。今日得知有人要光明正大地卖牛肉,几家牛肉铺的掌柜都派人去打探虚实。

包拯早料到会有此事。他让衙役将那纸特许文书贴在王老实家门口,上面的印章特意用朱砂勾勒,远远望去格外醒目。这一招果然奏效,前来询问的人看到文书,也就不再多言。

到了申时,又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到衙门:王老实家的牛肉居然卖出了个好价钱。据说是城南的富户听说这牛是被割去舌头才宰的,肉质必定新鲜,特意派人高价收购。

包拯听到这个消息,立即派人去查访那个所谓的富户。果然,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买主。那么,究竟是谁在暗中散布这样的消息?包拯意识到,案情即将出现转机。

夕阳西下时,衙役们陆续回来复命。他们带来了一个重要发现:自从王老实宰牛的消息传开后,就有一个形迹可疑的人在村口茶寮不停打听此事。那人虽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总是在打听同一个问题:衙门真的不会追究此事吗?

三、人性的考验

入夜后,县城里的一处米铺仍然亮着灯。掌柜李福正在清点当日账目,突然听到后门有异响。开门一看,竟是一个面带惊慌的男子,正是白日里在茶寮打探消息的那人。

这人名叫张贵,是杨柳村东边的农户。他一进门就向李福打听宰牛一事的详情。李福是县城里的老户,与包拯有些交情。他立即派伙计去衙门报信,自己则与张贵攀谈起来。

原来张贵与王老实是多年的邻居。去年秋收时,两家因为地界起过争执。王老实家的耕牛不小心踩坏了张贵家的禾苗,虽然赔了些粮食,但张贵一直耿耿于怀。

就在李福与张贵说话时,包拯已带着衙役悄然包围了米铺。他没有立即现身,而是继续让李福套问张贵的话。

这时,县城里的更夫正在打更,已是二更天。张贵向李福打听完消息,起身要走。李福趁机问道:"我听说那牛舌是被整个割去的,不知是何人下此毒手?"

张贵答道:"这有何难?只消用绳子套住牛头,再用快刀便能割下。"说完这句话,他猛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急忙想要离开。

就在此时,包拯带着衙役冲进米铺。张贵见状,想从后门逃跑,却被早已埋伏的衙役拿下。

包拯命人搜查张贵的家中,果然在粪堆里找到了一把带血的快刀,还有一截沾有牛毛的麻绳。更重要的是,衙役们在他家灶台下发现了一个油纸包,里面包着一条已经腌制过的牛舌。

案情至此已经明朗,但包拯还要查明更多细节。他派人走访了杨柳村的乡邻,才知道这起案件还牵扯出更多往日恩怨。

原来在去年的地界纠纷之前,张贵曾向王老实借过银钱,一直未还。后来又因为踩坏禾苗的赔偿问题,两家的关系更是恶化。村里的米铺掌柜还作证说,张贵常在酒后咒骂王老实家的耕牛,说要让他们一家断了生计。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查访过程中,邻里们还提到了一桩往事。五年前,王老实买这头耕牛时,本来是张贵先相中的。但因为张贵拿不出银钱,最后被王老实买走。从那时起,张贵就对这头牛怀恨在心。

包拯还注意到一个重要细节。昨夜下雨时,有人看见张贵在村口的祠堂避雨,正是案发的时辰。而那祠堂,恰好在通往王老实家的必经之路上。

就这样,一个看似无头绪的案件,因为包拯的巧妙设计,让张贵在利欲熏心之下露出马脚。那些看似零散的线索:茶寮里的反常打探、米铺里的无意识招供、邻里间的积怨回溯,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真相。

四、真相大白

第二天一早,包拯升堂审理此案。衙门大堂上,阳光透过门窗洒落,映照着堂上的明镜高悬。张贵跪在堂下,已被带上了枷锁。

包拯先宣读了案情:"张贵,你因与王老实有旧怨,又觊觎其耕牛。趁昨夜下雨之机,潜入王家后院,用绳索套住耕牛,割去牛舌,意图致牛于死。此事可有差错?"

张贵开始还想狡辩,但当衙役将那把带血的快刀和腌制的牛舌呈堂后,他终于低下了头,将作案经过和盘托出。

原来那日深夜,张贵趁着下雨天,先在祠堂里等到三更时分。他知道这个时辰王老实一家都已熟睡,便悄悄潜入王家后院。他早就观察过那头耕牛的习性,知道它性格温顺,便用准备好的麻绳套住牛头。

为了不让牛发出声响,他还特意带了些草料。趁牛低头吃草时,他迅速掏出快刀,一刀割断了牛舌。之后,他牵着受伤的牛来到田边,任由它在那里流血。他原本以为这样做就能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包拯用特许宰牛的计策,让他露出了马脚。

审讯中,包拯又问道:"你为何要割去牛舌,而不是直接杀牛?"

张贵答道:"若是直接杀牛,必定会惊动邻里。割去牛舌,既能让牛慢慢失血而死,又可以栽赃于他人。况且,我还可以将牛舌腌制后自己食用。"

这番供词令堂上众人不寒而栗。包拯又传唤了村中证人,将张贵往日种种劣迹一一对质。那些证词更显示出张贵的蓄意报复:从五年前因买不起耕牛的怨恨,到去年的地界纠纷,再到未还清的借款,种种积怨最终导致了这场惨案。

根据北宋律法,恶意伤害耕牛致死者,需赔偿牛主损失,并处以重杖。若是因私怨蓄意为之,更要加重惩处。包拯断案向来明察秋毫,既要惩治恶行,也要兼顾教化。

于是,包拯当堂宣判:张贵赔偿王老实二十贯钱,用于购买新的耕牛;另处重杖六十,牢狱三月。此外,张贵还需在村口祠堂前立誓,此后不得再生事端。若有违誓,立即发配边疆。

判决一出,堂下众人无不叹服。这个判决既维护了法度,又给了张贵改过自新的机会。至于那条被腌制的牛舌,包拯命人埋在村口,以儆效尤。后人在此处立了一块石碑,上书"割舌亡牛,报应不爽",用以警示后人。

自此之后,天长县的百姓每每谈起这件案子,都会说包青天断案如神。不仅能在短短一日之内破获此案,更用巧计让真相自行显现,实在是高明。

五、案后余波

张贵受刑之后,被押入天长县大牢。包拯派人将他家中余粮分给其妻儿,以免一家断炊。这个决定在村里引起不小的议论,有人说包青天处事公允,既惩治了恶行,又照顾了无辜。

三月牢狱期满后,张贵被押到村口祠堂前立誓。当日,村里的乡邻都来观看。张贵跪在祠堂前,手捧香火,当众发誓今后不再生事。包拯特意派了县丞到场见证,并将誓词刻于石碑之上,与那"割舌亡牛"的警示一同竖立。

此时正值春耕时节,王老实已用赔偿的银钱买了一头新耕牛。这头牛比之前那头还要年轻力壮,很快就适应了农事。王老实为了感谢包拯的明断,特意准备了一面锦旗要送到衙门。包拯却命衙役将锦旗退回,只说:"王老实若要报恩,就好生耕种,多纳粮税便是。"

张贵出狱后,起初不敢在村里露面,只在自家地里劳作。渐渐地,他开始主动帮助邻里干活。到了夏收时节,他主动提出要帮王老实家收割稻子。这一举动让村里人颇感意外。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当年秋天,天长县遭遇了一场大旱。眼看禾苗要旱死,张贵却带头组织村民轮流用水车灌溉。他不分昼夜地干活,连王老实家的田地也一并照料。村里人这才发现,张贵确实改过自新了。

次年开春,包拯巡查农事时来到杨柳村。他看到村口的两块石碑已经被村民擦拭得很干净,碑文清晰可见。路过张贵家时,只见他正在教邻家孩童认字。原来这一年里,张贵不但改了前非,还跟着村里的老秀才学了些字。

包拯见状,命县丞记下此事。不久后,天长县衙门颁布新规:但凡有改过自新者,准许其子女入县学读书。张贵的儿子便是第一个受益人。这项政策后来被推广到整个宋朝,成为鼓励犯人改过的一个重要措施。

到了夏天,杨柳村的村民在祠堂前开了一次祭祀。张贵主动站出来,当众讲述了自己的过错和改过经历。他说,割牛舌一案不仅害人害己,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若不是包青天的明断,他可能早就被发配边疆,永远无法回头。

这件案子后来被编入《宋州判牍》,作为经典案例流传。后世的州县官员审理类似案件时,往往会参考包拯的判决方式:既要惩戒犯罪,也要给人改过的机会。而杨柳村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教化故事。

每到春耕时节,杨柳村的农人们都会在那两块石碑前上一炷香,以示对包青天的敬重。他们说,这不仅是一个惩恶扬善的案子,更是一个让人知错能改的典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