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将领之广东粤军廖培南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4-02-25 22:01:50

民国时期,粤军是广东的本土武装,并且也是孙中山革命的主力,就连蒋介石最开始都是在粤军里面任职。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政府分为两派,一派是支持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另一派是支持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因此粤军里面也出现了“反蒋派”和“亲蒋派”。其中以张发奎、黄琪翔为首的粤军,是支持汪精卫反蒋的,以李济深、陈铭枢为首的粤军,是支持蒋介石的。虽然李济深和陈铭枢后来也反蒋,但是在“福建事变”前,他们和蒋介石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廖培南是粤军中的反蒋派,他开始的时候是薛岳的部下,后来在北伐战争中投靠了张发奎,因此升为师长。后来张发奎联合桂系,企图控制广东政权,然后利用两广力量反蒋,但廖培南不想粤军之间内战,因此就离开了张发奎。

等陈济棠成为“广东王”后,廖培南又回到粤军中,跟随陈济棠一起反蒋,可惜反蒋失败,陈济棠下野,余汉谋控制了广东军政大权,廖培南因为和余汉谋不合,因此又离开广东。抗日战争爆发,廖培南又回到军中,率兵参加了抗日战争,也为抗日做了一些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廖培南已经退居二线,没有再掌握兵权,当国民党兵败如山倒的时候,廖培南去往了香港。

廖培南

1895年,廖培南出生于广东五华,父母都是贫苦的农民,每天在田地里面辛苦劳动,也管不了一家人温饱,有时候廖培南还跟着奶奶出去乞讨。

1905年,由于廖培南天资聪颖,一家人省吃俭用把他送到私塾,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学习特别用功。在私塾读了两年后,廖培南就考入县里的新式学堂,在那里读完书后,廖培南又进入了五华高等小学堂。

1912年,民国成立后,廖培南选择弃文从武,考入广州的陆军小学堂,两年后升入湖北武昌第二陆军中学。

1917年初,廖培南被保送到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这里是当时国内最好的军事学校,他和薛岳、余汉谋等人是同学。

徐树铮

1919年,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廖培南没有选择回到广东,当时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成立了西北边防军,徐树铮为边防军司令,廖培南在边防军里面当排长。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段祺瑞的皖系被曹锟、吴佩孚的直系打败,西北边防军也被解散,廖培南在军中没有靠山,因此就回到广东老家。

当时广东的军政大权由陆荣廷的桂军控制,由于粤军实力弱,孙中山就让陈炯明率领粤军到福建南部发展,在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后,粤军已经发展到两万人,孙中山下令粤军反攻广东。虽然桂军力量强,但内部不团结,粤军靠着本土优势,把桂军赶回广西,粤军掌握了广东军政大权,孙中山成为“非常大总统”。

粤军返回广东后,廖培南在堂兄的介绍下,到邓铿的粤军第一师担任上尉连长。

1921年5月,廖培南调往总统府,在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当连长,薛岳是营长。11月,粤军从桂军手里夺取桂林,廖培南担任护卫,护送孙中山到桂林,建立北伐军大本营。

薛岳

1922年6月,陈炯明和孙中山因为北伐的事情出现分歧,等忠于孙中山的部队,在江西和北洋军作战的时候,陈炯明的部队在广州发动叛乱。当时孙中山在广州,能指挥的部队只有总统府警卫团,薛岳和叶挺指挥警卫团的士兵,和叛军发生战斗,廖培南在战斗中表现出色,通过警卫团的掩护,孙中山坐上军舰去往了上海。

8月,忠于孙中山的部队,开始反攻陈炯明的叛军,廖培南参与了河源和博罗的战斗。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杨希闵和刘震寰的滇桂联军,在广州发动叛乱,廖培南率兵参与了平叛的战斗。11月,蒋介石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陈炯明,廖培梅参与了二次东征。由于广东南部的军阀邓本殷,和陈炯明是联盟,所以李济深担任南征军司令,负责进攻邓本殷部,廖培南参加了南征军,他也因功升为十二师副官长。

李济深

1926年5月,广东的局势已经稳定,国民政府开始准备北伐,这时候廖培南升为团长,率兵驻守在海口。

7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廖培南所在的十二师向湖南进军,北伐军在湘江一带打败北洋军主力部队,占领了平江、岳阳等地,接着向湖北进军。8月底,在汀泗桥和贺胜桥之战中,廖培南的团联合叶挺的独立团,一起打败数倍的北洋军,因此第四军也被称为“铁军”。

北伐军攻打武昌的时候,廖培南的团进攻武昌城两次,都被打退了,最后北伐军通过用围城的方式,才迫使城内的敌军投降。10月20日,廖培南的团调往江西参战,和其他部队一起攻取马回岭和德安等地。

1927年1月,廖培南升为十二师副师长。

5月,北伐军进入河南,和张学良率领的奉军作战,廖培南率兵在宋庄和奉军作战,奉军的第十军猛攻宋庄,由于兵力悬殊廖培南只能防守。等到其他部队的支援,廖培南部配合援军,一起攻下颖城。

7月,廖培南率兵回到武汉,被升为十二师师长。

张发奎

“南昌起义”爆发时,廖培南的师驻守在九江,他接到命令,率兵攻打起义军,不久廖培南率兵跟随张发奎回到广州。11月,张发奎和黄琪翔,企图从广东省主席李济深手里夺权,然后联合桂系一起反蒋,廖培南不愿意参加内斗,就暂时离开了军队。

12月,张发奎和黄琪翔的计划失败,二人被迫宣布辞职,廖培南成为第四军军长,薛岳为副军长,这让薛岳内心不平衡,毕竟廖培南从前是他的下属。由于广东局势复杂,廖培南就率兵前往江西,但在中途遭到桂系部队和其他的派系粤军的进攻,第四军的损失很大。

1928年1月,廖培南率兵到达江西会昌,归顺了蒋介石。

4月,“二次北伐”开始,廖培南率兵前往山东,参加了枣庄、泰安等地的战斗,接着包围了济南。由于“五三惨案”的发生,廖培南率兵撤往德州,这时候蒋介石开始缩编地方武装,第四军缩编为第四师,导致兵力少了三分之一,气的廖培南和薛岳都离开部队。

1929年3月,廖培南在香港居住。

陈济棠

1930年初,在陈济棠的邀请下,廖培南回到广东,担任第八路军的总参议。

1931年1月,廖培南升为第八路军的总参谋长,由于蒋介石的打压,陈济棠的日子也不好过,于是在廖培南的牵线搭桥下,陈济棠和张发奎、桂系化解了矛盾。5月,“反蒋派”在广州召开会议,建立了广州的国民政府,陈济棠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廖培南为总参谋长,兼第五军军长。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南京和广州的国民政府才达成妥协,廖培南成为国民党的中央执行委员。

1936年5月,陈济棠和李宗仁发动“两广事变”反蒋,廖培南觉得两广的力量不可能赢蒋介石,劝阻陈济棠和李宗仁,可惜没有成功。不久后,蒋介石买通了陈济棠手下的各大将领,导致陈济棠无兵可用,在廖培南的劝说下,陈济棠辞职去了香港。

余汉谋

7月,在蒋介石的支持下,余汉谋控制了广东的军政大权,担任广东绥靖公署主任,廖培南为第五军军长,兼广州卫戍司令。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廖培南担任广东第三军区司令。廖培南和余汉谋是保定军官学校的同学,而且二人也都参加过段祺瑞的西北边防军,关系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在权力面前是没有私情的,廖培南和余汉谋也出现分歧,廖培南一气之下辞职。

1939年4月,张发奎担任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邀请廖培南到韶关,担任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六十五军军长。12月,日军对粤北地区发动进攻,廖培南率兵在青塘、横石一带抵抗日军,并且切断日军的后勤补给线,使日军大撤退,为粤北大捷做了重大贡献。

廖培南

1940年3月,廖培南改任粤赣边区总司令,率兵在潮汕地区打游击。

1945年1月,廖培南担任东江行署副主任。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廖培南在惠州接受日本人投降。

1946年初,张发奎担任广州行营主任,他任命廖培南为第三补给区司令,负责两广地区的军事后勤补给。

1947年5月,廖培南担任广州行辕副主任。

1948年8月,廖培梅担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

1949年6月,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解放军就要南下进军广东,廖培南看到国民党已经彻底败了,于是就辞去所有职务。9月,廖培南带着家人来到香港,此后一直研究医药方面的知识,还写了不少关于医药的书籍。

1970年,廖培南在香港去世。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2